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99例合格病例按1∶1比例分成治疗组(针药结合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则根据患者的PS评分分为化疗组(PS≤2)和最佳支持治疗组(BSC组)(PS=3)。治疗组以PS评分进行分层(PS≤2或PS=3),分别与化疗组或BSC组对照。结果治疗组100例,其中PS≤2者55例,PS=3者45例;对照组99例,其中化疗组51例,BSC组48例。主要评价指标为瘤体大小、ECOG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为5.5%vs27.5%(PS≤2组),2.2%vs0(PS=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稳定率分别为69.1%vs78.4%(PS≤2组),66.7%vs35.4%(PS=3组),P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BSC组比较,治疗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行为功能状态(P〈0.05)。治疗组可维持患者体重的稳定,而对照组不管是化疗组还是BSC组,治疗后均出现体重的显著下降(P〈0.05)。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PS≤2组)在食欲不振、乏力、口干、便秘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化疗组,在咯血、发热、气促、胃纳、乏力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BSC组(P〈0.05)。而治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老年NSCLC在提高身体功能状态、保持体重稳定、改善肿瘤相关临床症状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影响晚期大肠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影响晚期大肠癌预后的因素,并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来在本院肿瘤科接受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15例Ⅲ、Ⅳ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性别、年龄、治疗方法、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病程、既往化疗方案数、治疗前体重、卡氏(KPS)评分、血红蛋白(Hb)分级、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总症状积分共13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引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427天(14.2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91%、23.69%、12.79%.共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Cox模型,分别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前总症状积分.其中临床分期及治疗前总症状积分为预后的不利因素,治疗前KPS评分为预后的有利因素.中医辨证分型中肝肾阴虚型预后最差,大肠瘀毒型次之,湿热下迫型预后最好.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前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前总症状积分4项指标是影响晚期大肠癌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生存质量评价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治疗手段及效果仍无突破性进展,患者预后不理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在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作者综述了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概况及其在中、西医临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于肺癌临床的量表有几十种,其中较好的有 FACT-L及 EORTC系列量表等.生存质量评价除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新药试验的评价指标外,更为中医疗效评价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肺癌的生存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生存质量(quality oflife,QOL)的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根据这一概念,目前对生存质量的理解,已达成的基本共识是:生存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是主观的评价指标,应由被测者自己评价;是有文化依赖的,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下。生存质量是近年医学领域颇受重视的课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始于1949年,由Karnofsky等人提出的行为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但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真正的QO…  相似文献   
5.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31例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复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3月本院31例经病理证实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复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按照WHO标准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评价疗效.按照NCICTC 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用药1周期评价毒性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31例患者26例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可评价疗效的患者25例.其中PR 5例,SD 15例,PD 5例,客观有效率(RR)20%(5/25),疾病控制率为80%(20/2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rTTP)136+28天,中位生存期(MST)294±14天,1年生存率33.3%.毒性反应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多为Ⅰ~Ⅱ度,Ⅲ~Ⅳ度少见,考虑可能和化疗有关.结论:恩度联合化疗对多程化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较好,临床受益率高,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局部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99例符合纳入标准病例按1∶1比例分成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则根据患者的PS评分分为化疗组(PS≤2)和最佳支持治疗组(BSC组)(PS=3)。治疗组以PS评分进行分层(PS≤2或PS=3),分别与化疗组及BSC组对照。观察两组疾病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5 d、301 d(PS≤2组),271 d及213 d(PS=3组),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31.6%、24.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20 d、127 d(PS≤2组),107 d及91 d(PS=3组),其中治疗组(PS=3)与BS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一般状况较好的老年NSCLC患者,针药给合治疗与化疗比较生存时间相近,而毒副反应减轻;对于一般状况较差的老年本病患者,中医药治疗可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郭苇  肖敏  左谦  肖茜  郑心婷  罗嘉敏  林丽珠 《中草药》2019,50(24):6059-6063
