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纳米脂质体包裹胰岛素经Caco-2细胞转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脂质体包裹胰岛素、壳聚糖包覆脂质体胰岛素对胰岛素透过Caco 2细胞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培养于Transwell上的Caco 2细胞作为通透模型研究胰岛素的通透促进作用;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裂解液中胰岛素的含量;用荧光标记的方法研究药物的通透途径。结果 脂质体,特别是壳聚糖均可以增加胰岛素的通透量。脂质体和壳聚糖可打开细胞间连接,但是生物大分子主要通过跨细胞转运进行。结论 壳聚糖包覆脂质体胰岛素促进胰岛素的跨细胞转运主要通过胞内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2.
108例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均手术成功,对护理满意。无创伤性膝关节炎和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膝、踝关节功能正常。术后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并能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根据Rasmussen评分,108例患者为:优:84例,良:24例,优良率100%。结论通过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头孢拉定致血尿不良反应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寻注射用头孢拉定引发血尿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版中相关规定对4批国产注射用头孢拉定的澄清度和不溶性微粒指标进行了检测,并模拟临床用药特点考察了样品中不溶性微粒的指标。通过建立动物血尿模型,考察了药物剂量和不溶性微粒与血尿的关联性及其原因,并进行了病理学的研究和确证。结果所检测样品质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的相关规定,但不同样品中不溶性微粒指标差异较大,且临床使用中多种因素影响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目。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是导致血尿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病理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药物和较多不溶性微粒会对肾脏产生较强的化学毒性和物理损伤。结论药物剂量过大是导致血尿产生的主要原因,不溶性微粒是导致血尿发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口服胰岛素脂质体吸收的细胞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胰岛素脂质体的口服吸收机制.方法:以Caco-2模型为小肠上皮细胞模型.在不同浓度下进行通透实验,研究动力学机制;用ELISA方法评价小肠黏膜胞内途径吸收药物的能力;用EDTA、维拉帕米处理细胞,研究胞旁途径,以及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结果:脂质体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机制不是简单的被动扩散;药物可以从胞内途径、胞外途径通透;维拉帕米对药物的外排作用不显著;药物作用、通透作用对Caco-2细胞单层完整性的改变是暂时的.结论:脂质体包裹的胰岛素可以通过胞内途径、胞外途径吸收. 相似文献
5.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180例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90例;其中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针-左氧氟沙星片剂序贯治疗.并对两种方案采用药物经济学中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细菌清除率方面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A组的治疗费用却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对于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针-左氧氟沙星片剂序贯疗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HPLC/DAD/MS法同时测定苗药头花蓼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头花蓼中没食子酸、davidiin和槲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A:2.5%醋酸水溶液,B:水-四氢呋喃-甲醇(40:10: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梯度条件如下:0min,80:20;15min,10:90;20min,10:90;25min,80:20;30min,80:20。流速为0.6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70nm。离子源APCI,扫描模式负离子。结果:没食子酸、davidiin和槲皮苷的线性范围(n=6)分别为0.017~2.28μg(r=0.9999),0.05~2.50μg(r=0.9999),0.16~5.1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0%,99.6%,98.5%。提取方法为80%乙醇冷浸12h后超声30min。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为评价不同产地的头花蓼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血管介入疗法治疗冠心病,已成为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治疗手段,但其并发症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998~2002年,我院对53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支架术的患者施以必要的护理对策,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热射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热射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例重症热射病合并MOF,及时应用CVVH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重症热射病合并MOF行血液净化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通过早期积极采取CVVH联合综合治疗措施,快速降低患者体温,防止因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例患者未遗留脏器功能障碍,治愈出院.另2例患者因严重MOF伴重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结论 CVVH可用于重症热射病合并MOF治疗,其可早期快速降低机体体温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且对代谢产物和炎症因子的清除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77例注射用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不良反应/事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孢拉定特别是注射用头孢拉定致患儿血尿的临床特点及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头孢拉定"、"血尿"、"不良反应"、"儿童"等为检索词,检索1994~2007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收集到177例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不良反应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检索到头孢拉定致儿童血尿177例,患儿均无血尿及肾脏病史,出现不良反应停用头孢拉定及对症处理后,血尿很快消失,故均诊断为"药物性血尿"。3岁以下患儿血尿发生率最高,静脉给药产生血尿的可能性更大,且用药浓度、剂量、滴注速度等因素也与血尿的产生有关。结论儿科临床用此药时应严格按适应证及说明书用法、用量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