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5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9篇
  1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相关的多发性肌炎的诊治体会。方法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处于完全缓解状态下接受同胞间供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移植后11 d,WBC>0.5×10~9/L,移植后13 d,血小板>20×10~9/L;27 d时,骨髓细胞染色体分析显示99%为供者型。移植后17 d,发生Ⅰ度急性皮肤型GVHD,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及甲氨蝶呤后,GVHD被完全控制。移植后8个月,患者发生轻度肝脏cGVHD,经他克莫司及硫唑嘌呤治疗,效果不佳,血清肝酶升高,后改为他克莫司和西罗莫司治疗,血清肝酶逐渐下降,但肌酸激酶从9 U/L上升至272 U/L,随后患者出现全身乏力,并逐渐加重,上下肢近端处活动出现障碍,肌酸激酶升至3010 U/L,股四头肌、肱二头肌的肌电图表现为肌源性损害,双侧大腿磁共振成像符合多发性肌炎表现,给予甲泼尼龙、血浆置换治疗,但无显著效果,患者突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死亡时肌酸激酶为21 010 U/L。结论多发性肌炎为cGVHD的一种较少见形式,累及重要肌组织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8岁。因全身乏力、齿龈出血于2004年6月在外院就诊。血常规:WBC 13.9×109/L,Hb 49g/L,BPC 5 ×109/L;骨髓检查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型;免疫分型为髓系表达;染色体46XX,t(8;21)(q22;q22);基因检查见部分AML1/ETO融合基因改变。诊断为AML-M2型。先后给予标准剂量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1个疗程,IA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理想的血液肿瘤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案。方法 选择 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14例应用米托蒽醌 (2 0mg/m2 ) 阿糖胞苷 (8g/m2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惠尔血 30 0 μg/d ,从白细胞 <1× 10 9/L开始至采集完成 ) (MAG) ;1例多发性骨髓瘤应用环磷酰胺 (4 g/m2 ) G -CSF(CG)。用CS - 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核细胞。处理血量约 2 0 0ml/kg ,历时 3~ 4h。直至CD34 细胞数 >4× 10 6/kg为止。 结果  14例用MAG方案者中 ,一次采集即采到CD34 细胞 2× 10 6/kg以上者 11例 (79% ) ,其中 9例 (6 4% ,9/14)达 4× 10 6/kg以上。通过测定采集日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可预测一次采集足量干细胞的可能性 (P <0 .0 0 1)。 2例部分缓解者动员后获完全缓解 ,1例Ph阳性小克隆和 1例AML1/ETO基因在动员后转阴。移植 14例可评价者中 10例存活至今 (3~ 5年 ) ,4例 (Ph 杂白、L2和L3型急淋、急单各 1例 )复发死亡。结论 MAG具有抗瘤和动员双重作用。外周血CD34 细胞数与采集成功与否相关性佳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2002年11月,我院予24例正常供体行25例次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动员剂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现将结果和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来,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成员C-KIT基因的异常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C-KIT突变中,8号外显子突变(mutKIT8)和17号外显子突变(mutKIT17)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其在伴有t(8;21)或inv(16)的AML中较常见,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C-KIT突变预示着有较高的复发率,预后不良,特别是mutKIT17;伊马替尼通过抑制C-KIT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对伴有C-KIT突变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而那些伴有C-KIT激酶结构域D816密码子突变的恶性细胞对其不敏感,但对达沙替尼、PKC412、AP23464、AP23848等敏感。可见,筛查C-KIT突变对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在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诱导治疗失败后使用维奈克拉和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难治AML患者诊治过程。结果:患者,女性,28岁,诊断为难治AML。初始给予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3+7)方案诱导化疗未缓解,CLAG(克拉屈滨+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再诱导化疗未缓解,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化疗后,进行挽救性单倍体allo-HSCT。复查骨髓缓解,植入成功,随访100 d,持续缓解,无移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原发诱导治疗失败的难治AML,使用维奈克拉与去甲基化药物桥接清髓性预处理可作为挽救性allo-HSCT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血液科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BSI)和污染血标本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血培养或导管培养CNS阳性并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56例,分为CNS BSI组(n=66)及血培养污染组(n=90),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诊断、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热峰值、C反应蛋白(CRP)、PCT等有无差异,有差异者用SPSS 21.0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临床诊断、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热峰值(P0.001)、CRP(P=0.002)和PCT(P=0.018)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SI组测得值高于污染组(P0.05),对PCT结果作ROC曲线提示正确诊断指数最大时PCT=0.374μg/L,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0.032(95%CI:0.767~0.893,P0.001),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94.4%。结论 PCT对于鉴别CNS引起的BSI或污染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特异度高于目前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CRP,可帮助临床医师及时正确诊断BSI,减少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体外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后可被诱导进入细胞增殖周期的S期,提高阿糖胞苷(Ara-C)等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毒药物的杀伤敏感性.1995年日本学者Saito等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由低剂量的Ara-C、阿克拉霉素(ACR)、G-CSF组成,称为预激(CAG)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参考国内外侵袭性真菌病诊疗领域多学科专家对米卡芬净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的多项研究和指南推荐,以其作用机制、体外抗菌活性、对生物膜的作用及耐药性、药代动力学为基础,参考其在血液病/血液恶性肿瘤、重症、实体器官移植、呼吸和感染等侵袭性真菌病患者所在临床科室的防治策略和临床应用经验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对其药物经济学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体外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后可被诱导进入细胞增殖周期的S期,提高阿糖胞苷(Ara-C)等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毒药物的杀伤敏感性.1995年日本学者Saito等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由低剂量的Ara-C、阿克拉霉素(ACR)、G-CSF组成,称为预激(CAG)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