目的 探讨结肠癌恶液质小鼠骨骼肌中线粒体功能变化及参芪扶正注射液干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雌性BLAB/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参芪扶正注射液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ip人结肠癌Lovo细胞,并饲养至肿瘤广泛转移,制备癌症恶液质动物模型;根据消瘦程度和体质量变化监测各组小鼠癌症恶液质状态,ip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低、高剂量,每3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次。21 d后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检测腓肠肌中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腓肠肌中线粒体相关蛋白4-羟基壬烯酸(4HNE)、PPARγ共激活因子-1(PGC-1)、电压依赖型阴离子孔道蛋白(VDAC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参芪扶正注射液干预组小鼠均出现癌症恶液质状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腓肠肌ATP水平下降,MDA合成增多,腓肠肌线粒体相关蛋白4HNE和PGC-1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VDAC1表达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小鼠腓肠肌ATP水平升高,MDA合成减少,腓肠肌线粒体相关蛋白4HNE和PGC-1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VDAC1表达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结肠癌腹腔转移小鼠的恶液质状态,可能与调节腓肠肌中线粒体功能、减轻线粒体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技术,观察益气除痰方加减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瘤内血流灌注的影响,同时评价CTP各项参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87例中晚期NSCLC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中药(参一胶囊加益气除痰方)联合化疗组(治疗组,44例)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43例),两组均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个疗程后进行常规CT(平扫+增强)检查,并对原发肿瘤进行CTP成像,测定肿瘤的大小及CTP各项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到达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P)及表面渗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及各项灌注参数的变化,同时评估CTP参数变化和预后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87例患者脱落7例,可评价8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1)治疗后治疗组缓解率为47.5%(19/40),总稳定率为77.5%(31/40),对照组缓解率为40.0%(16/40),总稳定率为65.0%(26/40),两组缓解率及总稳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1.227,P0.05)。(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4个疗程后BF和PS值降低,MTT值升高(均P0.05),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BF和PS值降低,MTT值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4个疗程后BF值降低更明显(P0.05)。(3)治疗4个疗程后,根据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缓解组(35例)和未缓解组(45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缓解组BV、BF和PS值均下降,MTT值升高(均P0.05),未缓解组BF值升高(P0.05)。(4)根据治疗后BF值的变化将患者分为BF值升高组(34例)和BF值降低组(46例),结果显示BF值升高组中位生存期246天,1年累计生存率13.0%,BF值降低组中位生存期387天,1年累计生存率53.1%;与BF值升高组比较,BF值降低组生存期延长,1年累计生存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7,P0.01)。结论参一胶囊加益气除痰方的中医药治疗可减少中晚期NSCLC的血流灌注量,改善血管的通透性,与化疗药物有良好的协同作用。CTP不仅反映了治疗前后的瘤体大小变化,而且反映了肿瘤血管的功能变化。同时,CTP参数的变化与预后关系密切,治疗后BF值下降者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一代铂类化疗药洛铂联合氟尿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CF)治疗晚期耐药胃癌、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31例晚期耐药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全部使用洛铂与甲酰四氢叶酸钙(CF)与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1例,占3.2%,部分缓解(PR)6例,占19.4%,稳定(SD)14例,占45.2%,进展(PD)10例,占32.3%。总有效率(ORR)22.6%(7/31)。Ⅰ~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疲倦最高,占48.4%,贫血占41.9%,厌食占38.7%,白细胞下降占35.5%,恶心呕吐占32.3%,血小板下降占22.6%,ALT升高占16.1%,除疲倦外,均为轻到中度。结论:洛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新药,临床中可尝试应用于既往方案化疗失败的胃癌、结直肠癌患者。 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对Ⅲ、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99例入组病例按1∶1分为治疗组100例(针药结合组)和对照组99例(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再分为化疗组51例(PS≤2)和最佳支持组48例(PS=3)。采用肺癌治疗功能评价表(第4版)中文版对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变化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d42、d63、d84)生存质量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因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影响,表现为先升后降;最佳支持组d63、d84两次测量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药结合的中医药综合疗法可望提高中晚期老年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