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67篇
  免费   1492篇
  国内免费   905篇
耳鼻咽喉   172篇
儿科学   429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1311篇
口腔科学   359篇
临床医学   4512篇
内科学   2192篇
皮肤病学   186篇
神经病学   584篇
特种医学   1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298篇
综合类   8861篇
预防医学   3434篇
眼科学   373篇
药学   3336篇
  31篇
中国医学   3095篇
肿瘤学   98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666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512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1616篇
  2013年   1277篇
  2012年   1403篇
  2011年   1563篇
  2010年   1566篇
  2009年   1570篇
  2008年   1532篇
  2007年   1548篇
  2006年   1494篇
  2005年   1527篇
  2004年   1440篇
  2003年   1322篇
  2002年   1009篇
  2001年   1024篇
  2000年   960篇
  1999年   989篇
  1998年   900篇
  1997年   905篇
  1996年   821篇
  1995年   728篇
  1994年   623篇
  1993年   484篇
  1992年   416篇
  1991年   429篇
  1990年   342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132篇
  1985年   121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114篇
  1982年   90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7篇
  1963年   14篇
  1960年   10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细叶亚菊的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TLC)对细叶亚菊进行定性分析;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方法对细叶亚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进行含量检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叶亚菊中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结果 确定了细叶亚菊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TLC鉴别显示,供试品(细叶亚菊药材)与对照品(绿原酸、异绿原酸A)在相应位置上均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13批细叶亚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含量分别为8.55%-13.07%、6.81%-12.68%、1.11%-3.53%、8.41%-11.64%;绿原酸、异绿原酸A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72%-0.440%、0.283%-1.324%(n=3)。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可为细叶亚菊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暂规定细叶亚菊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8.0%,绿原酸不得少于0.2%,异绿原酸A不得少于0.6%。  相似文献   
2.
3.
4.
5.
6.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方法 以2021年1—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接诊的精神疾病门诊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时间段内在相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要求与病例组家庭人口数大致相当、性别相同、年龄±0.5岁、婚姻状态相同且无无精神疾病病史或严重躯体疾病,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均为785名。病例年龄18~71岁,以60~71岁所占比例最高,占42.17%,居住地以城市为主,占79.11%。婚姻状态以未婚所占比例最高,56.3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居住地、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之中的沟通(β'=-0.103)、角色(β'=-0.032)、情感反应(β'=-0.111)、家庭教养中的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β'=-0.203)、母亲偏爱被试(β'=0.081)、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β'=-0.237)、父亲过分干涉(β'=0.181)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精神卫生工作者可从家庭功能和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着手,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肿瘤突变负荷(TMB)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MIBC测序数据,结合临床数据分析TMB在MIBC中的临床意义,从TMB分组中识别出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进行预后分析;另外采用非负矩阵分解CIBERSORT算法确定免疫细胞与TMB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375例MIBC患者样品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C > T是最常见的错义突变;TP53、TTN、KMT2D、MUC16、ARID1A基因的突变率较高;与低TMB组MIBC患者相比,高TMB组的患者预后较好(P < 0.01);以KIR2DL4、IL1RL1、SSTR5构建的COX回归模型中低风险组MIBC患者较高风险组预后更佳,曲线下面积(ROC)为0.71;与正常膀胱组织相比,高TMB组的CD8+ T细胞、活化的CD4+ 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表达较高,而在低TMB组中记忆B细胞及未活化的肥大细胞表达比例较高(P < 0.05)。结论:TMB较高的MIBC患者可能在免疫治疗中获得较好的预后,TMB具有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应用价值;还发现了不同组分的免疫细胞在TMB分组的MIBC肿瘤微环境中存在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了疼痛护理干预对上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疼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和疼痛程度明显要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颈部间隙感染病例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和不同菌种的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颈颌面外科头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90例头颈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4.7%,混合感染率为39.8%。最常见的菌属依次为:链球菌属(占56.1%)、葡萄球菌属(11.7%)、克雷伯杆菌属(6.1%)、埃希菌属(6.1%)。头颈间隙感染的病原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耐药性高,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有较好的敏感性。在不同菌种易感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克雷伯菌属细菌是有伴随疾病的非牙源性感染患者的高危易感菌。结论有伴随疾病的非牙源性颈部间隙感染的患者应该高度怀疑克雷伯杆菌属的感染;在头颈间隙感染患者的初治中建议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等高级别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