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MRI脑线性测量方法对早期Alzheimer's病(AD)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2例轻度痴呆的AD患者和20例正常老年人进行纵裂宽度,大脑横径,侧脑室额角宽度,双额指数,中颞叶最小厚度,钩回间距,海马高度,脉络膜裂宽度和颞角宽度等指标测量。结果:显示颞角增宽是鉴别AD与正常老年人最敏感的指标,结合应用脉络膜裂宽度,中颞叶最小厚度,钩回间距和大脑横径等指标诊断AD的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85.0%,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5.7%。结论:MRI线性测量海马和颞叶萎缩是早期诊断AD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山羊牵引成骨延长下颌支重建下颌支高度动物模型,对山羊下颌支牵引成骨区新骨的组织及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为牵引成骨术在下颌支缺损区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2只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实验用山羊在下颌切迹下方截骨,切除一侧髁突及其颈部,左右随机。再于下颌支后缘形成转移盘。牵引延长下颌支,于牵引结束后2、4、8、12周分别进行大体、组织学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用Axioplan2imaging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处理,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从牵引结束后4周始,通过牵引成骨形成的新髁突已经具备与正常山羊髁突相似的外形;组织学及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牵引区新骨随时间推移,钙化程度增加。至牵引结束后6周时,牵引区新骨矿化率为(1.35±0.57)μm/d,已经接近正常山羊下颌支矿化率(0.95±0.13)μm/d(P〉0.05)。结论:以山羊作为下颌支及髁突缺损牵引成骨重建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与临床情况具有相似性。牵引结束后6周,可以考虑拆除牵引器,以利新骨在生理状态下进行功能改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rbFGF/PLGA)定量缓释植入片,观察其一般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和rbFGF生物活性维持情况。方法溶剂挥发法制备rbFGF/PLGA植入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植入片中rbFGF含量,进行体外释药试验,检测rbFGF释放速度和含量,并将植入片植入兔下颌牵张成骨区局部缓慢释放观察rbFGF活性。结果rbFGF/PLGA植入片表面光滑平整,质地均匀,rbFGF含量为3.613μg/片。标准曲线方程为C=1280,54A-99.21(n=7,r^2=0.9952),线性范围15.6,1000pg/ml。植入片体外第1天释放rbFGF 10.70%,第9天累积释放51%,第20天释放达到80%以上。兔下颌牵张成骨实验结果显示植入组新骨形成速度和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rbFGF/PLGA植入片制备工艺良好,植入片中rbFGF生物活性保存良好,具有定量缓释作用并能促进牵张成骨中新骨形成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辐射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对电离辐射后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和分化方面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辐射后IGF-Ⅱ对成骨细胞的效应。方法:成骨细胞通过酶消化法从SD大鼠颅骨中获取传代;将第3代细胞分别进行0、100、400、600和900cGy的γ线辐射,辐射后的细胞在含有不同浓度IGF-Ⅱ的培养液中培养6d,观察及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功能及分化等情况。结果:经电离辐射后,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含量均受到抑制。IGF-Ⅱ可有效降低100cGy辐射对增殖的抑制效应,1,10,和100μg/L的IGF-Ⅱ都改变了400cGy时的辐射效应,其中以10μg/L的浓度时最明显。结论:IGF-Ⅱ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辐射损伤的恢复,而这种作用有浓度依赖性,并取决于辐射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7岁.进行性双下肢无力3年。查体:双足背屈无力,胸8~腰1,骶1,骶4.5感觉平面的痛温觉消失.双下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MRI平扫见腰段椎管扩大,脊髓圆锥左前方至盲囊,有髓外硬膜下占位病灶.邻近的马尾神经向周围推移.T1WI上病灶为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经静脉注入Gd-DTPA后.病灶有显著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6.
妊娠晚期合并巨脾左侧自发性膈疝濒死抢救成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2 4岁 ,孕 1产 0 ,36周孕 ,因中下腹阵痛 3d伴左下胸痛 1 4h入院 ,否认腹部外伤史。入院体检 :脉搏 1 0 0次 /min ,呼吸 2 8次 /min ,血压 1 1 0 / 80mmHg(1mmHg =0 1 33kPa) ,一般情况好。腹膨隆 ,软 ,全腹无压痛 ,脾左肋下 5cm ,左下肺呼吸音略低 ,宫高 31cm ,腹围 80cm ,头位 ,胎心 1 2 6次 /min ,宫缩不规律 ,肛查宫口开大 1cm ,入院后有不规则宫缩 ,左下胸痛加重 ,呈持续性 ,呼吸变促并渐趋加重、紫绀、强迫坐位。即予拍胸片 ,示左侧膈疝、胃肠疝入 ,心界右移 ,此时呼吸 50次 /min ,脉搏 1 50…  相似文献   
7.
应用Delphi法筛选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确立临床护理专家(CNS)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临床护理专家规范化、系统化的认证考核。[方法]先确立CNS专家认证评价备选指标,采用Delphi法对34名专家进行3轮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专家对未提及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专家调查3轮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0%、88.2%和84.4%。选择的专家涉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3个领域,具有较好的学科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均在0.8以上。3轮调查总体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242、0.282和0.288(P<0.001)。[结论]应用Delphi法筛选的临床护理专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4部分个人基本情况评价(13项指标)、专业知识技能考核(6项指标)、专业态度(5项指标)和临床角色作用评价(5个方面31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肠内营养早期应用于胃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35例住院胃癌患者,肠内营养管于术中放置,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辅助治疗。结果 35例患者经过严密观察和护理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轻度消化道症状,经加温和减慢输注速度后症状好转;1例患者出现代谢性并发症,改为肠外营养。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龚震宇  杨小平 《疾病监测》2011,26(8):669-672
在东、中和北欧一些国家、中国北部、蒙古以及俄罗斯联邦等地区,蜱传性脑炎病毒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每年报告约10 000~12 000个蜱传性脑炎的临床病例,但该数据显著低估了实际病例数。在感染最严重的地区,该病也通常局限于居住在森林中的人群。有些国家例如德国,根据报告的临床病例数确定地区危险程度。蜱传性脑炎没有标准的诊断标准,对危险性地区的判定也无确切定义。  相似文献   
10.
文题释义:Pilon骨折:为发生于胫骨远端1/3波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粉碎性或压缩骨折,治疗关键在于有效复位骨折、恢复踝关节面正常解剖关系。目前临床上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术等治疗术式。 3D打印结合虚拟手术设计:是以3D打印技术与虚拟手术设计相结合,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通过3D Objects窗口中的Move和Rotate对骨折块进行虚拟移动并复位,根据虚拟操作情况,制定虚拟骨折块复位方式、移动距离及旋转角度,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量、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的一种方法。 背景:Pilon骨折主要是垂直压缩暴力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尤其是高能量损伤的Pilon骨折,其骨折移位明显,干骺端不同程度的压缩、粉碎,高度不稳定、关节软骨原发性损伤以及关节面不平整是Pilion骨折的特征,因其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致残率高,已成为骨科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良好的术前规划与设计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在复杂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88例复杂Pilon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3D打印组38例,对照组50例。3D打印组采用3D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辅助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钢板一次性成功放置率、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口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3D打印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钢板一次性成功放置率、复位满意度(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术后12个月随访功能恢复程度(Mazur踝关节评分)、术口愈合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提示与传统常规手术相比,使用3D打印结合虚拟手术设计治疗复杂Pilon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量,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 ORCID: 0000-0002-7553-7254(梁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