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科近几年来对29例循环骤停患者急救复苏病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9例循环骤停患者男性10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的为新生儿其中30岁以下15例,复苏成功5例,成功率为33%,新生儿4例,复苏成功2例,成功率50%,60岁以上7例复苏成功2例,成功率为28%。在手术室内复苏14例,成功7例。成功率50%在病房和门诊复苏15例成功1例,成功率6%。骤停前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如  相似文献   
3.
DPC4基因在胰腺癌中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DPC4(deleted in pancreatic cancer locus4)基因在胰腺癌中的改变。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技术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胰腺癌细胞系P1、P2、P3、P4、P7、11例新鲜冷冻胰腺癌组织中DPC4基因第1、2、3、4、8、11外显子的缺失和突变。结果 5株人胰腺癌细胞系中,3株(P1、P2、P3)存在DPC4基因突变,DPC4基因改变率为3/5。11例新鲜冷冻胰腺癌细胞中,3例有DPC4基因的纯合性缺失,2例有基因突变,DPC4基因改变率为5/11(45.5%)。结论DPC4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其改变在胰腺癌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 ,涉及到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自 1986年首次分离Rb后 ,已发现 10余个抑癌基因 ,它们以缺失、突变等方式在人类肿瘤的形成中发挥作用。 1996年初Kern报道了DPC4(deletedinpancreaticcancerlocus 4)—一种新的抑癌基因 ,现将该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DPC4基因的发现和结构  人类胰腺癌的遗传学改变包括Ki ras突变、p5 3突变和p16突变或纯合性缺失 ,等位基因型研究显示 90 %的胰腺癌在 18q上有杂合性缺失 (LOH)。事实上 …  相似文献   
5.
TGF-β超家族信号从细胞膜传入细胞核,与基因表达偶联依赖Smads家族蛋白的调节,Smads蛋白是TGF-β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步骤,分为受体调节、共用介质和抑制性Smads,有独特的结构和特性,对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7岁。分娩后11天,出现颜面浮肿,心悸,少尿。全身性浮肿,心悸气短加重,咳血,以慢性肾炎、肾性高血压入院。查体:kT36℃,P125/分,BP22/14kpa,肝颈静脉回流(阳性)。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向左扩大(锁骨中线外1cm),心前区舒张期奔马律,P_2亢进。肝大,肋下2cm质软。贫血Hb较低。双下肢高度浮肿。诊断及治疗: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充血性心衰  相似文献   
7.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治疗组和诺和锐30对照组,疗程12周,12周结束后比较两组FPG、2hPG、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低血糖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他克莫司与地塞米松治疗碱烧伤所致大鼠非特异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研究。24只SD大鼠,体质量180~ 2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行单眼碱烧伤造模,造模后排除2只。将18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A、B、C碱烧伤组,每组6只,A组使用PBS缓冲液作为阳性对照组(20 µl/次,3次/d),B组使用地塞米松滴眼液作为平行对照组,C组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作为治疗组(20 µl/次,3次/d),D组4只为空白对照组。于碱烧伤后不同时间(1、3、5、7、10、14 d)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动态观察角膜基质混浊程度、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前房积血和角膜溃疡发生例数并记录,并取角膜组织(7、14 d各一只)进行HE染色观察角膜炎症细胞浸润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U检验对相应时间点多组或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4天C组角膜基质较B组清晰(U=2.00,P<0.05)。B组、C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第7、10、14天均明显较A组小(U=5.00、2.00,P<0.05;U=0.00、0.00,P<0.05;U=0.00、0.00,P<0.05),且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上皮缺损面积第10、14天明显较B组小(U=0.00、0.00,P<0.05;U=0.00、0.00,P<0.05)。全程C组前房积血发生例数最少,无角膜溃疡,B组前房积血例数与A组相当且角膜溃疡最严重。第7、14天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A组角膜基质炎症细胞浸润和VEGF阳性细胞数目最多,B组、C组均较A组少(炎症细胞:U=2.00、0.00,P<0.05;U=0.00、0.00,P<0.05。VEGF阳性细胞:U=0.00、0.00,P<0.05;U=0.00、0.00,P<0.05)。第7、14天C组较B组角膜基质炎症细胞数目少(U=0.00、0.00,P<0.05),VEGF阳性细胞第7天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C组较B组少(U=3.00,P<0.05)。结论他克莫司对碱烧伤所致大鼠非特异性角膜炎有效,且安全性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输卵管炎发病率较低,但临床误诊率高。我院从1969年11月至1990年4月经手术证实本病患者3例,术前均误诊为异位妊娠。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索联合瑞格列耐组28例,诺和锐30组28例,治疗12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观察两组间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FBG、2hPG、HbA,C、Homa-13(2小时)和Homa—IR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的血糖波动、体重增加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用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血糖波动、体重增加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