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完全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中国医学 | 97篇 |
出版年
2019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6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藏精,精舍志"的现代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是中医藏象学说中有待深入研究的命题之一.长期以来中医学肾藏象与西医学肾脏器的关系,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中医学肾藏象以气化论生理,西医学肾脏器以解剖论生理. 相似文献
2.
3.
中医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的今昔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历史.从西汉-隋朝-北宋-,清朝一近现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医古籍整理与文献研究方面由简单地校阅目录,到对目录分类.再到组成校正医书局工作组进行精选、整理、校定、增注,然后有了反映时代性进展、分类详尽的医学官修类书,后进行去芜存菁、实用性强、突出诊疗内涵的提要、医案等的编写,逐渐完善,到现在对中医古籍进行整体、宏观的选编、纂辑. 相似文献
4.
我过去曾经参加过短时期的西医医疗工作,而目前又正在学习祖国医学,从南京九个多月的内科实习期间,开始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药给患者治疗疾病。在所管辖的病区里,以慢性疾患较多,其中尤以肾炎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参加实际医疗工作中,产生一些不成熟的体会。比如肾炎一病,在西医方面,自从公元1836年孛莱忒氏(Richard Bright)对症状作了系统的描述以后,直到现在,还没有产生过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祖国医学从古代就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风这个病在临床上相当多见,但是有关本病治验的文献却比较少,这当然是由于这个病本身存在的严重性和治疗上种种困难的关系.南京市中医院曾于1957年10月收治一中风五绝俱见的危症,给以纯粹用中药治疗,效果极佳,故特将病历、治疗经过及疗效作一简 相似文献
6.
尿崩症是一种水的代謝障碍性疾患,产生这种病的主要因素,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認为系神經——內分泌調节机構失調所致,其临床表現主要是口渴、多飲、多尿、尿比重則显著減低,但其中并无蛋白及糖类,因而和腎臟疾患和糖尿病在通过尿液的檢驗后还是較易区分的,这种病从上述特有的症狀加以分析,可以概括于祖国医学所說的消渴病,当然消渴病还可以概括糖尿病和一些神經官能症,在临床上应分別予以审証治疗。 相似文献
7.
8.
切脉是中医診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患者的心目中,切脉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診法,不少人逕以“脉性”、“脉理”等作为衡量医者診疗水平高低的标尺。为此,我想就切脉这个专題,談以下几个問題作为初学脉診同志的参考。为了减少与当前各診断专著內容方面的重复,因而有些地方談得比較簡略,有些缺乏新內容补充的,如“切脉的时机”、“脉診的脏腑分部”等則予以刪节不談。是否有当,請讀者指正。 相似文献
9.
为了把中药知识大众化,并及时交流中药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以便更好的贯彻中央对卫生工作面向工农兵的方针,本刊特从本期起增辟“方与药”专栏,介绍各地自立更生创建中药房及药工进行技术革新的经验;介绍防治农村常见多发病的土产药物,单秘验方和中药新成药以及常用方药的应用经验;有关中药采集、栽培、品种鉴定、剂型改进及药理、药化等研究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10.
十、桔红丸桔红丸是治疗咳嗽的常用成药,是根据明龚信《古今汇鉴》中清金降火汤加减配制而成。其中有化桔红、贝母、茯苓、麦冬、杏仁、生石膏、瓜篓皮、陈皮、生地、桔梗、紫菀、法半夏、紫苏子、甘草、款冬花十五味药。方中用化桔红、半夏、除皮以燥湿化痰、理肺降逆;桔梗、杏仁、甘草宣肺祛痰;燥痰每有肺阴不足,故以生地、麦冬滋阴润肺;气降则火降,热清则痰消,故以苏子降气行痰,石膏清降胃火;紫菀、冬花本为温肺止咳之品,宜于治疗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