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所致的玻璃体积血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以大量玻璃体积血收住我科治疗,术后经吲哚菁绿眼底造影确诊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者21例(21只眼),观察术后的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者15只眼(71.4%)。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视力≥0.05的患者所占比例有明显增高(9.5%到38.1%),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2,P〈090.05)。21只眼中有9只眼硅油填充,4只眼C3F8填充,8只眼无填充物。前房积血及其引起的高眼压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所致的玻璃体积血效果肯定,可以使大部分患者视力提高,并且为下一步的联合治疗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功能变化及脱盲率。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PDR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300例患者384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256例患者332只眼符合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盲目标准。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了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治疗后随访3~20个月。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及脱盲率。结果 384只患眼中,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提高者271只眼,占70.6% 。Ⅳ~V期及Ⅵ期患眼视力改善率分别为85.5%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8,P<0.05);其中Ⅵ期早、中晚期治疗组手术后视力>0.05患眼所占比例分别为82.8%和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5)。332只盲眼中,手术后脱盲201只眼,占60.5%;未脱盲131只眼,占39.5%。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能有效改善PDR患者视力,使部分糖尿病性盲目患者脱盲。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表面麻醉下,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220例,在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将术中疼痛分为5级,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分析手术效果.结果除对术毕球结膜下注射感到疼痛外,患者均能耐受并配合完成手术.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能提高手术速度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二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的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无足够囊膜支撑无晶状体眼患者117例117眼,1997-03/2002-12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组1植入柔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2植入单片式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所有患者均随访1a以上,在每次随访中,进行视力和眼压检查;对术后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在0.5以上者中组2优于组1,但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在0.5以上者两组无差异;组1(16/56)并发症发生多于组2(8/61);与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相比,人工晶状体植入2wk后组1(5.0%)的内皮损失多于组2(2.5%),但术后1a随访两组角膜内皮损失无差异。 结论:相比于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会有较好的结果和较少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方法 经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直接或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DR患者304例53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非增生期(NPDR)组92只眼,平均视力0.52±0.32;增生前期(PPDR)组108只眼,平均视力0.49±0.23;早期增生期(早期PDR)组196只眼,平均视力0.20±0.31;高危增生期(高危PDR)组138只眼.平均视力0.17±0.22.参照ETDRS的规定,采用氩激光对NPDR期行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PDR期和早期PDR期行标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高危PDR期行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每隔3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检查设备和方法复查视力、眼底、FFA.新生血管未消退和无灌注区残留补充激光光凝.随访观察10~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6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以视力提高≥2行为视力提高.视力变化2行以内为视力稳定,视力下降≥2行为视力下降,视力稳定或提高判定为有效.原有视网膜水肿消退,出血渗出吸收,微动脉瘤消失或减少;原有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或部分减退,无灌注区消失或缩小,无新的新生血管或无灌注区出现判定为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结果 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激光光凝治疗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55士0.28、0.47±0.33、0.16±O.33.视力有效率分别为79.3%、76.9%、74.5%,三组间视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0.811,0.209;P>0.05);高危PDR组平均视力为0.13±0.21,视力有效率为63.0%,与NPDR组、PPDR组、早期PDR期组视力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2,4.783,4.502;P<0.05).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有效率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分别为89.1%、85.2%、82.7%.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4,2.030,0.325;P>0.05);高危PDR组治疗有效率为55.1%,与NPDR组、PPDR组、早期PDR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12,23.999,28.746;P<0.05).