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高功率钬激光在膀胱颈挛缩病人行颈部楔形切开术中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膀胱颈挛缩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实验组采用科医人80~100 W,550μm钬激光手术系统实施膀胱颈部楔形切开术,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病人手术时间、导尿保留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0.95±18.74)分钟,(7.86±1.95)天,(86.98±10.69)ml和(8.95±1.95)天;实验组分别为(26.78±4.28)分钟,(2.96±0.54)天,(10.45±1.82)ml和(3.64±0.7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QOL评分、IPSS评分、PVR和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实验组QOL评分、IPSS评分、PVR和Qmax分别为(2.74±0.52)分,(10.68±1.94)分,(65.49±12.36)ml和(14.89±2.46)ml/s;对照组分别为(4.86±0.86)分,(15.95±2.89)分,(100.69±21.34)ml和(10.37±2.14)ml/s,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改善程度较大。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QOL评分、IPSS评分、PVR和Qmax分别为(1.74±0.25)分,(6.84±1.49)分,(20.69±3.52)ml和(21.48±4.68)ml/s,对照组分别为(2.96±0.48)分,(12.74±2.35)分,(43.74±6.84)ml和(15.43±3.92)m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功率钬激光在膀胱颈挛缩病人行颈部楔形切开术中安全有效,出血少、操作时间短、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水平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寻求结肠癌预后的新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于我科就诊,并行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按照体重指数、肿瘤大小、分期、分化程度、大体分型、血管浸润情况、CEA水平、mGPS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患者术前纤维蛋白水平的差异及术后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结肠癌患者255例,患者的术前平均纤维蛋白水平为(3.17±0.88)g/L。不同肿瘤大小、分期、分化程度、大体分型、血管浸润情况、CEA、mGPS评分组患者术前纤维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纤维蛋白水平与结肠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有关(P0.05)。结论术前纤维蛋白水平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安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1):F0003-F0003
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汉族,于2009年3月4日因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后14月,腹痛1月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min,律齐,腹平,中上腹见手术疤痕,腹壁软,中上腹,左上腹,右下腹压痛阳性可疑,无反跳痛.肝右肋下3.0 cm,剑突下2.0 cm,质中,边钝,触痛,肝上界右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肢无浮肿.入院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术后肝转移.入院后3月5日CEA 102.08 ng/mL(0 ~ 15),CA19 -9 79.01 ku/L(0 - 38);凝血四项:PT 18.1 s,APTT 35.1 s,Fbg 1.95 s,TT,INR正常.腹部彩超:肝内多发性实质性占位病变.胸腹部CT:肺内多发结节灶,双侧胸腔积液,肝脏体积增大,实质内满布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灶,呈牛眼征改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肿瘤营养不良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中胰岛素实际所起的营养支持作用.方法 选取178例肿瘤营养不良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为全肠外营养组和部分肠外营养组.全肠外营养组共98例,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49例,治疗组1胰岛素直接加入全肠外营养液中输注;对照组1全肠外营养液中不加胰岛素输注.部分肠外营养组共80例,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2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溶液中输注;对照组2肠外营养中不加入胰岛素,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进行血白蛋白(ALB)、实际体质量/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IBW、TF、PA、TS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组1和治疗组2的患者%IBW、TF、PA、TS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其对应的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结论 肠外营养治疗中加入胰岛素不仅仅起到调节血糖的效果,其实际所起的营养治疗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ERCP术后胰腺炎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方法确定危险因素,检索相关文献,制定护理措施,并应用于85例拟实施ERCP患者护理。结果 85例ERCP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3.53%,与我科以往发生率6.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ERCP术后胰腺炎的大部分因素是可以避免的,除了手术医生的操作技巧外,与护理配合密切相关,在术前、术中与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36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XELOX方案化疗,即OXA100mg/m2静脉滴注2h,d1,Xeloda 200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d1~14,每3周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后按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47.2%。其中初治21例,CR1例,PR11例,有效率57.1%;复治15例,CR0例,PR5例,有效率3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3个月,中位生存期(OS)10.7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外周神经毒性、手足综合征、胃肠道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多为Ⅰ~Ⅱ度。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徐安  章跃平  王鹰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284-1285
目的:观察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通过与传统的营养评估指标如血白蛋白,IBW%(实际体重/理想体重),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转铁蛋白等进行对比,旨在了解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能否反映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对近1年我院住院的78例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血尿酸,血白蛋白,IBW%(实际体重/理想体重),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转铁蛋白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传统的营养评估指标,观察到78例中晚期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有58例,发生率74.2%,低尿酸血症有67例,发生率85.7%。结论:尿酸降低能反映中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尿酸水平能够作为肿瘤营养不良的一个评估指标,并且与血白蛋白、IBW%等指标相比,能更早期的反映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死亡风险评分(early mortality risk score,EMRS)对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寻找胰腺癌术后预后不良的早期预测方法。方法收集就诊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7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部位、大小,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术后生存时间,EMRS评分结果等信息。根据患者术后1年的临床结局(生存,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法比较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选取单因素分析当中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价EMRS对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370例患者,根据随访1年时的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252例)和死亡组(118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合并基础疾病、既往吸烟史、近期体重变化、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转移、血管转移、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肿瘤相对较大,切缘阳性率、平均EMRS评分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肿瘤大小,切缘阳性率、EMRS评分3项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3项指标均为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OR均1.0,P均0.05);在EMRS=3.0时,其预测患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4%和82.3%。结论 EMRS与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有关,高EMRS评分是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EMRS评分3时,其预测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以西药得舒特为对照,从肠道症状和生活质量两方面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69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药1组(以腹泻为主)29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用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方药治疗,中药2组(以便秘为主)21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润肠通便方药治疗,西药对照组18例,予得舒特治疗。3组服药疗程为4周。采用症状等级评分表和SF-36生活质量评价作为判定依据,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肠道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①中药1组和中药2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前后中药1组和中药2组患者肠道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的腹胀症状无明显改善。中药1组和中药2组对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急迫方面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中药1组和中药2组治疗前后患者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维度的积分均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仅活力维度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在肠道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方面都显著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组,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