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前循环卒中患者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linical Trials 数据库和相关补充资料,纳入在前循环卒中患者中比较静脉溶栓治疗与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提取研究基本特征和90 d时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0~2分)、死亡以及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等数据,应用 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其中血管内治疗组共1557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组共1359例患者。纳入研究的质量整体较高,产生偏倚的风险较低。血管内治疗组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静脉溶栓对照组[优势比(odds ratio, OR)2.1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4~3.46;P <0.01],90 d死亡风险与静脉溶栓治疗组无显性差异(OR 0.86,95% CI 0.69~1.06;P =0.16),但 sICH 风险增高存在临界性统计学意义(OR 1.35,95% CI 1.00~1.84;P =0.05)。结论前循环卒中患者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治疗的有效性显著优于静脉溶栓治疗,但在安全性方面仍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兔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方法及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分级标准。方法 应用两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兔迟发型脑血管痉挛模型,分别在造模后1,3,7 d观察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后,行DSA造影;然后取基底动脉进行HE染色和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造模后3,7 d,出现明显行为和神经功能异常,血管造影显基底动脉中度-重度痉挛;HE染色示基底动脉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小,血管明显痉挛;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造模后3 d基底动脉内皮细胞核出现凋亡小体,线粒体空泡样变性,造模7 d基底动脉内皮线粒体肿胀溶解,包浆空泡样变性。结论 应用两次枕大池注血法能够重复建立成功的兔迟发型脑血管痉挛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判定标准(4级分法),有利于科学地综合评价迟发型脑血管痉挛模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CEA与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应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共7 4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0 d,CAS组卒中和死亡联合事件发生率(OR=1.51,95% CI为1.23~1.84;P<0.001)、任意卒中事件发生率(or ci为1.18~1.83;P<0.001)均明显高于cea组;而心肌梗死发生率(or ci为0.28~0.75;p="0.002)、颅神经损伤发生率(OR=0.08,95%" ci为0.04~0.14;P<0.001)均明显低于cea组。两组致残性卒中和死亡联合事件发生率(or ci为0.93~1.77;p="0.13)、病死率(OR=1.52,95%" ci为0.96~2.41;p="0.07)、致残性卒中发生率(OR=1.16,95%" ci为0.79~1.71;p="0.46)无明显差异。结论 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与CEA类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通过汇总分析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远期转归.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纳入在颈动脉狭窄患者中比较CEA与CAS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研究基本特征以及远期转归,包括卒中或死亡联合终点、任何卒中、任何死亡等数据,应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和8 210例患者,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7.4年.纳入研究的质量整体较高,产生偏倚的风险较低.汇总分析显示,CAS组卒中或死亡联合终点[风险比(hazard risk, HR) 1.21,95% CI 1.04~1.39]、任何卒中(HR 1.32,95% CI 1.15~1.51)和同侧卒中(HR 1.26,95% CI 1.02~1.55)风险显著高于CEA组;CAS组死亡(HR 1.06,95% CI 0.95~1.18)、致残性卒中(HR 1.23,95% CI 0.95~1.60)、非同侧卒中(HR 1.12,95% CI 0.81~1.55)和再狭窄(HR 1.18,95% CI 0.91~1.52)风险均与CEA组无显著性差异,但.结论 CAS在远期死亡、致残性卒中、非同侧卒中和再狭窄风险方面与CEA相近,但CAS的远期卒中或死亡联合终点、任何卒中和同侧卒中风险显著更高.这些结果提示,CEA仍是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 (DG) 干预兔基底动脉瘤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白兔 40 只, 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动脉瘤 (IA) 组、 生理盐水 (NS) 组、 DG 组, 每组 10 只。其中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其余各组结扎 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基底动脉瘤形成模型。在造模后的第 1~7 天, IA 组不做处理, DG 组给予 DG [20 mg/ (kg·d)] 静脉 注射, NS 组注入等剂量生理盐水。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基底动脉尖核转录因子核因子 kappa B(NF-κB)、 基 质金属蛋白酶 9 (MMP-9) 表达情况, 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基底动脉尖 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 (α-SMA) 表达 情况。结果 IA 组和 NS 组 NF-κB 和 MMP-9 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α-SMA 表达量低于对照组 (P<0.05); IA 组和 NS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G 组 NF-κB 和 MMP-9 表达低于 IA 组和 NS 组(P<0.05), 而 α-SMA 表达量高 于 IA 组和 NS 组 (P<0.05)。结论 DG 可抑制 NF-κB 和 MMP-9 的表达, 减轻血管壁内炎症反应, 抑制颅内动脉瘤 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