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9-2013年攀枝花市仁和区艾滋病(AIDS)哨点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状况,为制定相应的疾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暗娼、吸毒人群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IV、HCV、TP抗体。结果 2009-2013年攀枝花市仁和区艾滋病(AIDS)哨点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6.55%、8.30%、5.88%、5.37%和5.51%;HCV阳性率分别为25.50%、27.08%、29.62%、19.10%和19.35%;TP阳性率分别8.26%、5.53%、5.50%、8.80%和8.04%。暗娼、吸毒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1.37%、11.27%;HCV阳性率分别为2.62%、46.23%;TP阳性率分别为6.61%、7.76%。检测阳性人口学特征:HIV、HC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分别为84.55%、86.35%,TP感染者以女性为主55.78%;年龄组以20~40岁感染者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婚姻状况HIV、HCV以未婚居多,TP已婚居多;HIV感染者彝族感染者稍多,HCV、TP感染者汉族居多。结论攀枝花市仁和区HIV、HCV感染率最高的人群是吸毒人群,今后在防控中要加大力度对吸毒人群的监管。TP感染率女性较多,应加大卖淫嫖娼的打击力度。同时应针对目标人群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秋水仙素诱导茴香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诱导茴香多倍体的效果。方法采用种子浸泡法以不同秋水仙素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下的种子的萌发率和诱变率、胚根诱变体的外部形态、染色体数量、内部组织构造以及精油量和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诱导液质量浓度为0.13%,处理时间为24 h时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后的突变体胚根与对照相比,表现粗大、染色体数目明显增加、胚根的内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4种主要精油成分中除莳萝芹菜脑略低于对照外,柠檬酸、反式-茴香脑和莰烯3种成分均显著提高。结论秋水仙素诱导的突变体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茴香主要精油成分的量,为茴香高精油量多倍体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茴香根精油的含量与成分。方法: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茴香一二年栽培的新鲜茴香根和一年栽培干茴香根精油,进行GC/MS分析。结果:二年栽培新鲜根、一年栽培新鲜根和一年栽培干根精油含量分别为0.97,0.59和0.49ml/100g,主要成分莳萝芹菜脑相对含量分别为84.70%,87.40%和79.30%。结论:二年栽培新鲜根、一年栽培新鲜根和一年栽培干根精油含量及其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何金明  王羽梅  卓丽环  肖艳辉  郭园 《中草药》2005,36(10):1586-1589
精油的量及其成分比例是评价茴香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影响茴香精油量及其成分的因素主要有:1)遗传因素:茴香不同亚种与变种精油量及其成分不同;2)生理因素:茴香不同器官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精油的量和成分组成不同;3)生态因素:不同产地、不同水肥等栽培条件导致精油的量及其成分组成不同;4)贮藏因素:贮藏时间和条件影响茴香精油量及其成分;5)提取工艺:不同的提取方法乃至同一提取方法的不同参数组合,影响茴香精油量及其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重组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生、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REC和HUVEC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 mRNA的表达情况;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增生分析法比较HREC和HUVEC在不同IP-10浓度下增生能力的差异;采用细胞划痕法测定IP-10对HREC和HUVEC迁移的作用;采用基质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IP-10对HREC和HUVEC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 HREC和HUVEC均在基因水平表达CXCR3。CCK 8增生分析法检测结果显示IP-10抑制HREC增生,并呈剂量依赖性(F=6.202,P<0.05),但IP-10对HUVEC增生无明显影响(F=1.183,P>0.05)。细胞划痕法测定结果显示,HREC和HUVEC在10、100 ng/ml IP-10干预时的迁移距离均小于对照组迁移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73、23.858,P<0.05)。10、100 ng/ml IP-10对HREC完整管腔形成数量无明显影响,1000 ng/ml IP-10可使HREC完整管腔形成数量明显减少;10、100、1000 ng/ml IP-10干预和未行IP-10干预的HREC完整管腔形成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59,P<0.05)。结论 IP-10对HREC的增生、迁移、管腔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对HUVEC的迁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角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角膜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ADP一核糖基化因子(ARF)对肿瘤细胞的增生有调节作用,抑制ARF能抑制血管的形成,但ARF抑制剂对CNV是否发挥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ARF抑制剂在碱烧伤诱导的CNV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8周龄清洁级雄性BABL/c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S对照组和ARF抑制剂干预组,每组各30只。所有小鼠采用角膜碱烧伤诱导法构建CNV模型,ARF抑制剂干预组小鼠于造模后1周腹腔内注射0.5g/LARF抑制剂溶液0.5ml,每周3次,共1周,PBS对照组小鼠以同样方式注射0.5mlPBS。各组分别取24只小鼠,于造模后0、4、7、14d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角膜组织中ARFmRNA和蛋白的动态表达,并于造模后14d,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各组另取6只小鼠,于造模后2、4、7、14d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CNV形成情况,并于造模后14d,采用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CD31在CNV中的表达。体外实验中应用ARF抑制剂干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Cs),CCK8法和细胞划痕法检测ARF对人RECs增生和迁移的影响。