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中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118例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化疗及西药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治疗3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临床受益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Karnofshy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抗癌作用,可抑制恶性肿瘤的进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肺炎辨证分型临床报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中医病机及常见证型。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1篇文献共2256例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病机。结果:61篇文献中单证型者占27.0%,二证型者占53.3%,三证型者占19.7%。单证中多见的证型为气阴(津)两虚型占38.4%,热毒阴虚型占20.6%,肺燥津(阴)亏型占16.7%,热毒内蕴型占14.3%,肺络血瘀型及肺肾阴虚型较少见,均占0.05%。二证型中多见的证型依次为热毒血瘀、气阴两虚型占29.1%,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占28.5%,热毒伤阴(津)、肺络瘀阻型占25.3%,少见的证型为肺脾气虚、湿阻血瘀型占0.09%,火热伤肺,脾肾亏虚型0.06%,气阴两虚,余毒未尽型0.02%。三证型以热(火)毒犯肺、气阴(津)两亏、痰瘀互结型为主。结论:热(火)毒犯肺、气阴(津)两亏、痰瘀互结为放射性肺炎的常见中医证型,其公认的病机为热毒(火)、肺燥、阴虚、气虚、津亏、血瘀、痰阻。 相似文献
3.
中风的辨证分型及治疗浅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千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4):39-40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以喁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与现代医学之脑梗死和脑出咀相类似。中风病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方法:检索1994-2009年CNK I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硕士论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CON-SORT声明,确定评价标准,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9篇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中,有纳入标准者占26.5%,有排除标准者占32.6%,对照合理者占12.6%,随机方法合理者占9.5%,统计学方法正确者占81.6%,49篇中无1篇文献应用盲法设计、对样本量估算、对脱落和退出病例进行说明。结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中存在随机方法不规范,纳入、排除及诊断标准未充分说明,疗效标准混乱,未进行样本量估算及盲法设计,对脱落、失访病例无说明,对照欠合理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6.
岩舒注射液对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放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早期肺损伤和晚期肺损伤,其中急性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主要以激素加抗生素治疗,但疗效不理想,而且激素治疗后肿瘤易复发。笔者采用岩舒注射液对肺癌放疗肺损伤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仍以早期手术为主,然而90%以上患者确诊后已属中晚期,不能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TACE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并不明显。为此,笔者在TACE治疗的同时,配合自拟保肝消癌汤辅助治疗,以减轻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笔者近年来观察了计算机自动导航多弹头射频治疗(Radio freqency RF)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及中药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远期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参考近年来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规范化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笔者对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型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