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颞骨切片技术是观察和评估实验性内耳病理学改变的重要手段。由于内耳复杂的迷宫式立体结构,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获取的颞骨切片很难进行相互间的组织病理学比较。因此,统一颞骨标准切片技术规范,对于评判内耳听觉感受器和前庭各个平衡感受器以及耳蜗和前庭周边神经元的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十分重要,因为只有统一了规范的颞骨样品制备和切片角度,才有可能对实验性内耳病变做出正确的比较和评判。颞骨切片的标准方向是将切片平面平行于外耳道和内听道的水平面,从上鼓室向下鼓室方向依次收集到的需要进行重点评估的切片层次分别为上半规管壶腹嵴和外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及前庭上神经元、球囊斑和前庭下神经元、耳蜗中轴、内淋巴管及内淋巴囊、以及后半规管壶腹嵴。本文还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讨论了颞骨切片样品制备过程中有关样品固定、脱钙、颞骨整体染色、渗透和定向包埋等技术细节,期望能对从事内耳病理学研究的同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内耳离体培养在研究内耳细胞功能、内耳组织发育再生、细胞损伤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内耳的组织结构微小复杂,其取材和培养具有较大难度,使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在简要点评不同内耳离体培养方法优劣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新生大鼠各个内耳终器取材及培养的具体步骤。从解剖迷路到分离终器,从凝胶制备到标本铺放,都有详细的操作指南,本文还针对各环节中的技术动作和关键事项进行了具体探讨并配以指导图例,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弥补以往文献中抽象简略的条款式步骤所造成的实验困难,为开展内耳器官培养研究的初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急性低氧对移居海平面后藏族的体力活动能力的影响来探索藏族的高原低氧适应机制。结果揭示藏族的最大体力负荷强度没有显著下降,最大氧耗和氧脉搏也没有明显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汉族,这更显示藏族对高原低氧适应机制有独特之处。推测可能是藏族在氧的摄取、传递和释放过程比汉族更有利于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蒋海燕  宋民喜 《陕西中医》2007,28(6):711-713
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其患病率是普通人的10倍,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两病相互影响,肺结核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肺结核,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并建立不同浓度卡铂损害成年灰鼠前庭终器的离体实验模型。方法 应用前庭终器分离取材技术、前庭器官离体培养技术和组织学检查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卡铂对成年灰鼠前庭各终器的损害。结果 卡铂主要损害灰鼠前庭I型毛细胞,这种损害随着卡铂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结论 卡铂选择性破坏离体培养的灰鼠前庭I型毛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不同的时机应用利尿酸以暂时破坏耳蜗血管纹上皮是否能够开放血-迷路屏障,从而促使庆大霉素进入耳蜗或者从耳蜗排出.方法听神经动作电位测试技术,全耳蜗毛细胞计数定量观察技术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庆大霉素浓度的技术被用于以下两个不同目的的实验观察.(1)当庆大霉素血中浓度高于内耳液浓度时,应用利尿酸破坏蜗管外壁以促使更多的庆大霉素进入耳蜗以制备不同程度耳蜗损害的动物模型.(2)当庆大霉素内耳浓度高于血中浓度时,应用利尿酸损坏蜗管外壁以促使蓄积在耳蜗内的庆大霉素从内耳排出以达到挽救毛细胞的目的.结果1.当庆大霉素血中浓度高于内耳液浓度时,注射利尿酸可造成更多的毛细胞损害和听功能障碍,外淋巴中药物的峰值浓度和半衰期浓度也均比单独一次注射庆大霉素动物外淋巴中药物浓度增加一倍,说明同时注射利尿酸可促使更多的庆大霉素从血液进入耳蜗并造成更严重的毛细胞损害.2.当血液中庆大霉素排空之后,注射利尿酸可减少毛细胞数量的损失程度,同时发现延迟注射利尿酸组动物的听力损失程度比不经利尿酸处理动物组有所减轻,外淋巴中药物浓度也比不经利尿酸处理动物组降低一半,说明当GM在耳蜗内蓄积但血清中已经排空时注射EA有助于降低药物在耳蜗内的蓄积并挽救尚未被破坏的毛细胞.结论利尿酸可以做为打开血-迷路屏障的钥匙,但是应用利尿酸开放血-迷路屏障可以产生双向结果,其关键在于注射利尿酸的时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甲硝唑诱导耐药这一方法来分析rdxA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方法用非混合感染、敏感的H.pylori菌株进行甲硝唑诱导实验,使其由敏感型转变为耐药型;再提取DNA,PCR扩增诱导前后rdxA基因并测序.结果甲硝唑诱导菌株12株,4株获得成功,诱导前后的M IC值增加了16~64倍;连续传代3次后,M IC值保持不变.诱导前后敏感型与耐药型菌株rdxA基因序列仅有0.2%~0.8%的差异,而不相关菌株间则有2.2%~2.7%的差异.结论甲硝唑诱导实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稳定的甲硝唑耐药性,并能排外不同菌株间存在差异的影响,有望成为一种研究甲硝唑耐药机制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念珠菌性食管炎是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黏膜形成的一种伪膜性食管炎,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正常的健康者极少感染该菌,也极少发生念珠菌性食管炎。但近年来,由于大量或长期地反复应用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使得人体受念珠菌感染的机会增多,从而造成受念珠菌感染的患者有所增加。笔者于2002年1月-2004年2月于内镜下共检出念珠菌性食管炎97例。在所检出的97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中,男68例,女29例,年龄20-78岁,平均52岁。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本组97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均因程度不同的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内镜下均可见食管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且表面覆盖有白色斑点或块样白膜,摩擦和冲水后白苔不容易脱落。笔者指出,抵抗力低下,又反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易得感染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以及患有癌肿或其他慢性疾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人群;都属于念珠菌易感染人群。笔者认为,对于这类人群的治疗,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菌群失调,双重感染以及抗念珠菌感染的问题。鉴于近年来感染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明显地增多。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菌群失调的后果已不容忽视。此外,笔者还指出,应警惕的是AIDS病患者的念珠菌性食管炎一般临床症状程度都较重。行胃镜检查时应特别加以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肤疣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感染型别,分析并实施自体植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31例皮肤疣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扁平疣53例、跖疣41例、寻常疣33例,并采集标本,实施温度转变聚合酶链式反应(TSP)扩增联合基因测序技术,统计HPV阳性率及不同类型皮肤疣患者的HPV型别。统计皮肤疣自体植入效果,并分析单一HPV型感染与多种HPV型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入组的131例皮肤疣标本中,经TSP扩增证实为HPV阳性者共有127例,阳性率为96.95%。试验设计的不同HPV型均有一定阳性检出率,并以HPV1、HPV2为主。127例阳性标本中,不同类型皮肤疣的HPV型存在一定差异,扁平疣的主要感染类型为HPV1、HPV2、HPV3、HPV10;跖疣、寻常疣的主要感染类型为HPV1、HPV2、HPV4。127例阳性标本中,61例为单一HPV型感染,其余66例均为多种HPV型感染。经自体植入治疗,131例患者中经疗效判定,有效9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0.99%。不同类型皮肤疣患者均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61例单一HPV型感染患者与66例多种HPV型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疣患者感染HPV涉及多种不同型别,自体植入治疗不同型别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却居高不下.早产儿脑损伤以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为主.早产儿少突胶质细胞对损伤的易感性及各种内、外损伤因素共同作用是早产儿WMD的主要原因之一[1].早产儿WMD分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diffuse white matter damage)[2].现就早产儿WMD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方法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