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菌株Streptomyces capillispiralis 1070的代谢产物抑制肿瘤细胞A549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菌株Streptomyces capillispiralis 1070的活性代谢产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吖啶橙活细胞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法、罗丹明123活细胞染色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透射电镜技术观察A549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后的各种变化。采用全波长扫描与Molish反应对活性物质的成分做初步判断。结果该活性物质可使A549细胞存活率降低至25.79%,可使A54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能使A549细胞胞浆内出现酸性自噬泡,但细胞膜结构完整、无细胞内容物外漏。结论推测该活性物质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菌株Streptomyces capillispiralis 1070的活性代谢产物为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两株具有将人参皂苷Rg1转化为人参皂苷F1的真菌进行菌种鉴定.方法 通过菌落形态、产孢结构的观察及ITS-5.8S rRNA序列与Genbank中的rRNA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初步确定该两株菌的种属.结果 与结论 根据形态学特征及同源序列的比对确定菌株2246为菌核青霉(Penicillium sclerotiorum);菌株2367为Penicillium dipodomyicola.  相似文献   
3.
目的 筛选具有抗多种植物致病真菌活性的菌株,研究其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并对该菌株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方法 以常见植物致病真菌为检定菌筛选活性菌株,结合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形态特征以及菌株ITS-5.8S rDNA核酸序列分析进行菌株的初步鉴定;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活性成分;通过UV、IR、ESI-MS、NMR分析进行化合物结构解析.结果 得到1株编号为2176号真菌的阳性菌株,初步鉴定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其抗真菌活性成分有5种.结论 草酸青霉的发酵产物对多种植物致病真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溶血素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是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病——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菌。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能产生不同种类的溶血素,其对红细胞的裂解及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作用与其他致病微生物溶血素的细胞毒性有相似之处。最近,对强毒株问号状钩端螺旋体黄疽出血型赖株基因组测序及基因诠释工作已经完成,首次发现其中至少有9个溶血素基因,这些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克隆、表达,成功地验证了它们的溶血活性。如此多的溶血素基因同时存在于钩端螺旋体基因组中,说明溶血素基因和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荧光技术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高通量筛选是现代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手段之一。荧光技术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对荧光技术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文献,对7种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荧光强度分析法、荧光偏振检测法、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检测法、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法、荧光关联光谱、荧光成像分析、荧光报告系统。结果与结论现在已经建成多种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利用荧光检测技术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氨甲酰-妥布霉素产生菌的高产菌株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黑暗链霉菌Streptomycetenebrarius163为出发菌株,应用磁场、磁场复合吖啶橙、耐受氨甲酰 妥布霉素、磁场复合耐受氨甲酰 妥布霉素筛选得到5株高产菌株,经摇瓶发酵复筛后表明,其总效价与氨甲酰 妥布霉素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5%以上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由于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 ,出血部位发生在黏膜、脏器、浆膜和皮肤等处 ,严重者出现大面积肺弥散性出血、咳血 ,是危重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最常见的死因 ,其致病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钩端螺旋体基因LA2 14 4 (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化酶 ,PafAH)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并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NCBI ,Swissprot/TrEMBL ,ProDom ,Pfam ,Jpred2 ,SWISS -MODEL ,TMpred ,SignalP ,ClustW对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赖株全基因组ORF基因诠释 ,编码蛋白进行在线分析 ,并使用Bioedit软件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 确定了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赖株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化酶基因 ,该基因编码蛋白质与哺乳动物 pafAH在一级结构上相似性达 4 2 % ,以牛脑 pafAH(Ib)γ亚基 (1WAB/PDB)为模件模拟该蛋白三级结构 ,发现两者立体结构与非常相似 ,催化位点完全相同 ,均由Ser-His-Asp组成催化三合体。结论 该基因可能与钩体染色体所编码的胶原酶基因 ,溶菌酶基因 ,YopM基因 ,VwA基因协同在钩端螺旋体病出血过程中起作用 ,最终导致弥散性出血和咳血  相似文献   
9.
5-酮基avermectin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因插入失活的方法,将1.5kb安普霉素抗性基因插入1.8kb aveF基因内部Sal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PC-5,并转化除虫链霉菌D2—14,获得基因工程菌株AV—F1。经HPLC分析,发现该菌株主要产生两个组分,分别为5-酮avermectin 1a和5-酮avermectin 2a,还产生一个小组分为acermectin Bla。5-酮avermectin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成功,为化学合成新的avermectin衍生物提供了可利用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0.
钩体LPS生物合成与装配途径及相关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预测问号钩体黄疸出血型赖株脂多糖(LPS)合成、装配途径,并对其中几个关键基因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使用NCBI/BlastX,PtoDom/Blast,Jpred^2,TMHMM对问号钩体黄疸出血型赖株全基因组ORF基因所编码蛋白进行在线分析,并使用Bioedit,Pep Tool软件进行蛋白质一、二级结构分析。结果 确定了脂质A和核心多糖生物合成基因lpxA、lpxB、lpxC、lpxD、lpxK、kdsM、kdsB、kdtA、Int、htrB和O—抗原生物合成基因簇rfb locus等以及装配、跨膜转运中的基因rfbP、rfbX、rfc、rfaL、rfe绘制了LPS合成及装配途径示意图。并对合成和装配途径中几个关键的基因编码蛋白(LpxA、Rfc、RfbX、RfaL)的二级结构、跨膜区域、结构域等进行了分析。结论 问号钩体黄疸出血型赖株LPS合成、装配途径与典型的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K—12相似,主要差异在于钩体特殊的脂肪酸代谢途径和O—抗原多糖结构。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钩体LPS基因功能及其与致病性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