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长托宁和单独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98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两组,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阿托品联合长托宁组能及早恢复胆碱脂酶活力,减少中间综合征,减少反跳和阿托品中毒等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结论:用阿托品快速达到阿托品化抢救生命;阿托品化后使用长托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诊抢救治疗的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1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6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常规组),61例自主循环恢复后采取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观察2组患者心肺复苏后、治疗12 h、治疗24 h局部腹组织氧饱和(rSO2)水平,观察心肺复苏后、治疗72 h序贯器官衰竭估评评分(SOF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变化,观察2组患者心肺复苏后血乳酸水平、12 h乳酸清除率、24 h乳酸清除率.同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 h、24 h后,亚低温组患者的局部脑组织中rSO2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常规组(P<0.05);心肺复苏后,2组患者的SOFA、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后,亚低温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亚低温组患者的SOFA、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心肺复苏后,2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患者12 h乳酸清除率、24 h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亚低温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8.85%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50.00%(P<0.05).结论 早期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患者预后良好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氯磷定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AOPP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分别应用阿托品+氯磷定治疗和长托宁+和阿托品+氯磷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氯磷定治疗AOPP的疗效较阿托品、氯磷定好,且疗程短、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AMI患者162例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RDW及其与AMI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RDW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4.04±1.22)%vs(13.27±1.12)%,P0.05]。研究组中死亡组的RDW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15.58±1.59)%,vs(13.41±1.00)%,P0.05];研究组中RDW增高组91例与正常组71例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RDW增高组患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43.96%、38.46%和24.18%,均显著高于RDW值正常组的15.49%、11.27%和7.04%(P0.05)。结论:AMI患者的RDW水平高于健康人,且RDW水平与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对临床抢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各类原发或继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或有症状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症状的患者80例,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导管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右心室,根据胸部透视和心电图图形,判断导管位置和临时心脏起搏的起搏效果。结果 80例均成功经颈内静脉穿刺进行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置,有效起搏77例,其中心脏骤停的3例患者,均起搏有效,最终2例死亡。年龄65岁的患者起搏器安置成功率明显高于年龄≥65岁的患者,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年龄≥65岁的患者(P0.05)。结论床旁经静脉穿刺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是急诊处理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重要手段,并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钟红元  钟丽霞 《吉林医学》2014,(24):5325-5326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与急诊中心静脉置管在猝死患者心肺脑复苏救治中的应用,以提高CPR后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存活收入院率。方法:选择实施心肺脑复苏抢救的猝死患者共124例,其中进给予个体化CPR合并急诊中心静脉置管抢救的为观察组共71例,给予常规CPR合并急诊中心静脉置管抢救的为对照组共53例。急救前后对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以及存活入院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抢救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即刻复苏成功率为45.1%(32/71),存活入院率为28.2%(20/71);对照组即刻复苏成功率为32.1%(17/53),存活入院率为22.6%(12/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脑复苏抢救中,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因选择个体化心肺复苏(CPR)合并急诊中心静脉置管可有效提高急救复苏成功率以及存活入院率,值得在急救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