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缩宫素马来酸麦角新碱对预防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妇96例,采用缩宫素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46),接受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宫底高度变化、子宫收缩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00% vs 78.2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0.5 h、2h、4 h、24 h出血量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 d、5 d宫底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P0.05)。治疗期间,两组产妇均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胸闷、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总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8%)(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用于预防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可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危急重症孕产妇发病的相关因素,寻求孕产妇临近死亡事件的多层次干预手段,最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的分娩产妇18 104名,其中69例孕产妇临近死亡病例及3例死亡病例,使用EpiInfoTM软件,采集孕产妇信息作多因素回归分析,统计并分析孕产妇临近死亡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流动人群孕产妇、缺乏基本医疗保险、少于6次围产期检查、发病后未能及时寻求救治均是与死亡和临近死亡孕产妇相关的高危因素;接受重症监护治疗、起病后30 min内血液制品的应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有利因素。结论:综合分析孕产妇临近死亡事件的发生可能主要与妇女孕期是否享有医疗保险及其属处社会经济地位有关;除了各级医疗保健单位,政府在社区基础医疗的投入,在降低孕产妇临近死亡事件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镜(colposcopy)联合环形电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137例病人,采用宫颈LEEP治疗,宫颈病变移行区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诊断符合率为65.51%,LEEP术后3个月随访慢性宫颈炎100%治愈,CINⅠ100%治愈,CINⅡ96.7%治愈,CINⅢ93.3%治愈。结论LEEP为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提供可靠的病理标本,对诊断、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重要意义。阴道镜下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一个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对微小浸润癌早期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脂联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代谢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的改变及其对PCOS内分泌代谢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PCOS患者和正常育龄妇女月经周期第3~5天血清APN水平,并将其与体重指数(BMI)、胰岛素(INS)、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育龄妇女APN为(14·5±4·8)mg/L,明显高于PCOS患者的(10·6±3·5)mg/L(P<0·01),肥胖PCOS妇女APN水平为(8·3±2·7)mg/L,明显低于非肥胖PCOS妇女的(11·2±3·9)mg/L(P<0·01)。结论PCOS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APN对PCOS的胰岛素代谢、脂代谢及雄激素的分泌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科学有效地对危重症孕产妇干预、救治措施,为降低危重症孕产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供意见。方法:对苏州市2011~2013年的危重症孕产妇和孕产妇死亡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总人数逐年增加,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危重症孕产妇发生率从2011~2013年都有所上升,但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孕产妇与高危孕产妇之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孕妇发病原因前三位的是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各占27.48%、24.84%和18.17%;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孕产妇与危重症孕产妇之比从2011~2013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死亡中流动人口、无医保、未正规产检的比例比较高,与本地户籍、有医保、正规产检相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孕产妇三级转诊网络的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是提高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pRb2/p130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正常组织及病变组织中pRb2/p130的表达及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患者子宫颈标本的pRb2/p130的表达,其中宫颈浸润癌10例,宫颈原位癌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Ⅰ-Ⅱ期15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结果:pRb2/p130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C IN、宫颈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组织中依次递减,分别为85.0%、80.0%、26.6%、20.0%,且宫颈浸润癌和宫颈原位癌(C IS)中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 IN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颈癌中pRb2/p130的表达下降或缺失是一个频发事件,其恶性程度愈高表达阳性率愈低,提示pRb2/p130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环氧化酶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芳荣  陈友国 《江苏医药》2007,33(4):336-337
目的 检测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和血清中的含量,探讨COX-2在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35例EM患者及35例对照者的腹腔液和血清中COX-2含量.结果 EM患者腹腔液中COX-2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5);且高于对照组腹腔液及血清中的含量(P<0.05).EM临床Ⅲ、Ⅳ期较Ⅰ、Ⅱ期腹腔液COX-2含量明显升高(P<0.05);EM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腹腔液COX-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OX-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EM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策略与效果。方法: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之前对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服务实施1年后再次调查接受服务的妇女。内容包括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避孕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再次流产等情况。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 441份,其中服务前对照组1 132份,服务实施组1 309份。实施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9.57±0.64)分和(6.39±0.39)分,实施组明显高于对照组(F=645.34,P<0.01)。实施组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例(86.93%)高于对照组(5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05,P<0.01)。对照组重复流产率为23.85%,服务实施组1年后重复流产率为5.57%(χ2=254.42,P<0.01)。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有利于提高育龄女性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水平,提高避孕措施使用比例,降低重复流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次人工流产女性与重复人工流产女性之间不同的个体行为和社会经济差异,确定重复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009年8月~2010年7月接受人工流产治疗服务女性1 132名,年龄20~49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重复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接受问卷调查女性的重复流产率为48.45%,调查一年间重复流产率为15.85%;重复流产的危险因素,包括生育史(OR=2.45),未婚或缺乏感情基础(OR=2.14),无业或失业(OR=1.66),吸烟或成瘾性药物使用(OR=1.43),低学历教育水平(OR=1.5)。其中部分女性(n=135)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或者建立婚姻关系后愿意继续妊娠。还有部分女性认为流产后未能获得相关避孕咨询,或采取不恰当的避孕方法,是重复流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较高的女性重复流产比例,使开展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成为提高女性健康和生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虽然可以确定一些重复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但是女性受到身心侵害的几率较高,所以预防非意愿妊娠需要全社会关心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沈芳荣  刘明  冯亚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81-218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黏蛋白-1(MUC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集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因素不孕的54例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膜MUC1的表达;分析内异症不同疾病分期与MUC1表达变化的相关性以及与对照组的差异性。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MUC1在不同月经周期的表达差异不明显,而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明显减少;MUC1表达与内异症不同疾病分期存在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MUC1表达的减少与内异症疾病分期有密切相关性,可能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