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木香生品、麸煨品及2个活性单体对正常小鼠和脾虚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正常小鼠分为空白组、莫沙比利组、健胃消食片组、木香生品和麸煨品组(5,10,20 g.kg-1),空白组ig蒸馏水,其余各组ig相应药液,连续2周;利血平脾虚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木香生品和麸煨品组(5,10,20 g.kg-1)、木香烃内酯组(1.25,2.5,5.0 mg.kg-1)和去氢木香内酯组(2.5,5.0,10.0 mg.kg-1),正常空白对照组sc 0.15 mg.kg-1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sc 0.15 mg.kg-1利血平注射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时ig生理盐水20 mL.kg-1,莫沙比利组,木香生品和麸煨品各剂量组ig药液20 mL.kg-1,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各剂量组ip药液5 mL.kg-1,连续2周。测定小肠炭末推进率和炭末胃内残留率。结果:木香麸煨品(5,10 g.kg-1)、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可明显促进脾虚小鼠胃排空,木香生品、木香烃内酯(5 mg.kg-1)对脾虚小鼠小肠推进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结论:木香生用理气作用强,治疗脾虚症状效果良好,其活性单体木香烃内酯发挥了较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木香的最佳切制工艺。方法:以木香烃内酯含量、去氢木香内酯含量、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为测定指标,以浸润加水量、浸润时间、切片厚度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综合加权评分法确定木香饮片最佳切制工艺。结果:最佳切制工艺为:净木香药材加入0.3倍量水,浸润10 h后切成1~2 mm薄片。结论:木香的最佳切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规范木香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环氧橙皮油素对平滑肌肌球蛋白功能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考察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环氧橙皮油素对20 kDa肌球蛋白轻链的钙离子依赖性磷酸化反应的影响;用孔雀绿法测定环氧橙皮油素对肌球蛋白Mg2+ -ATPase活性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考察环氧橙皮油素对平滑肌细胞中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表达量影响.结果 环氧橙皮油素在20 ~ 320μmol/L范围内剂量依赖性抑制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在5~20 min范围内时间依赖性抑制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在5 ~ 20 min时间范围内,随着环氧橙皮油素用药浓度增加,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肌球蛋白Mg2+ -ATPase活性;在40~ 320 μmol/L范围内剂量依赖性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在0~96 h范围内时间依赖性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结论 环氧橙皮油素可通过抑制平滑肌肌球蛋白功能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量,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生、炙对叶百部水提液体内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的能力强弱。方法:制备百部生、炙品水提取液,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以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霉菌性阴道炎小鼠模型比较其体内抑菌实验。结果:体外抑菌实验中,生百部水提液在所测试的浓度0.0019g/mL范围内均显示一定的抑菌作用,当浓度为0.0625及0.125g/mL时,其抑菌率最高,基本未见菌斑生长;炙品则仅在浓度为0.0625g/mL及0.125g/mL时具有抑菌作用,其抑菌直径为3.4mm、0.27mm及3.2mm、0.51mm,但各浓度生品与炙品比较,生品抑菌作用均显著强于制品。百部水煎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实验中,生品及炙品高、中、低剂量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生品高剂量组抑菌作用显著强于炙品。结论:对叶百部水煎液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体内外实验均显示生品抑菌作用强于炙品,因此临床应用百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时应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规范辅料麦麸质量标准。方法:直观描述麦麸外观性状,按药典方法测定麦麸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古蔡氏法检测砷盐,硫代乙酰胺法检测重金属盐。结果:各产地麦麸片状大小、颜色及面粉含量略有差异,总体外观性状差别不大。天津产地麦麸含水量、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最高。辽宁产地麦麸总黄酮含量最高。砷盐含量均小于2ppm。重金属含量均低于10ppm。结论:辅料麦麸含水量应低于13.84%,总灰分含量低于3.1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于0.52%。总黄酮含量不低于0.31%。砷盐和重金属盐含量符合限量标准,作为炮制辅料应采用粗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通过TLRs/NF-κB信号通路对5-FU致大鼠肠黏膜炎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0.31 g/mL,0.62 g/mL,1.24 g/mL)、培菲康组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每组大鼠予5-FU(50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5 d;中药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健脾解毒方(3.1 g/kg,6.2 g/kg,12.4 g/kg),每天1次,连续7 d;培菲康组在化疗的同时灌胃给予培菲康(151 mg/kg),每天1次,连续7 d。每日观察大鼠腹泻情况、测量大鼠体质量,7天后HE染色观察大鼠小肠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0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MyD88、p65与TLRs含量。 结果:①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大鼠体质量进行性增加,实验第3天起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开始下降,实验第5天起,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下降小于模型组(P<0.05);第5天起,除空白组外的其他组大鼠出现腹泻,至第6天达到腹泻高峰,且第6天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的腹泻发生率低于模型组(P<0.05)。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Occludin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解毒方各剂量组Occludin蛋白表达量均增加,其中以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增加最显著(P<0.01)。③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各治疗组的TNF-α均低于模型组,且健脾解毒方中、高剂量组的TNF-α低于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IL-10低于空白组(P<0.05),健脾解毒方高剂量组、培菲康组高于模型组(P<0.05)。④模型组MyD88、p65、TLR4蛋白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健脾解毒方中、高剂量组、培菲康组低于模型组,且健脾解毒方中、高剂量组的蛋白表达低于健脾解毒方低剂量组(P<0.01)。 结论:健脾解毒方能够抑制TLRs/NF-κB信号通路,调节炎性相关因子,减轻5-FU所致大鼠肠道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