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外、体内实验研究鸡血藤黄酮类组分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鸡血藤黄酮类组分体外对人肺癌(A549)和人大肠癌(HT-29)细胞系的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的改变。采用小鼠移植性Lewis肺癌模型,观察鸡血藤黄酮类组分体内的抑瘤效应及对荷瘤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鸡血藤黄酮类组分对人肺癌A549和人大肠癌HT-29细胞系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70.17±12.17μg.mL-1和126.81±43.00μg.mL-1。高剂量(0.6g.kg-1)灌胃时,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率为31.01%。该组分能促进红细胞生成,高剂量组红细胞计数比对照组增加40.52%。进一步研究发现,鸡血藤黄酮类组分能阻滞肺癌细胞系A549于S和G2/M期,阻滞肠癌细胞系HT-29于G2/M期。结论:鸡血藤黄酮类组分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细胞周期阻滞是其药效作用机制之一。该组分无骨髓抑制作用,对红细胞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鸡血藤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鸡血藤水提物对6种肿瘤细胞系均有一定生长抑制作用,对不同种属、器官、组织来源的细胞系敏感性不同。水提物的柱层析产物当中,50%、70%和95%乙醇洗脱部分抑瘤作用更强,IC50仅为水提物的一半左右。鸡血藤提取物体外对肿瘤细胞系有广谱生长抑制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4.
针刺少阳经穴对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人脑对循经取穴针刺的响应特征,探讨循经取穴的中枢神经取效机制。方法:对6例慢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选取少阳经穴风池、外关、阳陵泉作为治疗穴位,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进行扫描,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对重建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并与健康人脑功能成像进行比较,观察针刺前后偏头痛患者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针刺后患者的脑干、脑岛等疼痛矩阵脑区的兴奋区明显减少,脑功能减低区以右侧颞叶为主转变为双侧颞叶对称区域。结论:针刺少阳经对慢性偏头痛镇痛作用的可能靶点是脑桥、脑岛、额叶前部等脑区,针刺后引起双侧颞区脑代谢减低的转变可能是针刺足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针刺可能通过对脑内能量代谢的协调再分配起到整体、良性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刺太溪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针刺太溪穴和头针治疗脑卒中引起假性球麻痹造成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太溪穴为主配合偏瘫治疗的基础针刺:对照组采用针刺头部的顶颞前、后斜线透刺为主配合偏瘫治疗的基础针刺。观察两组针刺3次、5次、10次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3次治疗结束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但在第5次治疗结束,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太溪穴治疗脑卒中引起假性球麻痹造成吞咽困难疗效显著,起效较快,头针治疗累积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鸡血藤抗肿瘤有效部位(SSCE)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特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氮唑溴盐(MTT)法、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药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HE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技术、AnnexinV-PI双标法,Caspase-3活性检测以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SSCE对A549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24 h药效最强,IC50为25.54 mg·L-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药物作用12 h,S期细胞增多,G0-G1和G2-M期细胞减少,细胞周期变化在24 h后明显减弱,48 h恢复正常。形态学观察可见,药物作用短时间内(8~12 h),细胞核发生皱缩扭曲,胞浆内出现较多空泡及颗粒状物,胞膜完整;随后细胞核固缩。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在用药后12 h最显著,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活性无明显升高,且与剂量成反比。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未见片断化梯形条带。结论:SSCE对A549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药效迅速,细胞周期受到干扰(S delay),主要表现为非凋亡性程序化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8.
9.
艾灸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及NO-cGMP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艾灸对糖尿病(DM)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再以阿朴吗啡(APO)阴茎勃起实验筛选DM性E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艾灸组取“肾俞”“三阴交”穴,以麦粒灸施治,观察艾灸对DM性ED大鼠阴茎勃起、血糖、总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构型NOS(cNOS)、诱导型NOS(iNOS)及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结果:艾灸对DM性ED大鼠血糖有一定改善作用,能较明显改善其阴茎勃起功能,提高阴茎中总NOS、cNOS、iNOS及cGMP含量。结论:艾灸对DM性ED大鼠阴茎勃起功能有一定作用,这种作用与艾灸改善血糖、促进NO-cGMP通路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