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miR-202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构建稳定表达AMO-miR-202和乱序对照miRNA细胞系,随后诱导分化。至分化的第9天,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情况;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增殖受体γ2(PPARγ2)和a P2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2、a P2和miR-202靶基因PPARγ辅助活化因子1β(PGC1β)蛋白表达。结果经293T细胞慢病毒包装AMO-miR-202、乱序对照miRNA,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约80%~90%荧光细胞;将上述2组病毒液分别感染3T3-L1前脂肪细胞后,可见约70%~80%荧光细胞。AMO-miR-202组细胞内脂滴及PPARγ2和a P2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乱序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与乱序对照组和对照组相比,AMO-miR-202组PGC1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PPARγ2和a 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乱序对照组和脂肪细胞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miR-202可能通过抑制PGC1β、提高PPARγ2和a P2的表达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导杆导引在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穿刺下开展TESSYS技术椎间盘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相同术式,但采用导杆导引下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次数、放射暴露次数等手术指标,比较术前、术后1、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6个月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满意度,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放射暴露次数、穿刺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满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6个月O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003,P=0.043)。结论导杆导引在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缩短工作通道建立时间,降低穿刺时间、次数,减少放射暴露,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FHR组51例和PFNA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FHR组围术期失血量高于PFN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术前,FHR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FHR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PFNA,FHR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IFF患者可显著减少术后出血,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南京某医院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成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在该院外科常见的3种I类切口手术(腹外疝、乳房、甲状腺手术)中随机抽取2011年2-3月、8-9月以及2012年2-3月出院病例各60例(共180例),分别作为干预前组、干预后第一阶段组及干预后第二阶段组,对围术期预防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00%年下降至干预后第二阶段的21.67%。干预前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选药品种错误和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经加强管理后,均有所改善。结论 该院外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渐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钢板的桥接固定作用在术中复位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性。方法:18例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术中先将肱骨近折端复位,用1枚锁定螺钉将锁定钢板近侧部固定住近折端,然后利用钢板的桥接固定作用复位远折端。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块术中均得到快速、有效复位。术后4周、8周、3个月、6个月摄片X线复查,骨折端无移位,无内固定失效。术后6个月按照Neer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利用钢板的桥接固定作用在术中能快速、有效复位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用两种不同放射影像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经过治疗后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74例,根据治疗前所选择放射影像检查技术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X线技术在治疗前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CT技术在治疗前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的准确度、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诊断导致纠纷事件情况。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的准确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诊断导致纠纷事件仅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采用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不仅仅能够提高准确度,还可以缩短检查操作时间,降低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在脊柱截骨矫形术中,后路截骨应用最为普遍,可应用于多种常见的脊柱侧后凸畸形,如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以及严重的后凸畸形等。本文就近年来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曹参  余润泽  章玉冰  陶学顺 《安徽医学》2020,41(11):1333-1336
目的 对比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5例,其中Wiltse入路内固定(Wiltse入路组)33例,微创经皮内固定(经皮组)32例。通过调阅病历、影像学资料及随访对比两组病例近(术后7~12天内)、远(术后一年)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09±1.22)个月。Wiltse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长/多于经皮组,但其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组间、交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一年伤椎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且术后一年低于术后3天(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一年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术后一年高于术后3天(P均<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ODI评分组间、交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1年的ODI评分低于术后1周(P均<0.05)。结论 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较Wiltse入路内固定更优,两者远期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9.
背景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率不断增高,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多需手术减压治疗。因为高龄患者多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术前麻醉评估风险较高,全身麻醉(简称全麻)下的椎管减压术风险很高。许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全麻的开放手术,使日常生活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随着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局部麻醉(简称局麻)下的微创椎管减压术有望对此类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 探讨术前评估麻醉高风险的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局麻下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河北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经皮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18例,均为术前麻醉风险评估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P3及以上,手术方式采用经椎间孔入路16例,经椎板间入路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6个月、1年进行腰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30~81 min,平均(49.5±17.0)min;1例患者术中出现颈项痛,中止手术后症状消失,无术后感染及椎管内血肿、腰椎不稳定等并发症,围术期合并疾病病情稳定。术后6个月、1年腰VAS低于术后6周(P<0.05);术后6周、6个月、1年下肢VAS、ODI低于术前(P<0.001),术后1年ODI低于术后6周(P<0.001)。结论 对于麻醉高风险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用局麻下经皮脊柱内镜技术疗效确切,可降低疼痛程度,缓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曹参  余润泽  章玉冰  陶学顺 《安徽医药》2020,41(11):1333-1336
目的 对比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例65例,其中Wiltse入路内固定(Wiltse入路组)33例,微创经皮内固定(经皮组)32例。通过调阅病历、影像学资料及随访对比两组病例近(术后7~12天内)、远(术后一年)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09±1.22)个月。Wiltse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长/多于经皮组,但其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后凸cobb角组间、交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一年伤椎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且术后一年低于术后3天(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一年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术后一年高于术后3天(P均<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ODI评分组间、交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术后1年的ODI评分低于术后1周(P均<0.05)。结论 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较Wiltse入路内固定更优,两者远期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