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浓度在甲状腺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id glubulin antibody,TG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水平在甲状腺疾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6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10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32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和120例正常人分别检测TGA和TPO-Ab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TGA和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3%和2%,单纯性甲状腺肿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和5%(与正常组比较P>0.05);甲亢组TGA和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33%和41%,原发性甲减组TGA和TPO-Ab的阳性率分别为67%和68%;桥本氏甲状腺炎组TGA和TPO-Ab的阳性率皆为100%,后三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提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TGA和TPO-Ab的定量检测,甲亢组TGA和TPO-Ab的浓度范围分别为:(236.8±187.8)IU/mL和(159.6±93.0)IU/mL;原发性甲减TGA和TPO-Ab的浓度范围为:(986.0±564.0)IU/mL和(350.9±150.0)IU/mL;桥本氏甲状腺炎TGA和TPO-Ab的浓度范围为(3 245.8±2 137.0)IU/mL和(2 834.0±2 400)IU/mL,3组组间比较P<0.05,提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亢组、原发性甲减组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组患者TGA和TPO-Ab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性甲状腺肿组(P<0.05),且三组TGA和TPO-Ab的浓度范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定量检测TGA和TPO-Ab的浓度对甲状腺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护理新模式及康复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中老年一种发病急骤的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疾病,其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运动、知觉、认知、言语、精神情绪等。偏瘫是最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是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是引起人类死亡的前三位原因。而生存的病人80%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脑卒中成为最常见的致残疾病。因此,对脑卒中的病人进行积极预防、早期诊治、早期康复参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活动指数及,1名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活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并且治疗组临床活动指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77.27%),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美沙拉嗪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5.
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结合心肌酶谱诊断和监测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512-3513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和心肌酶谱包括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简称心五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意义.方法 对确诊的54例Q波型AMI和16例非Q波型AMI患者按发病6 h内、12 h和24 h抽血分别检测cTnI、MB和CK、CK-MB、LDH、AST、HBDH,了解各组的阳性率.结果 在各个时间段,cTnI的阳性率都高于另外2组(P均<0.05),MB在发病6 h和12 h的阳性率都达90%以上,相对而言心五酶谱阳性率低于前2组.结论 cTnI、MB结合心肌酶谱检测,可提高AMI的诊断率,而心肌酶谱更有利于AMI确诊后期的监护.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肺癌患者辨证分型与癌胚抗原及糖链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及CA199、CA125、CA153的浓度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方法5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肺脾气虚型、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痰湿阻肺型共4组,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的CEA及CA199、CA125、CA153,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的CEA及CA199、CA125、CA153存在明显差异。结论CEA及CA199、CA125、CA153可作为反映肺癌患者本虚及标实状况的参考指标,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前S1(Pre-S1)抗原检测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常规的HBsAg(+)和HBsAg(-)标本的乙肝Pre-S1抗原,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肝功能(ALT、AST)。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的Pre-S1抗原检出率为84%,HBsAg(+)、HBeAb(+)、HBcAb(+)模式的Pre-S1抗原检出率为40%。在HBV感染者中,Pre-S1阳性者肝功能异常百分率明显的比Pre-S1阴性者高。结论Pre-S1抗原与HbsAg阳性及HbeAg阳性有密切相关性,是反映HBV感染、复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优化体系下岩黄连组培苗和实生苗营养器官进行解剖结构研究,为岩黄连组培苗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为节约型工厂化生产岩黄连奠定基础。方法:以岩黄连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以B5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多因素组合(6-BA、IAA、2,4-D、IBA、AC)对岩黄连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壮苗生根的影响;并对培养30 d岩黄连组培苗和50 d实生苗营养器官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愈伤组织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B5+6-BA 1.0 mg/L+IAA 0.2 mg/L+2,4-D 0.2 mg/L,外植体经20 d诱导培养可分化成簇状不定芽;1/2MS+6-BA 0.6 mg/L+IBA 0.2 mg/L+IAA 0.2 mg/L+AC 0.5 g/L培养基最利于不定芽壮苗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解剖结构对比研究表明实生苗叶片的栅栏组织较厚且排列规则,海绵组织疏松,组培苗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疏松;实生苗茎较组培苗茎基本组织比例增加,木质化程度高;根部结构差别较大,根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成,实生苗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分化较好。结论:组培快繁优化体系下生根培养30 d的岩黄连组培苗和50 d实生苗的叶片解剖结构差异不大,根、茎不及实生苗发达,此优化体系下岩黄连繁殖速度快、再生率高,可在短时间提供大量的岩黄连种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作用及效果。方法: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组)30例、对照组(电针针刺常规腧穴)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应用修改的Ashworth法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上肢痉挛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齐刺电针拮抗肌腧穴组改善痉挛程度明显,疗效优于电针针刺常规腧穴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日常监测有效方法。方法:采样前用物的准备;采样者的无菌操作;采样时间和布点方法;严格按规范流程执行。结果:三年来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采样含量符合洁净手术室空气的微生物学监测,从未出现采样人员操作不规范结果偏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