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因"左下肢肿胀30 h"于2012年5月23日入院。既往有"直肠癌"病史半年。2012年4月16日在北京301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给予乐沙定及5-FU化疗1个疗程后,出现左下肢胀痛,以左小腿为著,局部皮温高,活动后肿痛加重,休息后略有减轻,即收住院。入院查体:T 37.2℃,BP 120/89 mmHg,心肺无异常,腹软,左腹部可见结肠造瘘口。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女,19岁。因“皮肤黄染19年,手足徐动17年,间断腹痛10年,加重20d”入院,患者出生3d时,其母发现患者全身皮肤黄染较一般新生儿重。6d时出现发热,体温39.5℃,皮肤黄染加重,即到某医院儿科就诊,化验肝功正常,血总胆红素256μmol/L(正常0-19μmol/L),血红蛋白48g/L。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脐炎,感染性贫血。  相似文献   
3.
有的学者曾提出,锂盐治疗的病人溴水平升高。本文对此做了进一步探讨,并且研究了长期锂盐治疗病人其EEG变化与其他微量元素(钒、铝)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报道六例Meig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六例Meige综合征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5~ 6 2岁。病程半年至 4年。 4例曾多次误诊 ,最终由我院确诊。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 ,4例症状缓解 ,1例好转 ,1例3个月后复发 ,再次注射仍有效 ,有效率为 10 0 % ,无一例出现毒副作用。典型病例 :男性 ,6 0岁 ,于 1996年 5月因胃炎先后服胃复安及吗丁啉 ,40天后出现阵发性挤眼、皱眉、噘嘴 ,每次持续 30秒左右 ,每日发作 1~ 2次。遂停服以上药物。1997年 4月出现阵发性斜颈 (向右 ) ,当地诊为“痉挛性斜…  相似文献   
5.
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案例辨认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如何科学地评定精神发育迟滞(MR)司法鉴定案例的辨认能力,使用SAS软件包对131例MR司法鉴定案例的资料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对辨认能力影响较大的判别因子,建立判别方程,进行组内回代检验。结果:经判别分析几轮选代,筛选出作案类型、平素性格、MR诊断分级、作案时是否伴有精神疾病,是否受骗、作案动机等6个因素为判别因子,建立了评定作案时辨认能力的判别方程,组内回代检验总正确率为83.2%。提示多元判别分析模式的使用,有可能对MR患者作案时辨认能力的标准化评定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评定辨认能力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 :4 0例ACI病人 ,随机分为 2组。三七总皂苷组 2 0例 ,以曲克芦丁、胞磷胆碱和三七总皂苷 (5 0 0mg ,iv ,gtt ,qd)治疗 2wk ;对照组 2 0例 ,仅用曲克芦丁、胞磷胆碱治疗。采用双抗体ELISA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病人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 :三七总皂苷组总有效率95 % ,对照组 6 5 %。 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 ,P <0 .0 1。 2组病人治疗后VEGF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0 .0 1) ;三七总皂苷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 (P <0 .0 5 )。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使ACI病人的VEGF浓度升高 ,有利于ACI病人的治疗恢复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主要发病原因。方法分析50例脑梗死合并LDVT患者(脑梗死合并LDVT组)的临床特点及血液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分子标记物指标的变化,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50例脑梗死合并LDVT组患者中,卧床2~4周的发病率最高;伴发疾病中以高血压、血脂异常最常见;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合并LDVT组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凝血酶原片断1+2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均明显升高,而抗凝血酶活性、总蛋白S含量、蛋白C活性、纤溶酶原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长期卧床及血液的高凝状态是LDVT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抗凝蛋白缺陷是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易栓症的主要病因。1965年,Gebrg报道了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并提出了易栓症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易栓症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抗凝血酶缺陷症,还包括抗凝蛋白、抗凝血因子和纤溶活性缺陷而易发生血栓形成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静脉血栓为主,但也可发生动脉血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山东省血栓病防治中心1993-10/2004-12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320例,其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0例,分析其发生率,年龄及并发症,发生部位与时间及类型等临床特点及血液指标血友病因子、血小板表面a颗粒膜蛋白、凝血酶原片断1+2、纤溶酶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等的变化。另选择同期健康查体者50例为对照组,也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各指标,两组进行对比。结果:所有100例被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16%(50/4:320)。②年龄及并发症:50例中65岁以上的占60%;伴发疾病中以高血压、高血脂最常见;发热、尿潴留、应用脱水药物等是主要诱发因素。③发生部位、时间及类型:80%(40/50)发生在瘫痪侧肢体;发生在脑梗死后1周以内的8例。2~4周内发生的30例,4~8周的7例,6个月以内3例,1年以内2例;14例为中央型。36例为周围型。④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与正常人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凝血酶原片断l+2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均明显升高,而抗凝血酶活性、总蛋白S含量、蛋白C活性、纤溶酶原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l~0.001)。结论:随年龄增大,血栓形成的发病率逐步增高,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偏瘫肢体制动。血液呈高凝状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对高龄、长期卧床、存在高凝状态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及早给予针对瘫痪肢体的功能训练,应用必要的抗凝药物,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欧东仁  房淑欣 《山东医药》2002,42(12):19-19
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 (L DH )、肌酸激酶 (CK)的变化及意义 ,我们对 30例脑出血及 3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 GOT、L DH及 CK检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 ,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9~ 78岁。其中脑出血 30例 (基底节 2 3例 ,脑叶 5例 ,脑干 2例 ) ,按CT计算出血量 ,<2 0 m l6例 ,2 0~ 40 m l12例 ,41~ 6 0 ml10例 ,>6 0 ml 2例 ;脑梗死 30例。 6 0例患者均符合 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颇脑 CT证实。所有患者病前均无心、肝、肾肌肉等疾病。另取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