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遗传性蛋白 C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以复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为其特征 [1 ] ,由于其症状缺乏特异性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故误诊、漏诊率较高 ,我们发现一个遗传性蛋白 C缺陷症家族中 2例均经过较长时间的误诊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男 ,34岁 ,以反复发作下肢肿胀、疼痛 1a入院。1a前因受凉诱发左下肢肿胀、疼痛 ,曾以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等诊断 ,给予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川芎嗪、肝素、抗生素以及中药等治疗 ,下肢肿痛一度减轻 ,后因劳累先后发作数次 ,症状同前 ,波及右下肢 ,彩色多谱勒探查提示双侧静…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常以反复发生的严重感染为特征,且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已有很多学说以解释感染增高的原因。作者采用粒细胞杀伤白色念珠菌的能力(非吞噬能力)对急粒的粒细胞功能进行了研究。所有急粒患者均经临床、血象与骨髓检查确诊。共检查了健康人16例和病人30例(其中急粒19例,潜在性白血病11例)。在急粒中,未经治疗者7例,接受药物和免疫治疗者各6例。结果:对照组杀伤指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体内最主要的抗凝物质,80%的抗凝作用是由AT完成的,AT缺乏或低下可引起凝血酶灭活减少,凝血功能亢进.AT中和活性凝血因子的作用随凝血活动进行而增强,故AT的消耗水平是反映凝血酶生成的重要指标[1-2].为了解AT与冠心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关系,作者检测了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的AT活性,以探讨AT活性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为进一步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相关补体(PAC_3)与 ITP 的关系。我们测定47例病人的 CIC、PAIg、PAC_3、血小板数、出血时间及束臂试验等指标,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1.ITP 病人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14~76岁(平均33岁)。全部病人经查体、病史及血  相似文献   
6.
7.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栓前状态 (prethromboticstate ,PTS)相关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检测 66例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组 ) ,54例心绞痛 (血栓前状态组 )和 30例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的血小板P 选择素 (P selectin)、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 PGF1α)、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抗凝血酶 (A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 (PAI 1活性 )、D 二聚体 (D dimer)、一氧化氮 (NO)、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 (t PA含量 )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 PA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血栓前状态组的P selectin、TXB2 、PAI 1活性均显著升高(P <0 .0 5~ 0 .0 0 1 ) ,AT、t PA活性均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0 1 ) ;血栓形成组的P selectin、TXB2 、vWF、PAI 1活性、D dimer、NO、t PA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1~ 0 .0 0 1 ) ,6 K PGF1α、AT、t PA活性均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0 1 )。血栓形成组与血栓前状态组相比 ,血栓形成组的TXB2 、vWF、PAI 1活性、D dimer、NO、t PA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0 1 ) ,6 K PGF1α、AT、t PA活性均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多元Logistic回归发现 ,TXB2 、P selectin、PAI 1活性、t PA活性变化与PTS最为密切。结论 :TXB2   相似文献   
8.
血浆GMP-140含量与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张连峰,李锦堂,韩崇旭为探讨血小板的活化与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本研究观察了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浆GMP-140含量变化。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心绞痛23例...  相似文献   
9.
维甲酸广泛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以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有了很大改观,而且以其诱导分化、不引起骨髓抑制、减少致死性感染和出血为其特征。现将1989年元月~1992年8月所遇三例全反式维甲酸引起的骨髓抑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促凝物质表达和并发感染等原因,在就诊和诱导缓解治疗时,容易激活凝血系统,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征性降解产物,是诊断纤溶活性的特征分子标记物.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将有助于提高临床DIC诊断的准确率,指导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