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氧化应激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丹参滴丸)及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低、中、高剂量组,使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并观察大鼠心电图活动变化,然后进行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变化。取心肌组织固定,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通过对心肌酶学和和心肌组织形态学两个方面来考察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LDH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CK、CK-MB、AST、MDA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高度显著降低(P<0.001),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组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DH、CK、CK-MB、MDA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从HE染色分析,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能够改善因缺血而造成的心肌组织损伤。结论 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能有效改善心肌组织病理状态,减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以达到保护心肌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
张红丽  高丽娟  蒋慧玲 《新中医》2020,52(5):176-178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联合抚触与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纳入200例足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新生儿常规退黄治疗和护理,联合治疗组加予标准抚触手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7 d。记录2组患儿的排便情况、胎便转黄时间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检测黄疸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天开始,联合治疗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1.0%,联合治疗组为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应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并可有效减少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体内的胆红素浓度,加速黄疸消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48例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pefiodic lateralized epileptiform discharges,PLE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检查结果,探讨脑电图PLED患者的脑病变部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1996-01/2003—12在脑电图记录到PLED的前、后做了MRI检查的48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2例,女16例,年龄8~78岁,平均56.4岁。脑电图检查:应用上海ND-82B、ND-161,日本4314、4418型有笔脑电仪和北京Solar2000N无笔神经中央监护系统。MRI检查:使用Siemens0.2T开放型MR成像仪。MRI检查在脑电图显示PLED前2d或后1周内完成。结果:磁共振显示36例为皮质或皮质下灰质和白质病变,12例仅为皮质灰质病变,均未见单纯白质病变。22例(46%,22/48)死亡,26例(54%,26/48)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研究发现PLED的脑病变部位在灰质,且不支持PLED的“皮质分离”理论。脑电图显示PLED患者的功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昏迷患的脑功能改变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01年7月2002年11月住院的37例昏迷患实施同步8导脑电波、心电、呼吸、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长程(6~120h)监测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脑电监测显示广泛性慢波17例,弥漫性慢波一侧偏胜7例,α-昏迷2例,三相波3例,平坦波3例,周期波4例,爆发-抑制1例。结论:长程监测昏迷患的脑功能改变对判断昏迷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确定护理措施有一定意义,但监测过程中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类不同年龄组正常主涎腺磁共振成像(MRI)体积、信号强度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增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分析2009至2014年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常规头颈部MRI检查、无涎腺疾病的患者300例,测量4个年龄组共300例受试者600侧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体积、T1WI、T2WI信号强度与ADC值.以脑脊液为对照,计算各涎腺的相对信号强度(RSI).结果 腮腺的体积、T1WI RSI、T2WI RSI和舌下腺的T2WI RSI与年龄有相关性(P<0.01).腮腺体积、T1WI RSI、T2WI RSI在老年期之前逐渐升高,老年期后有所下降,其中未成年组与中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未成年组与中年组颌下腺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能有效评价正常涎腺结构与功能的增龄性改变,可以为老龄化研究和涎腺疾病的评估提供基线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髓侧角神经元在SOD1G93A转基因鼠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SOD1G93A转基因小鼠不同病变时期上、中、下胸髓侧角神经元的数量变化特征。结果甲苯胺蓝染色法定量研究发现不同时期SOD1G93A转基因小鼠上胸髓、下胸髓水平,症状前期和发病期神经元计数较终末期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与对照组相比,终末期胸髓各段侧角神经元计数明显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发现SOD1G93A转基因小鼠上胸髓、中胸髓水平不同时期相比,症状前期和发病期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计数较终末期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与对照组相比,发病期上胸髓及终末期中、下胸髓水平侧角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OD1G93A转基因鼠发病过程中,存在脊髓侧角神经元丢失,尤其是在疾病的终末期,上、中、下胸髓节段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脑电图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脑电图构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HSE患者的脑电图,并与CT、MRI和临床结局进行对照。结果CT、MRI和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53.8%、66.7%和92.3%。异常脑电图构型:弥漫性慢波16例,额颞区慢波5例,周期波5例。结论脑电图检查有助于HSE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8.
正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如肌无力累及呼吸肌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称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死率为15.4%~50.0%~([2])。血浆置换作为抢救肌无力危象治疗的有效方法,已挽救了不少生命。我科2015年收治了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期间使用血浆置换治疗,住院期间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45岁,主因反复双眼睑下垂伴复视10年,四肢力  相似文献   
9.
张红丽  张红  徐卉 《护理研究》2008,22(34):3115-3116
[目的]探讨"五步起床法"对腹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初次离床活动的影响.[方法]将386例腹部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五步起床法"预见性护理活动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两组病人初次离床活动晕厥、切口疼痛、引流管脱落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离床活动晕厥、切口疼痛、引流管脱落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提前(P<0.01),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五步起床法"预见性护理活动干预可明显降低腹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初次离床活动不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术后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它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成像、治疗计 划设计、放疗实施和验证,应用放射高剂量分布与肿瘤体积 高度适形,使肿瘤组织获得比常规放射高得多的剂量,而肿 瘤周围正常组织则得到有效保护川。20()2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