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小蓟Cirsium setosum止血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制备色谱对小蓟止血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小蓟止血活性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1-(3',4'-二羟基肉桂酰)-环戊-2,3-二酚(1)、5-O-咖啡酰基-奎宁酸(2)、绿原酸(3)、咖啡酸(4)、原儿茶酸(5)、原儿茶醛(6)、刺槐素(7)、蒙花苷(8)和芦丁(9).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秦艽水煎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秦艽两个品种大叶秦艽和麻花秦艽水煎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昆明种小鼠完全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组、大叶秦艽水煎液组、麻花秦艽水煎液组.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 g/kg),药物组给予相应药物水煎液灌胃(4 g/kg),连续灌胃7 d后药物组与模型组采用1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0 ml/kg)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采集全部血样,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结果 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较,ALT与TNF-α水平降低(P<0.05),而IL-10表达的水平则升高(P<0.05),而药物组之间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秦艽可增强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组织中IL-10的表达, IL-10是介导秦艽保肝效应的重要细胞因子.而秦艽两个品种大叶秦艽和麻花秦艽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是没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层并随机分组分为模型和补阳还五汤组,24 h后ig补阳还五汤12g.kg-1,1次/d,连续3周.另16只不阻塞动脉大鼠设为手术组.分别在给药后1,2,3周进行行为学评分;并在第4天和18天ip 5-溴-2-脱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50 mg· kg -1,各连续3d.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1周和3周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脑梗死面积、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及纹状体区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 0.05或P< 0.01).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大鼠MCAO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药后1,2,3周神经功能评分为(1.33±0.60),(o.89±0.58),(0.50±0.31)分,明显低于模型组的(1.72±0.46),(1.56±0.51),(1.89±0.50)分(P<0.01);降低脑梗死面积,药后1,3周分别为(16.1±5.2)%,(10.3±0.40)%,明显低于模型组的(35.2±6.3)%,(29.8±6.9)%,(P<0.01),提高SVZ和纹状体区BrdU阳性细胞数,药后1周分别为(71.17±5.19),(83.8±3.83)个,明显高于模型组的(52.17±6.52),(60.20±6.72)个,药后3周分别为(43.33±6.06),(54.60±5.77)个,明显高于模型组的(35.83±4.88),(22.00±3.87)个(P<0.01);给药3周时显著提高SDF-1表达,3周时为(36.3±2.71) pg·mg-1,明显高于模型组的(28.65±3.47)pg·mg-1(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MCAO大鼠缺血侧NSCs迁移,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SDF-1蛋白的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头痛滴丸的醇提工艺.方法:以阿魏酸和木犀草苷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头痛滴丸的醇提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0h.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行,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6.
白芨多糖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水浸束缚法复制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观察白芨多糖低剂量(15mg.kg-1)、中剂量(30mg.kg-1)、高剂量(60mg.kg-1)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白芨多糖治疗溃疡病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健康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采用水浸束缚方法复制大鼠实验性急性胃溃疡动物模型,测定溃疡指数(UI)并计算溃疡抑制百分率,观察白芨多糖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同时测定胃酸、胃蛋白酶含量及胃粘膜粘液含量、血清SOD、MDA含量,探讨其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可能机制。结果:白芨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溃疡抑制百分率分别为28.34%、63.16%和65.23%;白芨多糖能增加胃粘膜粘液含量,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水平。结论:白芨多糖具有明显的抗应激性胃溃疡作用。该作用与白芨多糖增强胃粘膜屏障和防御功能、减少攻击因子对胃粘膜损伤以及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苏晓增效减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药复方增效和减毒两方面介绍苏晓老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策略,用中医与西医两种理论解释中药发挥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补肾通络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拟补肾通络方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寒湿痹阻型活动期RA40例,与同期以MTX治疗的寒湿痹阻型活动期RA40例对照。治疗6周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对照组为43.6%;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9.2%;ACR20%改善率治疗组为84.2%,对照组为64.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5.79%,对照组为35.9%;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w后,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7.1%;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2.1%;ACR20%改善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9.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8.42%,对照组为40.03%;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联合MTX治疗寒湿痹阻型活动期RA疗效显著;起效快,毒、副反应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归芪多糖颗粒制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性、溶解度、成型率为指标,筛选出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原料-甘露醇-聚维酮(PVP) 1∶0.9∶0.1,润湿剂为玉米朊乙醇液.结论:颗粒制剂所选辅料合理,成型制备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0.
52例狼疮性肾炎用养阴清热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3
狼疮性肾炎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症,其临床证候属于中医的“水肿”“痹病”范畴,我们在临床上运用养阴清热法为主治疗本病5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