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止咳宁嗽胶囊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CVA患者279例,苏黄止咳胶囊组(治疗组)209例,完成196例;止咳宁嗽胶囊组(对照组)70例,完成69例.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前后肺功能和激发试验情况.结果 咳嗽总疗效:治疗组愈显率61.22%,总有效率90.31%;对照组分别为36.23%及72.4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治疗组愈显率62.76%,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分别为27.54%及81.1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激发试验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部分患者复查激发试验转为阴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CVA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2.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14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初步评价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风邪犯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非劣性试验方法,进行苏黄止咳胶囊的Ⅱ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共140例,试验组70例,对照组70例,分别应用苏黄止咳胶囊和对照胶囊0.45g/粒,3粒/次,3次/日口服,疗程14天。结果:咳嗽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7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证候综合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14天后,两组部分患者出现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经分析与药物无关。不良事件1例,出现在对照组。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以止咳宁嗽胶囊为阳性对照药,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感冒后咳嗽患者280例,治疗组210例(剔除2例),服用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天;对照组70例(剔除1例),服用止咳宁嗽胶囊3粒/次,3次/天;7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咳嗽次数、咳嗽程度、咽痒程度、咯痰情况。结果 治疗组完成204例,对照组完成67例。咳嗽症状疗效PP分析: 治疗组愈显率58.82%,总有效率87.75 %;对照组愈显率34.33%,总有效率76.1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全分析集(ITT分析): 治疗组愈显率57.42%,总有效率87.02 %;对照组愈显率35.71%,总有效率75.36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疗效符合方案集(PP分析):治疗组愈显率60.29%,总有效率9216%;对照组愈显率31.34%,总有效率86.57%,愈显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 治疗组愈显率59.62%,总有效率91.35%;对照组愈显率30.43%,总有效率85.51%,愈显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予百赛诺5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甘利欣150 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2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学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TC、T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中药涌泉穴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涌泉穴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3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予吸入丙酸倍氯米松及沙丁胺醇;治疗组20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涌泉穴贴敷。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控显率(临床控制+显效)以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5)。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预计值%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EV1,P<0.01,FEV1%和PEF,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涌泉穴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加味止嗽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止嗽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按来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自拟中药加味止嗽散,对照组40例予多索茶碱、酮替芬口服及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控显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82.5%(P〈0.05)。两组治疗后最低反应阈值(Dmin)的测定值均有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传导率下降斜度(SGrs)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嗜酸粒细胞(EC)、免疫球蛋白E(IgE)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Dmin升高明显(P〈0.05),SGrs下降明显(P〈0.05)。结论加味止嗽散对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8.
10.
益气祛瘀化痰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祛瘀化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已确诊的1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抽取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祛瘀化痰中药(药用黄芪、党参、元参、半夏、茯苓、白僵蚕、丹参、水蛭、(嗻)虫),4周为一疗程.结果 2组治疗心绞痛疗效,治疗组76例,显效23例(30.27%),有效46例(60.53%)、无效7例(9.20%)、总有效率90.80%;对照组47例,显效7例(14.90)、有效26例(55.30%)、无效14例(29.7%)、总有效率(70.20%).2组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23例(28.44%),有效43例(56.58%),无效11例(14.48%),总有效率为85.52%,对照组显效7例(14.90%),有效23例(48.93%),无效17例(36.17%),总有效率为(63.83%).2组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益气祛瘀化痰有较好的调脂及改善供血,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