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不同时间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活体脑片海马神经元[Ca2+]i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内Ca2 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海马CA1区活体脑片中锥体细胞内Ca2 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脑缺血1h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Ca2 ]i明显升高,再灌注后,神经元内[Ca2 ]i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到再灌注6h,达到最高峰,此后虽有下降,但仍高于缺血前水平,再灌注24h时又有第二次钙积聚高峰。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各时程的[Ca2 ]i均有降低作用,但对其下调程度,醒脑开窍针刺组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迅速调节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内的Ca2 含量,抑制胞内钙超载,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小儿泄泻脐疗药物的归经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是以腹痛、腹泻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之一,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见症,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为多.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中药内服、中药灌肠、小儿推拿、针灸、穴位注射和脐疗等.中药内服起效缓慢,加之中药的煎制繁琐,以及中药汤剂味苦难以下咽,很多患儿难以接受.而脐疗具有很多优势,能够弥补这些不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对古今治疗小儿泄泻的方药进行研究,探讨在该疾病中常用药物的归经规律,以期为小儿泄泻脐疗临床组方遣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与针刺三阴交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症状的影响,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灸脐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灸脐组与针刺组治疗前后COX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灸脐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6.
7.
8.
通过对痛经中医外治法的古代文献挖掘,研究其用药规律。以中华医典所收录中医古籍为主要检索源,结合手工检索,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1)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多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类药物为主,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当归、五灵脂、肉桂、延胡索,各7次;2)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药性方面以温热类居多,占总药物频次的56.9%,其使用频次和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寒凉类药物和平性药物;3)药物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药味方面,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且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苦味和甘味药物;4)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药物在归经方面,较多归属于肝经、脾经、胃经药物。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为:药性方面多用温热类药物,药味方面以辛、苦、甘味应用频次较高,归经方面以归肝、脾、胃经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