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伴髂静脉壁平滑肌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起源、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1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发生于左髂内静脉 ,顺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经三尖瓣入右心室 ,再经肺动脉瓣进入左侧肺动脉 ,全长约 80cm ;另外 ,左侧髂窝内见一肿块。肿瘤细胞梭形 ,呈束状排列 ,疏密不均 ,胞质嗜酸 ,核大小不等 ,可见奇异核及核内空泡 ,核分裂象罕见 ,间质黏液变性及透明变性 ,肿瘤表面被覆一层内皮细胞 ;免疫组化示瘤细胞MyoD1、SMA、desmin、ER、PR、vimentin和PCNA( ) ,MSA、S 10 0、EMA、CD10和Ki 6 7(- ) ,肿瘤表面被覆的内皮细胞CD34和CD31( )。结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病理确诊依据为平滑肌构成的瘤组织表面被覆内皮细胞。首选手术治疗 ,抗雌激素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和分析2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结果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骨疼痛;X线呈溶骨性骨破坏;肿瘤多呈分叶状,瘤细胞呈条索状、巢状或散在分布于透明变性的黏液基质中;CD34、CD31、CK和vimentin( ),EMA部分( )。结论 原发于骨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需与转移癌、骨上皮样血管瘤和上皮样血管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3.
使用超声处理仪制备快速石蜡切片的体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国内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多用冷冻切片葺传统加温快速石蜡切片技术,但冷冻切片中易出现细胞肿胀等人为假象,传统加温快速石蜡切片制备过程复杂,安全性差,且易造成组织收缩和硬变。为克服上述不足,我们应用超声处理仪制备快速石蜡切片,方便快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新的发生在蝶鞍区或第三脑室周围的肿瘤 ,通过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的阐述 ,提高对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认识。方法 对 1例脊索样胶质瘤进行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超微结构研究 ,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细胞产生大量黏液 ,构成脊索样结构 ,肿瘤边界清楚 ,很少向周围脑组织浸润。所有肿瘤细胞表达GFAP和vimentin ,部分细胞表达S 10 0和EMA ,但不表达CK ,Ki 6 7指数 <5 %。组织化学染色PAS阳性 ,肿瘤内网织纤维呈巢状分布。结论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是一种罕见的有特殊形态结构及免疫表型的肿瘤 ,组织学发生尚不明确 ,光镜及电镜检查无特异性 ,病理诊断须依靠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5.
孟奎  李莉  郭旭虹 《医学教育探索》2016,(3):314-320,438
合成了一系列接枝率不同的两亲性共聚物分散剂——对氨基苯磺酸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SS),并用氢核磁共振及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测量接触角,发现该分散剂能有效改善煤表面的亲水性;运用高级旋转流变仪研究了水煤浆自身浓度、分散剂及其用量对水煤浆流变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剂能有效降低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大幅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并且发现接枝率为0.28的SMASS1效果最好。进一步对比了接枝率均为0.50左右的SMASS2(接枝率为0.49)和氨基萘磺酸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物SMANS2 (接枝率为0.50),及一种木质素类商用添加剂(AD)对水煤浆降黏增稳的影响,发现SMASS2的综合效果最好。由此证明,SMASS是一种新型有效且相对廉价的水煤浆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肠道淋巴瘤与EB病毒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在肠道淋巴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BV的DNA原位杂交及S-P法免疫组化技术(第一抗体为EBV、CD3、CD20、CD43、CD45、CD45RO、CD74等),观察24例肠道淋巴瘤患者(8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6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EBV感染情况。以20例慢性结肠炎作为对照。结果:患者年龄21-92岁(平均52.8岁),男女之比为3.8:1。临床上均以腹痛、腹胀或便血就诊。组织病理学:T细胞淋巴瘤细胞多形性、核大,不规则,嗜血管性及大片坏死;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等大小,多呈圆形、椭圆形、胞质较少淡染,核稍大,核分裂象多见,可见“淋巴上皮病变”。24例淋巴瘤中检出(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EBV-DNA 14例(检出率为58.3%),其中T细胞淋巴瘤EBV的检出率为75%,B细胞淋巴瘤EBV的检出率为50%(P<0.01)。结论:肠道淋巴瘤的发生与EBV的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3岁,因停经29周、中上腹疼痛10天、阴道流水2 h入院,发病时伴恶心、呕吐,有肛门排气,无排便及阴道流血.曾在外院抗感染治疗.B超示:①晚期妊娠,②不完全性肠梗阻.入院后顺娩一早产男婴.产后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尿量减少.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气分析提示严重电解质失衡、脱水及酸中毒.腹部平片提示多处小肠气液平面.全腹CT提示结肠肝曲以下肠管空虚,升结肠、盲肠及全小肠高度扩张,低位性肠梗阻.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结肠肝曲有肿瘤约10 cm×8 cm×8 cm大小,质硬,结节状,侵及浆膜外,与十二指肠粘连固定.近端结肠及空回肠肠管扩张明显,距回盲部80 cm处见长约20 cm的小肠肠管坏死.因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一期手术,故只行坏死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瓣乳头状弹力纤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于心脏瓣膜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发生于主动脉瓣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复习文献。结果心脏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临床上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心动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异常回声。组织学:瘤组织呈乳头状生长,乳头中央为红染均质物,表面衬覆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免疫组化:乳头状表面衬覆的上皮CD31和CD34( ),乳头轴心则CD117和S-100蛋白( ),弹力纤维染色( )。结论发生于心脏的乳头状弹力纤维瘤十分罕见,主要发生于瓣膜表面。尽管在病理学方面根据此肿瘤的发生部位及组织学形态不难做出诊断,但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常不能被及时和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EBER原位杂交和TCR及IgH基因重排等多项技术对7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进行病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探讨。结果7例患者中5例为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6例,伴白带增多2例;1例为体检发现。妇检见宫颈1枚或数枚息肉样新生物,常伴宫颈糜烂。光镜示新生物内弥漫性淋巴组织浸润,见多量免疫母细胞或滤泡中心母细胞样细胞,易见核分裂象。致密的大淋巴细胞间常混杂不等量的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免疫组化:CD20常弥漫( ),小淋巴细胞CD3( ),CD30散在或灶性( ),κ与λ阳性无显著差异。6例基因重排未见单克隆条带。6例EBER原位杂交未见阳性表达。随访6例患者均健在。结论子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是一类伴多量大淋巴细胞且显示活跃核分裂象的淋巴组织高度增生性病变,临床常表现为息肉样新生物,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显示多克隆性表达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10.
胃癌组织中间质细胞CD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10在胃癌组织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16例胃癌组织中间质细胞CD10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间质细胞CD10( )表达率为19%(22/116)。间质细胞CD10( )中高、中分化癌显著多于CD10(-)表达者(P<0.01);22例间质细胞CD10( )表达的胃癌中,19例(86.4%)有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CD10(-)者(P<0.05);间质细胞CD10( )表达中有脉管侵犯者明显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胃癌组织中间质细胞CD10( )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间质细胞CD10( )可能促进了胃癌细胞的转移,在高、中分化癌的发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