实验动物的使用和喂养遵循视觉及眼科学研究协会有关规定及苏州大学《实验动物管理及使用指南》。结果造模后PBS对照组和ARF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角膜组织中ARFmRNA在各个时间点均有表达,在造模后14d达高峰,各组小鼠角膜中ARFmRNA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5.17,P=0.00),不同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8,P=0.18);造模后14d,ARF抑制剂干预组实验后不同时间点ARF蛋白水平相对表达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7,P=0.00)。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发现,ARF抑制剂干预组CNV相对面积为0.45±0.05,PBS对照组为0.72±0.11,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5)。全角膜铺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表明,ARF抑制剂干预组小鼠角膜组织CD31表达面积明显小于PBS对照组。造模后14d,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ARF抑制剂干预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为1.20+0.21,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的2.47±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5)。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ARF抑制剂质量浓度的增加,ARF抑制剂对人RECs的抑制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P=0.02)。细胞划痕实验后24h,100μg/L和1000μg/LARF抑制剂干预组人RECs迁移距离分别为(5.46±1.32)μm和(5.04±1.68)μm,与PBS对照组的(8.49±1.18)μm相比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2.91,P〈0.05)。结论ARF抑制剂能抑制碱烧伤诱导的CNV发生,可能与其下调VEGF的表达以及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的可信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的可信性。方法对仪器分类进行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测定;分别对正常体检人群、一般患者和确诊的血液病患者的标本用仪器分类,同时用手工分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的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结论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分类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肖艳辉  刘高勤  夏蔚 《眼科新进展》2020,(12):1139-1142
目的 比较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的多模式影像学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CCSC组11例11眼患者及PCV组21例2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测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多模式影像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SC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33±0.11,显著高于PCV组(0.2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SC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68.20±51.65)μm,PCV组为(342.28±37.18)μm,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CCSC组和PCV组均为斑点状高荧光表现,CCSC组患眼可伴有色素上皮萎缩带或慢性神经上皮脱离通道表现。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CCSC组11眼病灶区出现周围脉络膜血管扩张及高通透性改变;而PCV组21眼均出现脉络膜息肉样病变,其中12眼为脉络膜分支血管网。OCTA检查结果显示,CCSC组4眼病灶部位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血流信号,其外环绕低血流信号,7眼表现为粗颗粒形态的斑驳状血流信号;PCV组15眼可检出息肉样病变,表现为高反射信号,呈结节状、环状或点状,12眼检出脉络膜分支血管网病变,表现为血管样结构的高血流信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CCSC组7眼为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PCV组12眼为波浪形隆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Bruch膜组成的双层征,10眼为陡峭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指状突起(或称PED峰),18眼为浆液性或出血性PED。CCSC组患者治疗随访时,OCTA检查发现2眼继发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结论 CCSC与PCV之间存在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多模式影像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另外,OCTA能够较好地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结构,可用于该类疾病的治疗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诱导茴香多倍体的效果。方法 采用种子浸泡法以不同秋水仙素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下的种子的萌发率和诱变率、胚根诱变体的外部形态、染色体数量、内部组织构造以及精油量和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 诱导液质量浓度为0.13%,处理时间为24 h时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后的突变体胚根与对照相比,表现粗大、染色体数目明显增加、胚根的内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4种主要精油成分中除莳萝芹菜脑略低于对照外,柠檬酸、反式茴香脑和莰烯3种成分均显著提高。 结论 秋水仙素诱导的突变体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茴香主要精油成分的量,为茴香高精油量多倍体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的是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详细描述了该病的病因病机(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辨证论治(肝气乘脾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肝郁气滞型、肝脾不和寒热夹杂型、湿浊困脾型、郁阻肠络型)及从心里和饮食方面的调理,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