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完全免费   43篇
  中国医学   16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芪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总被引:238,自引:3,他引:2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药用黄芪为豆科紫云英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ceus(Fisch)Bge.]及内蒙黄芪[Astragalus me mbranceus(Bge.)(A.mongolicusBge.)Hsian]的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补气药之一。李时珍认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因此,近年来有关黄芪的研究很多,本文主要就黄芪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工作综述如下。一、黄芪对血压的影响人们早已认识到黄芪具有降压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不仅进一步证实了黄芪的这一作用,并对其降压机理及降压的有效成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郭兆贵应用恒流灌注法测定实验狗后肢血管阻力及体动脉压,证实黄芪的乙醇提取物使实验动物体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动物模型,比较观察由丹参、川芎、红花组成的活血注射液和由党参、黄芪组成的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左心衰大鼠心脏形态学结构及胶原成分、心脏湿重/体重、左心腔面积、心梗区左室壁变薄比、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活血、益气注射液组较模型组心梗健存区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心脏湿重/体重比值变小(P<0.05),单位面积内心肌细胞核数明显增多(P<0.05),左心腔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无正性肌力作用的活血注射液与益气注射液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参、黄芪补益心气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心主阳气”,血液的运行有赖心气的推动。心气不足,帅血无力,则可以导致血脉淤滞。我们临床观察心力衰竭的患者,按中医理论分析其舌脉症表现,其基本病机当是气虚血淤,气虚是本,血淤是标。中药党参、黄芪是补气的要药。本文以心功能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气虚证与左心室功能和心肌供血三者的相关性。方法: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体表心电图等方法进行宏观辨证与生观辩证研究;党参与硝苯吡啶治疗稳定性心绞痛,进行药证结合研究。结果:(1)冠心心气下与非心气证证比组比较,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部分检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左室舒张功能评价对心气虚证诊断有高敏感性(87%),左室收缩功能则有高特异性(88%)。(2)党参可保护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改善心肌  相似文献
5.
黄芪对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用单盲法,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例心绞痛患者服用黄芪口服液后心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服用黄芪口服液后患者心排血量为5.09±0.21L/min升至5.95±0.18L/min。但未观察到黄芪对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有改善作用。黄芪对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无抑制作用,因此推测其强心作用的机理与洋地黄类强心药物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活血药的提取物丹参素和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肥大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心肌肥大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心钠素(ANP)和肌动蛋白-β(β-actin)基因表达为指标,采用一步法,应用TRIzol Reagent提取心肌细胞总RNA,然后用RT-PCR方法测定其ANP、β-actin的mRNA表达。结果 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AngⅡ可显著增加心肌细胞ANP mRNA的表达(P<0.01),而Losartan可明显抑制AngⅡ所诱导的ANP mRNA的表达(P<0.01),丹参素和川芎嗪也可减少ANP mR-NA的表达(P<0.05);AngⅡ同时也增加心肌细胞Ⅱ-actin mRNA的表达,而Losartan、丹参素和川芎嗪可显著抑制其表达(P<0.05)。结论 活血药的有效组分丹参素和川芎嗪可抑制AngⅡ对心肌细胞ANP和β-actin基因表达的增加,具有防止心肌细胞肥大作用,从而防治心脏肥厚。  相似文献
7.
参麦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及胞浆钙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培养诱导的凋亡发生率、胞内游离钙离子变化及参麦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Fluo-3负载,流式细胞仪观察胞内钙平均荧光值变化。结果:缺氧/缺糖培养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内游钙离子增高,参麦注射液能抑制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游离钙钙离子浓度。结论:凋亡是神经细胞死亡方式之一,参麦注射液抑制缺氧/缺 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及钙超载,有社会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参芪治疗心气虚证临床疗效和作用原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研究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了党参、黄芪治疗心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的机理。现将近几年的研究结果综合报告如下: 一、对心气虚证主要临床证候的研究将65例心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三组,观察药物口服对心悸、气短、疲乏、自汗等心气虚证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实验证实,心衰时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处于高度激活状态,心脏局部RAAS的激活,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其中心肌局部内源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作用尤为突出。为了探讨活血、益气注射液治疗心衰的机制,进行了各组治疗后心肌局部肾素(RA)、AngⅡ的测定。 1 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活血注射液。由丹参、川芎等组成,比例为丹参2,其余药物为1,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制剂室按注射剂工艺制成注射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2g。 益气注射液。由党参、黄芪组成,比例为1∶1,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三七总皂苷活血化瘀作用的血管内皮保护机制 ,并确定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方法 :血管内皮细胞培养 ,MTT比色法测定药物毒性、台盼蓝染色、MTT比色法、LDH漏出率评价药效。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三七总皂苷及其主要成分三七皂苷Rb1 、Rg1 、Re组的LDH漏出率、细胞死亡率显著下降 (P <0 0 0 1) ,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 (P <0 0 0 1)。结论 :三七总皂苷的活血化瘀作用机制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关 ,三七皂苷Rb1 、Rg1 、Re是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