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将示踪剂行乳晕下注射与肿瘤周围注射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36例临床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术前18例患者于乳晕下注射1.0mCi的99mTc硫化胶体,另18例患者于肿瘤周围注射1.0mCi的99mTc硫化胶体,两组术中用手握式同位素探测仪确认有放射活性的SLN,行手术解剖出SLN,所取SLN单独送病检,相应腋窝行淋巴结清扫并常规病检。结果18例乳晕下注射发现SLN者17例,每例SLN平均数目为(1.3±0.7)枚,检出率为94.4%,SLN病检结果预测淋巴结的准确率为94.1%,假阴性1例,假阴性率为5.9%,18例肿瘤周围注射法的患者中发现SLN者16例,每例SLN平均为(2.1±0.9)枚,检出率为88.9%,SLN病检结果预测淋巴结的准确率为87.5%,2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2.5%。结论核素法导航定位乳腺癌SLN能准确反映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同时乳晕下注射法比肿瘤周围注射法确定SLN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胡蓉  盛宇伟  王传海 《中国药房》2008,19(29):2274-2276
目的:了解急性胆囊炎时胆汁中需氧菌感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2003~2007年本院外科送检的198例急性胆囊炎手术中采集的胆汁进行需氧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98例胆汁标本中,有147例需氧菌检出阳性,其中为混合感染菌21例。共分离出225个菌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2.7%,肺炎克雷伯菌占22.7%,肠杆菌属占16.9%。药敏结果显示,所有菌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头孢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结论:胆囊术中胆汁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是必须的,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ixed type mucinous breast cancer,MMB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行肿瘤切除术MMBC患者76例,术后均采用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记录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雌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表达情况;治疗后随访2a,依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76例患者随访2a时失访2例,预后良好51例(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23例(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率为31.08%;预后良好组术后辅助化疗比率(52.94%)、ER阳性比率(58.82%)、肿瘤直径5 mm比率(80.39%)、无淋巴结转移比率(58.82%)、TNM分期Ⅰ~Ⅱ期比率(49.02%)高于预后不良组(30.43%、43.48%、65.22%、39.13%、34.78%)(P0.05),2组年龄,闭经状态,PR、HER-2阳性表达,病灶部位,有无远处转移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阴性表达(HR=1.58,95%CI:1.17~2.15,P=0.022)、TNM分期Ⅲ~Ⅳ期(HR=1.72,95%CI:1.30~2.28,P=0.022)是MMBC患者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MMBC患者治疗后预后尚可,TNM分期及ER表达情况是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6年收治的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56例患者中14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93例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30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0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7例单纯放疗,6例单纯化疗。14例于术后(局部切除术9例,单纯切除术3例,改良根治术2例)6个月至5年时局部复发,36例在随访4个月至6年时出现肺、肝、骨及脑部转移,35例在随访8个月至5年7个月时死于本病,9例死于其它疾病。经Kaplan-Meier生存率计算,其总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9.3%及58.1%。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并应选择改良根治的手术方式。合并症是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6年收治的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56例患者中14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93例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30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20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7例单纯放疗,6例单纯化疗。14例于术后(局部切除术9例,单纯切除术3例,改良根治术2例)6个月至5年时局部复发,36例在随访4个月至6年时出现肺、肝、骨及脑部转移,35例在随访8个月至5年7个月时死于本病,9例死于其它疾病。经Kaplan-Meier生存率计算,其总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9.3%及58.1%。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并应选择改良根治的手术方式。合并症是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胸壁入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thoracic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与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术(conventional thyroidectomy,CT)的创伤因素进行对比研究,探讨TET技术围手术期的创伤程度。方法:为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行TET及CT,每组各2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天血清中CRP、IL-6、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感受,5级评价法评估术后美容满意度。结果:TET组无中转常规手术,两组均未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等严重并发症。两组CRP水平术后24、72h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手术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满意度TET组明显优于CT组(P0.001)。两组疼痛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T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手术效果相当,但切口隐蔽,美容效果突出;本研究未发现经胸壁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比传统手术有更严重的创伤反应,其生理和心理创伤总和小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 Dixon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0- 2004年行 Dixon术后局部复发 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复发时间为术后 3- 20(平均 8.8)个月, 1年内复发者 26例.复发部位为吻合口 27例,会阴部 2例,吻合口周围 2例. Dukes A期 3例, B期 18例, C期 10例.乳头状腺癌 4例,低分化管状腺癌 8例,黏液腺癌 16例,未分化癌 2例,鳞癌 1例.肿瘤远切缘距离 3 cm以内者 25例,超过 3 cm者 6例.结论 Dukes B、 C期和黏液腺癌及肿瘤远切缘距离 3 cm以内的直肠癌患者 Dixon术后易出现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探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之间的关系,评价MVD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4例乳腺癌组织内微血管生成情况。随访预后情况。结果(1)肿瘤越大,肿瘤分级越高,其MVD越高(P〈0.05)(2)有腋淋巴结转移的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3)复发患者的MVD明显高于无复发者(P〈0.01)。(4)VEGF CerbB2阳性组的MVD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5)未发现MVD与P53、ER有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组织内微血管的生成程度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微血管密度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胡蓉  盛宇伟  孟庆浩 《海南医学》2006,17(10):20-2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在颅脑外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5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每日2次,连用21天;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1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21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6±6.3)分,低于对照组的(14.4±7.6)分(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0%和68.0%,高于对照组的32.0%和52.0%(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颅脑损伤疗效确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映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胃部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血中的表达水平,分析PCT对胃部手术后伴发感染的诊断能力。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普通外科接受胃部手术的患者113例,分为感染组(n=45)与未感染组(n=68)。比较术后第1、3、7天的WBC、CRP、PCT水平;进一步对WBC、CRP、PCT对胃部手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在胃部手术后第1、3、7天,感染组患者WBC、CRP、PCT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PCT在胃部手术后第1天诊断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708、0.841;WBC、CRP和PCT在胃部术后第3天诊断术后感染的AUC分别为0.796、0.811、0.826;WBC、CRP和PCT在术后第7天诊断术后感染的AUC分别为0.784、0.781、0.802。结论:PCT对胃部术后感染的诊断能力高于WBC和CRP,与WBC、CRP相辅相成,综合参考可辅助诊断胃部手术后是否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