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寻找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臀肌挛缩症(GMC)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体征及病理变化,将GMC分为A、B、C三型后,采用特制叶氏剥离刀对20例40侧各型GMC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然后按同一疗效评价标准与大转子后小切口治疗GMC的效果相比较。结果:GMC微创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9分,3周评分为10分,患者4天-6天即可恢复出院;GMC大转子后小切口治疗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6.2分,3周评分为9.6分,患者12天-14天拆线出院。结论:GMC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效果好、操作安全可靠、易掌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经股动脉皮下植入化疗药盒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经股动脉皮下植入化疗药盒对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经股动脉皮下植入5116化疗药盒,经动脉进行序贯化疗。治疗病例包括肝癌、肺癌肝转移、宫颈癌和膀胱癌。结果:治疗效果显示近期疗效良好,没有发生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或药物的特殊毒副作用,70%的病人经治疗后生存期延长。结论:经动脉植入化疗药盒既可以发挥动脉给要提高肿瘤区药物浓度的优点,又避免了多次动脉穿刺,而且可以使用序贯化疗方案,充分发挥药物的效能,提高了化疗指数。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为肿瘤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时术前准备,手术入路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60岁以上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①72例经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其中61例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带牵引,11例术前采用骨牵引,术中复位均较容易;术后优良者占93.1%,很好者占4.2%,好者占2.7%,十年内无后脱位和修正者.②15例经髋关节后侧入路手术.其中12例术前采用骨牵引,术中复位较容易;术后优良者占80%,好者占13.3%,尚可占6.7%;术后后脱位者2例,十年内修正者2例;另3例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术中难复位2例,稍难复位1例;五年内无后脱位者,2例进行修正术.结论60岁以上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入路较理想,术前采用下肢皮牵引带牵引即可,不需骨牵引;股骨距(即股骨颈内侧皮质)残留长度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HBVDNA)水平及术后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的701例HBV相关性HCC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64.5个月后,肿瘤复发450例(64.2%),死亡217例(35.3%)。单因素分析发现HBeAg阳性、AST>37U/L、HBVDNA≥2000U/m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61U/L、碱性磷酸酶(AKP)>129U/L、PT>13s、甲胎蛋白(AFP)>20滋g/L、肿瘤个数≥2、肿瘤直径较大、肿瘤切距<1cm、肿瘤无包膜、门静脉癌栓、微血管癌栓、肝硬化、肿瘤pTNM分期越高,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较大。多因素分析发现HBeAg阳性、γ-GT>61U/L、PT>13s、肿瘤个数≥2、肿瘤直径较大、门静脉癌栓及肿瘤切距<1cm均为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HBVDNA≥2000U/ml的患者,抗病毒组患者复发率低于未抗病毒组患者(P<0.01)。结论HBVDNA水平较高与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高风险相关,抗病毒治疗能减少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IL-8、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芍药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1(1.283±0.382)ng/mL、IL-8(0.946±0.318)ng/mL、TNF-α(32.015±1.902)pg/L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1(0.316±0.174)ng/mL、IL-8(0.294±0.068)ng/mL、TNF-α表达(11.372±1.937)pg/L,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存在血清炎症因子异常。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体表病灶切除后常选用自体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效果佳,但供区往往瘢痕明显。为探讨一种减少供皮区损伤的途径,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们利用网状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头皮复合移植修复此类皮肤缺损18例患者共20例次,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茵莲汤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通过踝肱指数(ABI)筛查存在下肢血管病变、Wagner分级1-4级患者共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茵莲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提高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莲汤联合长球囊及支架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可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提高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T管引流术后早期拔管的方法和可行性分析。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60例胆总管探查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采用胆总管探查常规T管固定手术治疗;B组(30例)采用胆总管探查肝圆韧带内走行T管联合带蒂大网膜包绕T管手术治疗,B组术后第6、9、12天行腹部超声/CT检查了解窦道形成情况指导拔除T管。应用SPSS17.0对以上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T管胆汁引流总量、术后T管拔除时间等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术后胆漏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腹部超声/CT检查检测示:术后1周T管窦道壁的平均厚度为4~5 mm,且T管窦道基本形成,随着时间的增加窦道更加完整和清晰。B组30例患者中术后8 d拔管14例(46.7%),10 d拔管15例(50.0%),12 d拔管1例(3.3%),拔管后均未出现胆漏。B组术后T管胆汁引流总量和术后T管拔除时间分别为(2 105±460)ml和(10.0±2.0)d,明显少于A组的(3 742±660)ml和(17.0±3.0)d,(P=0.007);B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1.3±2.1)d和(19 145.8±1 035.4)元,明显少于A组的(18.5±2.5)d和(28 180.2±2 548.9)元,(P=0.006);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肝圆韧带内走行T管联合带蒂大网膜包绕T管的方法,不仅可以早期拔除T管,有效减少胆汁的流失和胆漏的发生,而且减少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甲泼尼龙后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颈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行康复治疗的病人 1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68 例和对照组 63例。2组病人均接受普通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普通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蛛网膜下腔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治疗前后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对2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ASIA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8周,2组ASI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泼尼龙鞘内注射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