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今我院诊断为HOD的5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5例患者存在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环路受累病史,其中中脑1例,脑桥2例,小脑2例,包括梗死2例,出血3例。除原发脑血管病的后遗症状外,5例患者分别于1~8个月出现新的临床表现:软腭震颤(symptomatic palatal tremor,SPT)(2例),眼震(2例),复视(2例),头部(2例)、下颌(1例)、四肢(1例)或腹部(1例)阵挛,共济失调(1例)。头MRI示同侧、对侧或双侧下橄榄核T2WI呈高信号,其中伴下橄榄核体积增大4例。结论 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环路受累可以继发HOD,从而出现SPT等临床表现,头MRI表现为下橄榄核T2WI高信号伴或不伴体积增大,是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2.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乳铁蛋白(LF)浓度,并探讨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及健康对照者各位点的龈沟液样本,用ELISA法检测各样本中LF的浓度.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牙周基础治疗可使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含量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LF的浓度与牙龈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LF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龈沟液中的LF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对慢性牙周炎进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鼠脑梗死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脑梗死模型(n=30),分别于脑梗死后24、72、120 h处死小鼠,每次10只,处死前,使用预冷注射器从小鼠颈动脉采血l mL.处死后,立即取出心脏,储存于-70℃液氮中.测定其血浆和心脏组织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浆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假手术组小鼠30只作为对照.结果 脑梗死组24、72、120 h血浆和心肌组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浆CK-MB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t=2.32~2.64,P<0.05).脑梗死组血浆及心肌组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72 h最高,24 h次之,120 h最低,差异有显著意义(F=3.02~3.72,q=3.02~6.42,P<0.05).脑梗死组24、72、120 h血浆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假手术组血浆和心肌组织各检测指标24、72、120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和心肌组织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对聊城市区的行政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18.38%,其中心血管病患病率16.76%,脑血管病患病率为1.62%,平均患病年龄58.80岁,并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脑出血患病率分别为8.22%、8.54%、1.47%、0.1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吸烟、饮酒、偏咸食、高脂饮食、甜食以及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5.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PLS)临床上不常见.现报告1例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的典型RPLS患者如下.  相似文献   
6.
鞭击综合征,是外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因头颅的惯性作用,使头颈部过伸或过屈,类似挥鞭动作所造成的颈髓损伤。我科收治20例,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春杰  张克望 《山东医药》1999,39(17):23-24
1991年以来,我们在颅脑CT定位的基础上,采用锥颅颅内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文治疗组120例,男86例、女34例,年龄45~78岁。有高血压病史100例,活动中发病9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9天。发病到第一次穿刺抽血时间6~24小时40例,2~3天59例,4~10天21例。按脑出血临床分级,级6例,a级40例,b级18例,~级56例。头颅CT表现为基底节区出血73例,皮质下脑叶出血29例,丘脑出血18例。血肿体积按多田氏公式计算25~130ml,脑室受压108例,中线结构移位93例,破入脑…  相似文献   
8.
鞘内注射胞二磷胆碱治疗去皮层状态国内尚未见报导,1985~1987年,我们治疗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10岁,散发性脑炎。鞘内注射前病期60天,曾用地塞米松、三磷酸腺甙、辅酶 A、胞二磷胆碱静脉点滴治疗。患儿对呼喊无反应,头后仰,左上肢屈曲内收,右下肢及左下肢伸直,双侧巴彬斯基氏( ),大小便失禁。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每次250mg,不必稀释,每周二次,共5次。第一次后,对呼喊有反应,双目可追随其母活动;第二次后,肌张力减低,右上肢可持物向胸前移动;第三次后,可讲单字并坐起;第五次后,可下床锻炼。半年后随访巳能上学,学习成绩一般。鞘内注射治疗中无任何不良反应。例2:男,8岁,散发性脑炎。鞘内注射前病期35天。曾用地塞米松、乙酰谷酰胺、20%甘露醇、维生素等治疗。患儿表情呆滞,尖声哭叫,头向右侧扭转,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双侧巴彬斯基氏征( ),大小便失禁。鞘内注射胞二磷胆碱7次,每次125mg,每周2次。第三次后哭叫消失、认人;第五次后知大小便,四肢肌张力降低,双上肢能伸直,双下肢可屈;第七次后可下床锻炼,带药回家治疗。一年后随访,已能上学,智力略差。  相似文献   
9.
10.
肿瘤样脱髓鞘病又称脱髓鞘假瘤 ,是近 2 0多年才被认识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1986年 Hanter[1 ]首先报告该院 5年 12 2 0例脑活检患者中 ,4例为临床表现非常类似肿瘤的脱髓鞘病。《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称该病为脱髓鞘假瘤或称肿瘤样脱髓鞘病。国内祝庆孚等 [2 ]报告 12例中枢神经脱髓鞘病误诊为肿瘤 ,其中 5例是从约 4 0 0例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的病理切片中筛选出来。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作一概述。1 临床特征1.1 临床表现 肿瘤样脱髓鞘病女性多见 ;发病年龄 10~ 80岁 ,2 0~ 5 0为多发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逐渐进展无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