结论 不同分期的DR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预后不同,早期、及时而有效的激光光凝治疗是稳定病变,降低致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在表面麻醉下 ,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 2 2 0例 ,在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将术中疼痛分为 5级 ,通过问卷调查 ,评价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和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除对术毕球结膜下注射感到疼痛外 ,患者均能耐受并配合完成手术。结论 :表面麻醉下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能提高手术速度及质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16岁。因双眼抗青光眼术后 8年 ,胀痛 2 0d ,于 1999年 8月 5日入院治疗。 8年前患儿在我院诊断为青少年性青光眼 ,在直视下行双眼小梁切除术。眼科检查见视力右眼 0、左眼 5 0 ,右眼球结膜混合充血 ,上方 1/2角膜透明 ,下方 1/2角膜水肿混浊 ,增厚达 5 /4相应部位正常角膜厚度。裂隙灯窄光带下示下方角膜内皮面膜状物贴附 ,色灰白 ,角膜内皮层后可见一较强反光条带 ,其上方边缘微翘 ,相应下方虹膜模糊看不清 ,上方虹膜可见楔形咬切口 ,巩膜区滤过泡钙化。房角镜示房角开放 ,测眼压右 4 96kPa ,左 3 44kPa。右眼行鼻侧角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济南市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对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济南市多家医院的25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查、眼部检查等,并按照国际最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56.4%,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10.8%.多因素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为高血脂、肾损害、高血压、高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病程.结论 济南市住院糖尿病人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糖尿病病程较长、已出现早期肾损害的患者的随访和治疗,除控制好血糖外,还应重视对其血脂、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对PDR不同分期以及联合不同填充物的视力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探讨其预后的差别.方法 对因PDR行玻璃体手术的病例300例(384只眼)进行随访,根据玻璃体切割术后不同填充物分为硅油填充组、全氟丙烷填充组和平衡盐水组三组,比较各组间的视力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术后视力:在观察的384只眼中,随访时视力较术前提高者有271只眼(70.6%);其中保留BSS灌注液患者中有78只眼(84.8%),填充气体患者有58眼(70.7%),填充硅油患者135只眼(64.3%)视力提高.经x2检验,各组间视力提高比例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术后并发症: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以填充BSS组最高(23.9%),与硅油填充组(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并发性白内障以硅油填充组(26.4%)最高,与填充BS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以硅油填充组最高,与填充BS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填充物各组间虹膜红变发生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结论 (1)玻璃体切割联合不同填充物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及时有效的玻璃体手术是挽救严重PDR患者有用视功能的关键.(2)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和青光眼是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主要的并发症.硅油填充组的玻璃体出血发生率少于其他组,但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较其他组高;(3)尽管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硅油填充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但硅油有屏障、限制出血扩散和视网膜复位的作用,为进一步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创造了条件,巩固了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手术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整合连接激酶(ILK)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系)中,用LY294002抑制ILK活性或siRNA转染敲减ILK表达后,检测ILK对VEGF诱导的细胞黏附、增生、迁移及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的作用;并在动物模型水平观察LY294002抑制ILK活性后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正常对照组、VEGF处理组、LY294002抑制组、siRNA转染组细胞黏附实验结果分别为(0.0726±0.01961)、(0.1137±0.02631)、(0.0837±0.01503)、(0.0853±0.02454),VEGF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211,P<0.01);LY294002抑制组以及siRNA转染组与VEGF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74 和2.91,P<0.01)。正常对照组、VEGF处理组、LY294002抑制组细胞增生实验结果分别为(0.4162±0.1392)、(0.6412±0.2420)、(0.4476±0.1834),VEGF处理组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8,P<0.05);LY294002抑制组与VEGF处理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244,P<0.05)。正常对照组、VEGF处理组、LY294002抑制组细胞迁移实验结果分别为(83.66±30.283)、(248±74.748)、(138.5±38.167),VEGF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6,P<0.01);LY294002抑制组与VEGF处理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2,P<0.01)。血管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实验显示,ILK活性或表达受到抑制后无明显管状结构形成。动物实验显示腹膜下注射LY294002使视网膜后极部无灌注区面积从(62798±16995.62)μm2增加至(84722.65±10435.01) μ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6,P<0.01)。 结论 应用LY294002抑制ILK活性或siRNA转染敲减ILK表达使细胞黏附率、细胞增生率及细胞迁移率均显著下降。ILK通过参与调控VEGF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增生、迁移及内皮细胞管状结构形成过程而对VEGF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