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很多见。我们从1996-03~1999-10,应用清肺止咳丸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属肺热咳嗽者108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将临床上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患者中辨证为肺热咳嗽(咳嗽、咯痰粘稠色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的患者2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3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史3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清肺止咳丸(由瓜蒌300g、桔梗150g、陈皮150g、杏仁100g、…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不一,2000年6月以来,我院采用自拟方剂天蝎定痛散治疗该类病人7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符合Stead 1972年提出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儿童患者需符合Prensky 1976年提出的小儿偏头痛诊断标准[1],①反复发作性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②具备以下6条中的3条:a.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b.偏侧头痛;c.搏动性或跳动性头痛;d.短期休息或睡眠后缓解;e.视觉、感觉或运动性先兆;f.有肯定的家庭史。头部CT除外其它疾病,TCD检查符合血管性头痛的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验证健脾醒脑针法防治晕动病的疗效。方法:将具有晕动病史的60例志愿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等待组,每组30例。针刺组针刺百会、四神聪、内关、足三里、合谷穴,留针20min,每周2次,治疗10次。等待组延缓针刺治疗,即观察期间不予针刺。采用格瑞比尔评分(Graybiel)法,观察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晕动病症状体征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排除脱落病例后,针刺组25例、等待组22例纳入统计。治疗后针刺组晕动病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0.12±3.37vs 0.92±0.40,P0.05),且明显低于等待组(0.92±0.40vs 9.86±2.53,P0.05),而等待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0%(24/25),显著优于等待组的0.0%(0/22,P0.01)。结论:健脾醒脑针法可以改善晕动病患者晕动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香草酸受体相关蛋白(TRPV2)表达的影响,并部分阐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艾条灸脐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艾条灸脐组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艾条灸脐组造模后给予相应治疗。观察评估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情况,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ealtime-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TRPV2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扭体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艾条灸脐组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扭体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TRPV2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艾条灸脐组大鼠子宫TRPV2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艾灸通过下调子宫组织TRPV2蛋白及mRNA水平的病理性高表达而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效镇痛;通过调节肥大细胞生物功能而达到镇痛效应可能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