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20年3月11日-2021年7月3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密切接触者数据库等资料,对境外输入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时间、地区、人群及时间间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无症状感染者217例,境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辽宁省1~2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6个县区1756人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用ELISA进行乙肝3项指标检测。结果 辽宁省1~2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0.68%,标化阳性率为1.58%;Anti-HBs阳性1035例,阳性率58.94%,标化阳性率为53.41%;Anti-HBc阳性者88例,阳性率为5.01%,标化阳性率为9.60%;男女性3项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调查人群比较,HBsAg阳性率最高为20~24岁组(3.60%),Anti-HBs阳性率最高为1~4岁组(71.51%),Anti-HBc阳性率最高为25~29岁组(18.64%),HBsAg和Anti-HBc阳性率呈现总体趋势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是否有疫苗免疫史的人群HBsAg、Anti-HBs和Anti-HBc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辽宁省HBsAg阳性率下降,疫苗接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辽宁省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且已死亡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HIV)/AIDS发病、死亡等信息并统计分析。结果 自2003年12月-2014年12月底,310例AIDS HAART死亡患者,AIDS相关死亡187例(60.32%),意外死亡和自杀等非AIDS相关死亡123例(39.68%);接受治疗前中位生存时间为3.00(95%CI=2.00~4.00)个月,接受治疗后的前6、6~12、12~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7±3)%、(44±3)%、(36±3)%。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分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明显(P<0.05)。WHO临床分期Ⅲ期或Ⅳ期患者死亡风险是Ⅰ期或Ⅱ期患者1.973倍,基线CD4+T淋巴细胞为50~199、≥200个/μL组患者死亡风险分别是<50个/μL组0.442倍和0.512倍。结论 死亡集中发生于开始治疗后的前6个月,随着时间延长,死亡速度减缓。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低、WHO临床分期Ⅲ期或Ⅳ期是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分析辽宁省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点,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EFIIMS)运转质量和上市后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辽宁省2009~2013年AEFIIMS个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辽宁省2009~2013年报告AEFI5548例。其中一般反应占93.35%,异常反应占4.74%;治愈或好转的病例占93.96%;发生在婴儿的占69.05%;不良反应发生在接种后≤1天的占75.78%。辽宁省2009~2013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为4.49/100万剂~9.14/100万剂。结论辽宁省2009~2013年AEFIIMS运转质量逐年提高。主要为预后较好的一般反应;常发生在1岁儿童;接种后≤1天;为监测重点。各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低于预期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辽宁省境内棕背鼠平体内普马拉病毒(PUUV)的基因特征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辽宁省抚顺和本溪地区棕背鼠平的肺组织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PUUV抗原,RT-PCR方法扩增标本中PUUV S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采集38份棕背鼠平肺组织标本,IFA检测PUUV抗原阳性2份,RT-PCR扩增PUUV S基因阳性4份,测序表明均为PUUV特异性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本次检出的抚顺和本溪病毒株与吉林省的抚松株属于同一亚型,核苷酸同源性为95.2%~96.9%,在进化树上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在亲缘关系上与日本PUUV株较近。结论辽宁省可能存在PUUV的一个新亚型。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了解2010-2013年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梅毒感染状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高校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10-2013年《全
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辽宁省本溪、丹东和辽阳市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辽宁省2010-2013年本溪、丹东和辽阳市青年学生的数据资料,使用
Excel整理资料,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 年每年实际监测样本量分别为2276 人、
2345人、2401人、2411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53%、77.65%、69.18%和80.34%,呈逐年上
升趋势(χ

趋势=33.48,犘<0.05);在8个相关问题中以“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知晓率最低,第一
次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偏低(4年分别为34.19%、45.75%、40.00% 和41.35%),自愿检测HIV 抗
体比例较低(4年分别为1.63%、2.17%、2.62%、3.44%),但呈逐年升高趋势。4年均未检出HIV 抗体
阳性者2010-2013年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3%、0、0、0.17%。结论 青年学生已掌握了一些
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及技能,部分学生有不安全性行为,存在感染HIV
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
关键词:青年学生;艾滋病;知晓率;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5 0408 04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细菌的16S rRNA序列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与分类是目前细菌鉴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复杂疫情的快速筛查与检验[1].但是,现有的16S rRNA扩增引物大多具有种属亲嗜性,在模板浓度较低时难以获得阳性扩增结果,在混合微生物感染等复杂状况时易出现嵌合序列产物或不均等扩增现象,影响其广泛应用.为此,本研究建立一种高效、灵敏、无偏倚地扩增主要细菌性病原体的16SrRNA序列方法,为细菌性病原体导致的重大疫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