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多为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密集成群的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易发生后遗神经痛,一般很少双侧发病,亦少有复发。本病根据病情表现可分为:无疹性、顿挫性、大疱性、出血性、坏疽性、泛发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既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也可引起面神经炎(面瘫)、三叉神经痛、内脏带状疱疹等疾病,甚至导致失明、耳聋、死亡等严重临床事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以上者。临床证实,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为2~3周。  相似文献   
2.
刘某,女,50岁。主因左胁肋部剧烈疼痛8d,于2010年10月8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就诊。患者因家庭琐事较多,情绪波动较大,心情低落,10月1日突发左侧胁肋部疼痛,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就诊,血液化验及多项检查未见异常,未明确诊断,予卡马西平片口服止痛,但疼痛未能缓解。患者又于2010年10月5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就诊。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推广毫火针这种新的火针代替针具.方法:选取常规三头火针、粗火针、中粗火针、细火针,单支毫针及3支毫针,记录20名医务人员临床烧针的时间,并归纳毫火针和常规火针的优势特点.结果:单支和3支毫针的烧针时间明显快于4种常规火针(均P<0.01).结论:毫火针在制作工艺、材料、烧针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火针,可替代常规火针作为火针点刺针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毫火针宣通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火针宣通法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MSQ、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SAS、SDS评分均降低,MSQ评分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S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毫火针宣通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疼痛发作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火针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石玺  许明辉 《中医杂志》1994,35(11):667-667
笔者用火针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收效快,止痛效果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67例患者全部是门诊病人,其中男37例,女30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7天。发病部位腰胁部37例,胸背部12例,腹胯部14例,大腿部2例,右耳周围(耳后、耳前及耳上头部,合并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例,臀骶部1例。  相似文献   
6.
"毫火针"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初步探讨“毫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推广一种新的火针代替疗法。方法:“毫火针”治疗36例带状疱疹患者,记录其疗效、操作时间及不良事件。结果:“毫火针”法治愈13人,有效18人,总有效率86.11%;烧针时间为1.71&#177;0.23s,整个操作时间为2.30&#177;0.33s;弯针时的针刺次数为24.78&#177;5.59次;无滞针、断针、感染、晕针等不良事件记录。结论:按照规范进行毫火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好,安全性及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随机设立康复对照组,结果:根据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价:针刺组治愈率31.7%,有效率61.6%,总有效率9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起效快,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针刺组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球麻组,根据电视荧光吞咽功能评价;针刺组治愈率25.0%,有效率60.0%,总有效率85.0%,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影响针灸疗效的主要因素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石玺 《光明中医》2004,19(5):17-18
就有关影响针灸疗效的辨证诊断、针灸取穴原则、针灸操作方法、治法选择与配合、治疗时间等问题 ,结合针灸前辈及自身点滴体会 ,就怎样提高针灸疗效 ,提出自己的见解。结论 :应深入研究针灸理论 ,继承和发扬针灸体系 ;循证针灸 ,突出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火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督和胃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MHBN评分、FDI评分及ET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ET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T水平明显降低(P <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 <0.05);两组治疗前MHBN评分和FDI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HBN评分和FDI评分明显升高(P <0.05);并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 <0.05)。结论:采用调督和胃针法联合火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0岁,主因"右下肢疼痛53天,无力1个月"于2014年3月5日收入我院针灸科。病史:2014年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小腿抽筋样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神经炎",予洛索洛芬钠片、甲钴胺片口服,局部外贴膏药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1月24日体温38.7℃,汗出热退后发现右侧腰骶部有簇状红色粟粒样疹,伴烧灼性剧烈疼痛,两天后右侧足踝及脚背部出现簇状疱疹,27日就诊于某西医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予抗病毒、营养神经及局部激光照射治疗后,皮疹逐渐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