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WanFang、VIP等数据库。搜集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及偏倚风险,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项比较,发表在24篇文献中,涉及111 059例患者,包括19项病例对照研究,7项队列研究。文献质量均评价为中高水平。meta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可增加IS的发病风险 [OR(95%CI) = 1.52(1.31~1.77),P<0.01]。以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OR = 1.69)]、Hp感染检测指标[Hp - IgG(OR = 1.42)、CagA - IgG(OR = 2.09)、C - 14(OR = 3.30)]、卒中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OR = 2.69)]为分类依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Hp感染可以增加IS的发病风险。结论 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病因学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术后复发高危因素,总结复发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病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膈疝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性别、产前诊断、手术方法、膈肌缺损大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左/右侧、肝脏疝入、术后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3例新生儿膈疝接受手术治疗,64例存活,手术存活率87.67%;平均随访(48.22±25.24)个月(8~96个月),复发5例,占术后存活患儿7.8%(5/64)。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在性别、患侧、产前诊断、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重度膈肌缺损(C级+D级)较轻度膈肌缺损(A级+B级)术后复发率虽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肝脏疝入胸腔情况及手术时间,复发组肝脏疝入(3/5)比例显著高于非复发组(8/59),复发组的手术时间较非复发组明显延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复发病例3例1次复发再手术,1例2次复发再手术,目前均恢复良好;1例无临床症状,随访17个月未手术。结论肝脏疝入胸腔及较长的手术操作时间是新生儿膈疝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复发后积极再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良好预后;少数无症状局部复发可密切临床随访,适时干预。  相似文献   
3.
胡明哲  邱乾德   《放射学实践》2009,24(8):921-921
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左侧腰痛伴无痛性血尿1个月余,肉眼见尿中有血凝块。查体:两肾未及,左肾区扣痛(+)。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IVP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提示左’肾包膜下血肿可能大。CT平扫于左肾包膜下可见类圆形肿块,呈高低混杂密度,最厚处约2.0cm,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图1),诊断为肾占位伴包膜下血肿。MRI平扫于左肾中下极近皮层可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6.5cm×6.0cm×9.0cm.  相似文献   
4.
<正>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病~([1]),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学和遗传学有关~([2])。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冲击、免疫抑制、胸腺切除、血浆置换等手段治疗。肌无力患者一般可在药物的合理应用或手术后获得确切的近期疗效,但是存在毒副作用大、手术危险性高、病情易反复等问题~([3])。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了可靠疗效,弥补了现代医学的不足,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MG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是进一步发掘其治疗潜力的重要途径。现将近年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649例sICAS患者依据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8例)、中度(202例)及重度狭窄组(389例);依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轻度(504例)及中度缺损组(145例)。收集基线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LR、LMR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1)女性(OR=3.132,95%CI:1.008~9.732)、入院时高NIHSS评分(OR=1.343,95%CI:1.020~1.769)、高LDL-C(OR=7.341,95%CI:1.609~33.502)、高Hcy(OR=1.320,95%CI:1.069~1.630)是影响sICAS颅内动脉中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cy(OR=1.377,95%CI:1.118~1.697)是影响sICAS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Hcy(OR=1.106,95%CI:1.055~1.158)、高NLR(OR=1.612,95%CI:1.340~1.939)是影响sIC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结果提示NLR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一般(ROC曲线下面积为0.618,95%CI:0.567~0.668,P<0.01),当NLR为3.5时诊断效能最高;LMR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519,95%CI:0.465~0.573,P>0.05)。结论 NLR与sIC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NLR升高可能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实验室确诊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10例MRI表现。对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信号及周围组织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外伤后6例,服用过量药物后1例,持续高烧5天后1例,食用海豚后1例,食用小龙虾后1例。10例均有肌肉酸痛、肌无力、浓茶色尿、肌酸激酶和尿肌红蛋白升高,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例,肝功能不全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10例中病变位于两侧大、小腿2例,右侧上臂2例,左侧上臂、右腰部及两侧大腿1例,两侧臀部及腰背部1例,两侧大腿1例,两侧小腿1例,左侧大腿1例,两侧腹壁1例。10例MRI显示受累的肌肉组织均有不均匀异常信号,界限不清,其中伴肌间轻中度渗出和皮下水肿8例。MRI信号在T1WI上呈均匀稍低信号4例,均匀等信号3例,不均匀稍高信号影3例。T2WI和T2WI脂肪抑制序列上均呈斑片状、絮状及小条片状不均匀高信号影,病变松散、范围广。结论横纹肌溶解MRI征象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洋川芎内酯A(Sen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enA低剂量(20 mg/kg)组、SenA高剂量(40 mg/kg)组及阳性对照(厄贝沙坦,20 mg/kg)组,行UUO术制备单侧输尿管模型,并于术后21天处死大鼠。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SMA及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Wnt4、β-catenin、p-GSK-3β、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enA低、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Scr、BUN含量明显降低(P<0.05),肾脏病变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SenA可明显减少大鼠肾组织中α-SMA和CollagenⅠ蛋白的分泌(P<0.05),下调Wnt4、β-catenin及p-GSK-3β的表达水平(P<0.05),并伴有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SenA可通过下调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肾组织细胞外基质沉积并改善肾功能,最终改善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病变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源性膀胱的MRI表现,评价MRI在神经源性膀胱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经MRI检查神经源性膀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8例均见膀胱扩张增大,并见大量尿液潴留,其中12例中膀胱呈典型基底部增宽,呈向前后侧突出,顶端变窄,呈"塔状"改变,尤以T2WI矢状位显示最为清晰;16例膀胱壁呈不规则增厚,黏膜面凹凸不整;15例伴膀胱壁结节样或乳头状隆起;12例伴发膀胱憩室,于脂肪抑制序列观察最为明显。结论:神经源性膀胱的MRI表现有特征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各项血脂指标与泌尿系结石形成及其成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4 月—2019 年10 月住院的430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尿石症组)和500 例同期体检患者的(对照组)胆固醇(TC)、血三酰甘油(TG)、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集尿石症组的结石并检测其成分。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尿石症组和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上述哪几种血脂异常是引起尿路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结石成分不同分组,对比各组患者的这几种血脂指标,分析这些指标是哪种特定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受检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两组血三酰甘油(T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进入模型的变量为高脂血症[OR=1.321,95% CI(1.145,1.467)],家族史[OR=2.234,95% (1.768,2.814)]。结石组中430 例行结石成分分析,包括血脂异常者163 例(37.9%),其中尿酸结石82 例(50.3%);血脂正常者267 例(62.1%),尿酸结石82 例(30.7%),两者尿酸结石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脂异常与高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r = 0.226、r = – 0.597,P < 0.001)。多因素校正的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为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01)。结论:血脂异常尤其是高TC、高LDL-C、低HDL-C 血症与泌尿系结石发生密切相关。血脂异常者较血脂正常者患尿酸结石的概率大。  相似文献   
10.
陈发军  胡采霞  孔祥翱  胡明哲 《新中医》2021,53(18):139-141
目的:观察红外线灯照射联合食盐外敷脐部治疗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患者63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 例与治疗组31 例。对照组单纯运用常规诱导排尿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红外线灯照射联合食盐外敷脐部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及起效时间、导尿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比较2 组治疗前后膀胱剩余尿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4.38%,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膀胱剩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膀胱剩余尿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膀胱剩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导尿率治疗组为6.45%,对照组为15.63%,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红外线灯照射联合食盐外敷脐部治疗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患者,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膀胱剩余尿量,加速病情康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