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同时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结果 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ESBLs2株(4%)、产AmpC酶20株(40%),1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22%),金属酶筛选出8株(16%)阳性.结论 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AmpC酶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类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s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8例各种类型CHB患者经前列腺素E1等药物治疗前后血清sFas、sFasL的水平,并与30名健康献血者比较.结果 118例各种类型CHB患者的sFa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1、0.01、0.05),且重型肝炎(FH)>CHB重度>CHB中度>CHB轻度(P均<0.01),sFas的升高与总胆红素(TBil)呈显著性正相关(r=0.605,P<0.01);FH和CHB重度的sFas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恢复期各组sFas和sFasL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血清sFas、sFasL的水平与CHB病情密切相关,监测二者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的亚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亚型与其临床状态及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多色荧光分析法,检测了18名健康体检者和10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淋巴细胞CD45R0、CD45RA和CD28的表达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慢性病毒携带、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CD8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明显差别。慢性活动性肝炎组CD3 CD8 /CD45RO 淋巴细胞百分率为(15.7±3.3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其CD3 CD8 /CD45RA 淋巴细胞百分率为(12.3±4.3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组CD3 CD8 CD28 细胞百分率为(23.7±3.3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慢性病毒携带组CD3 CD8 CD28-细胞百分率为(16.3±4.3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高病毒载量与低病毒载量患者的CD3 CD8 /CD45RO 亚型、CD3 CD8 /CD45RA 亚型均无明显差别,CD3 CD8 CD28 亚型和CD3 CD8 CD28-亚型亦无明显差别。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进展与CD8淋巴细胞总量无关;可能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CD3 CD8 CD45RO 亚型、CD3 CD8 CD28 亚型淋巴细胞数升高,诱发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作用的结果。但血清中病毒载量的变化与外周血中CD8淋巴细胞亚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系列诊断病理学图谱及电子书籍具有以下特点:①高度集成性:可以非常容易地集成文字、图像、动画等媒体,必要时也可链接音频、视频等媒体素材。②强大的交互作用:页面(章节)与页面(章节)之间、文字与文字之间、文字与图片之间均可非常容易地实现链接,可以实现人对各种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用鼠标点击即可浏览相关内容。免去了抱着大部头书本按目录、章节、索引等费时费力查找的烦恼。③可控制性: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状瘤病毒23种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慢性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2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及623名健康体检者宫颈分泌物进行了18种高危型HPV基因型和5种低危型HPV基因型的检测,分析其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慢性宫颈炎患者HPV的感染率为33.91%,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的1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宫颈炎患者共检测出20种基因型,分别为HPV6、11、43、44、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高危型HPV感染率相当高,占23种基因型的82.93%,以HPV16最高,其次为HPV58、HPV18、HPV56;低危型感染率为17.07%,以HPV11最高,其次为HPV6;健康体检者高危型HPV的感染率要低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型的分布基本相同;慢性宫颈炎患者HPV重复感染率为25.35%,与健康体检者的23.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高危型二重感染类型为主,而健康体检者以低危型+高危型的二重感染类型为主;慢性宫颈炎患者HPV感染率>50岁组最高,健康体检者HPV感染率以20~30岁组最高。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HPV的感染率较高,以高危HPV基因型为主,加强其HPV感染的筛查、监测与治疗,有助于宫颈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 (CP)感染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48例ACS组、3 8例稳定性冠心病 (SCHD)组和 3 0例对照组血清CP特异性抗体IgG、IgA和slCAM -1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CP的慢性感染率和slCAM— 1水平明显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 (均P <0 0 1 ) ,且血清CP的慢性感染率与sICAM -1显著相关 (r=0 463 ,P <0 0 1 ) 结论 慢性CP感染可能通过上调sICAM -1表达而参与ACS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特异的单抗观察了4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GMP-140和TXB2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缺血性中风组血浆GMP-140和TXB2值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后迅速下降,但至第3周末仍高于正常,梗塞面积越大,血浆GMP-140值越高,重症和死亡恶化患者血浆GMP-140值也明显高于轻症和治愈患者,临床上可作为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各类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18例各种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Fas、sFasL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献血者比较.结果重型肝炎(FH)、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中度和轻度的sFa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1,0.01,0.05),其升高的顺序为FH>CHB重度>CHB中度>CHB轻度(P<0.01,0.05,0.01),sFas与总胆红素(TBil)呈显著性正相关(r=0.605,P<0.01);FH和CHB重度的sFas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结论sFas、sFasL的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轻重有关,监测两者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特点和2002-2010年期间该菌耐药性变迁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该医院从感染病人的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 161株,分离率为4.5%;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3.7%。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较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和复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他类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从2002年以来也处于上升趋势。本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E等抗菌药物都比较敏感。结论该医院2002年以来临床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及其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提示对该菌应加强监测和药敏试验,以便更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出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各种β-内酰胺酶,同时用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检测金属酶。结果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ESBLs2株(4%)、产AmpC酶20株(40%),1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22%),金属酶筛选出8株(16%)阳性。结论本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以AmpC酶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