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03/2013-02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3例124眼随机分为两组,42例59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SICS组),51例65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手术源性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后1d; 1wk两组患者视力≥0.5分别为SICS组38眼(64.4%),41眼(69.5%),Phaco组29眼(44.6%),32眼(49.2%),SICS组的视力优于Phaco组(χ2=4.877,5.243,P<0.05)。术后1,3mo两组视力≥0.5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0.085,P>0.05)。平均角膜散光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组内比较不同时间有统计学意义(F=25.624,P<0.05),且有随时间降低的趋势;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986,P>0.05),两组患眼术后1wk平均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6,2.427,P<0.05)。术后1wk; 1mo Phaco组手术源性散光SIA均低于SICS组(t=-4.628,2.770,P<0.05),术后3mo两组SI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4,P>0.05), 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的SIA均有统计学意义(F=26.37,P<0.05,F=14.29,P<0.05)。两组患者术中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前房色素膜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术后效果相近,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方案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非唯一最佳手术方案,在缺少超乳设备的边远地区,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同样可以达到与超乳手术接近的术后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
神经递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随着对DR神经病变的深入研究,发现神经递质在DR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对视网膜神经递质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DR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初学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取197例已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0.3者院术后第1天131眼(66.50%),术后1周162眼(82.23%),术后1个月185眼(93.91%),术后3个月182眼(92.39%)。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后囊膜破裂4眼(2.03%),角膜内皮水肿31眼(15.74%)等。结论初学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的经验、技术熟练程度密切相关,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的变化情况、手术疗效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4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并对其手术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4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1周发现正位122人,正位率85.92%,术后1年随访正位110人,正位率77.46%。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与手术设计、患者年龄、屈光状态、斜视的类型、斜视病程、双眼视功能等诸多因素有关。应尽早手术矫正眼位,才能有利于患者建立和恢复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杨文艳  康艳伟 《重庆医学》2012,41(36):3900-3902
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眼科,在眼科临床疾病的诊断与实验研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改进及ICG的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ICG以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可与蛋白结合、对光敏感、吸收峰与传统半导体激光波长相近、皮肤光毒性低、组织靶向性高、生物分布和清除迅速、使用操作简单等特点,在眼科的应用得到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飞秒激光FS200在不同模式下切割猫角膜基质板层界面的光滑度.方法:新鲜的猫眼球2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A、B、C、D组),分别在不同的模式下进行飞秒激光角膜基质板层切割:A组为常规切割组:负压吸引环吸引、角膜完全压平,压平直径约为13 mm;B组不使用负压吸引环、角膜完全压平,压平直径约13 mm;C组负压吸引环吸引、角膜压平直径约为8 mm;D组不使用负压吸引环、角膜压平直径约为8 mm.采用5分制的评分标准,对切割后的猫角膜基质界面的电子显微镜扫描照片进行评分,以评估切割后的角膜基质界面的光滑度.结果:裂隙灯显微镜图片显示出四组角膜基质界面光滑度的结果,D组最光滑,A组最粗糙.30倍扫描电镜照片的评分结果显示D组光滑度明显优于A组(P=0.007),D组光滑度明显优于B组(P=0.007),D组光滑度明显优于C组(P=0.016).100倍电镜照片评分结果显示D组光滑度明显优于A组(P=0.01),D组光滑度明显优于B组(P=0.016).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负压环吸引且压平面积小的模式-对角膜组织的压缩变形较小的切割状态下,飞秒激光辅助的猫角膜基质后板层切割界面的光滑度可得以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吲哚青绿晶状体前囊膜染色在连续环形撕囊中的有效性及其对术后角膜切口愈合的安全性。方法125例(125只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吲哚青绿染色组)61只眼,对照组(空白组)64只眼。观察组采用吲哚青绿溶液前囊膜染色,对照组采用平衡盐灌注液作对比。结果观察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96.72%,对照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68.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3d,7d,1月,3月2组患者中连续环形撕囊成功者切口的透明角膜隧道的混浊程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青绿晶状体前囊膜染色能提高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也不影响角膜切口的初期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