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了经尿道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 我院于2009年到2011年共收治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患者15例,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与肾镜联合下的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清石手术进行了治疗,分别对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过程中无输血病例,2例患者出现了尿道外口狭窄,其余患者均没有并发症发生.手术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与肾镜联合下的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清石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2003-01~2004-12我院符合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且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的病例124例,根据细菌是否产AmpC酶分为产AmpC酶组与非产AmpC酶组。其中产AmpC酶组30例,非产AmpC酶组9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经本院治疗的24例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合并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3年24例患者中20例治疗获成功,排尿通畅,但有4例仍需偶尔扩张尿道外口狭窄。结论尿道狭窄采用手术治疗主要对吻合口狭窄,扩张治疗主要对尿道外口狭窄。缝合材料选用不当、原尿道外口发育不良或狭窄未切除、血液供应差、感染以及成形尿道皮瓣的设计不合理是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加重期细菌谱及药敏谱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此类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 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患者146例人院时痰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46例患者中分离到致病菌54例(37.0%);分离出无重复细菌5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5株(80.4%),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各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流感嗜血杆菌、咽峡炎链球菌各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广谱β内酰胺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71.1%~93.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为引起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主要致病菌,初始经验性治疗可选择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广谱3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并根据临床疗效和痰培养与药敏结果决定是否更改初始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肾癌中存在囊性成分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病理特点以及随访的情况.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2年,其中28例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第6,7年死于癌肿复发转移.结论 囊性肾癌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病理亚型,手术切除特别是保留肾单位手术能有效地治疗囊性肾癌,临床预后很好.  相似文献   
6.
四季豆中毒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瑞琼  张永标 《右江医学》2004,32(6):550-551
目的 总结一起四季豆集体中毒的抢救经过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四季豆集体中毒 10 3例患者分别按轻、重施治 ,采取催吐、洗胃、输液等综合措施。结果 全部病例经救治后均获愈出院近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抢救集体性中毒时 ,按中毒轻重采取抢救措施分别 ,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谱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无重复铜绿假单胞菌共484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和伤口分泌物,分别占78.9%、8.5%和4.8%;科室来源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分别占25.2%、17.6%和11.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最高达98.8%,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均≥70.0%;多药耐药和泛耐药株分别占8.9%和1.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肺部感染,且最常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初始经验性治疗可选择广谱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重症感染宜广谱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对多药耐药或泛耐药株感染必要时可使用多黏菌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状况与产酶菌株的药敏谱特征。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和ESBLs的表型筛选与确证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临床分离的107株无重复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为43.0%(46/107)。产ESBLs菌株呈多重耐药表型,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低于非产酶菌株(P<0.05)。结论:ESBLs在肺炎克雷伯菌中广为流行,临床上宜严格限制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减少ESBLs的产生与流行;产ESBLs细菌轻症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则首选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体外单用金刚烷胺?奥司他韦及两药联合使用对两株H5N1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IV127?AIV174)的抑制作用,了解广东地区分离的不同H5N1毒株之间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体外H5N1感染模型,根据药物与病毒?细胞的不同作用,通过3种给药方式,使用细胞病变(CPE)?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TCID50)评估抗病毒药物对H5N1的体外抑制作用? 【结果】 三种给药方式金刚烷胺联合奥司他韦,均比单用金刚烷胺体外抑制AIV127及AIV174效果明显(P < 0.01);而仅在治疗给药方式,两者联合比单用奥司他韦效果明显(P < 0.01)?三种给药方式金刚烷胺?奥司他韦及联合用药对同一亚型H5N1 AIV127比AIV174毒株均较敏感(P < 0.01)? 【结论】 抗病毒药物对不同的禽流感病毒毒株之间敏感性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毒株给予相应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了解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株中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情况。方法: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检测单产ESBLs菌株。结果:从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对第一、二代及一种以上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226株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别检出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及单产ESBLs细菌34株、15株、109株,总检出率分别为15.0%、6.6%、48.2%。AmpC酶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57.9%;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分别为78.5%、77.8%。结论:下呼吸道产AmpC酶和ESBLs细胞感染常见,前以阴沟肠杆菌为主,后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