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思茅市城乡儿童蛲虫卵检查及治疗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城乡儿童蛲虫卵感染检查的对比分析及预防和疗效观察.方法 应用软透明纸肛门试纸检查法对595名思茅市城市儿童和678名乡村儿童给予治疗.结果 乡村儿童的蛲虫感染率高于城镇儿童的感染率,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蛲虫软膏治疗蛲虫卵感染疗效显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整体水平研究促炎细胞因子IL-17 在巨细胞病毒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MCMV 全身播散性感染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MCMV 感染对照组、IL-17 阻断组和同型抗体对照组。在实验第7 天处死小鼠,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肝脏组织中IL-17 蛋白表达水平,病理评估各组肝组织损伤程度;罗氏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ALT 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 法检测血清中IL-17 水平; RT-PCR 检测肝脏组织内IL-17R、IFN-酌和IL-10 mRNA 的表达。结果:与MCMV 感染对照组及同型抗体对照组相比较,IL-17 抗体阻断肝脏组织IL-17 表达明显下降(P<0.05),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LT 水平显著降低[ (146±15)vs (102±11)vs (37±12),P<0.05];血清中IL-17 水平降低[(719.76±6.06)vs (722.1±4.62) vs(707.53±8.58),P<0.05];IFN-γ[ (0.56±0.06)vs (0.55±0.13)vs (0.96±0.2),P<0.05] 与IL-10 mRNA[ (0.55±0.073)vs(0.51±0.07)vs(0.903±0.18),P<0.05]的表达明显增加,而IL-17R mRNA 表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0.81±0.16)vs(0.89±0.38)vs (0.870.23),P>0.05]。结论:促炎因子IL-17 高表达参与了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免疫损伤过程,阻断IL-17 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5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ACL-9000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206例肺癌患者和16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D-二聚体(D-D)水平,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206例肺癌患者中35例(17%)血小板升高,PT延长8例(4%),APTT延长37例(18%),Fib升高115例(56%),D-D升高128例(62%)。血浆的D-D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肺癌Ⅳ期的D-D值显著性高于Ⅰ~Ⅲ期D-D值(P<0.01)。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凝血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5项凝血指标PLT、PT、APTT、Fib和D-D在肺癌患者均增高,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血浆D-D水平与疾病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蜈蚣龙蛇汤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蜈蚣龙蛇汤联合甲氨蝶呤与青霉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甲氨蝶呤联合青霉胺治疗结果做比较。 方法:①选择1996—10/2002—03湘雅医院和湖南中医学院附属衡阳医院内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27-60岁),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26~58岁)。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且对治疗方案和检测指标知情同意。②两组均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青霉胺,甲氨蝶呤每周10mg,一次口服,青霉胺口服250mg/次,2次/d。治疗组除此外,还接受蜈蚣龙蛇汤方药的治疗,该方药组成:蜈蚣1条(去头足,约1g),地龙10g,白花蛇1条(约1g。研末兑服),制川乌3g(先煎),制草乌3g(先煎),血竭3g(研末兑服),制天南星5g(先煎)。土鳖虫5g,大伸筋10g,威灵仙10g,乳香10g,没药10g,续断10g。白芷10g,透骨草10g,当归20g,川芎20g,甘草20g(由湘雅医院和湖南中医学院附属衡阳医院中药房提供),文火煎,分2次服,1剂/d。两组均以12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标准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双手握力。20m步行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于治疗前后采用Western法测血沉;采用乳胶凝集法测类风湿因子;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C反应蛋白,血清补体C3。两组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和67%(P〈0.01)。②临床症状、体征: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指数、20m步行时间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双手握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0.05)。③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只有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明显降低(P〈0.05~0.01)。 结论:蜈蚣龙蛇汤联合甲氨蝶呤与青霉胺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效果优于单纯甲氨蝶呤与青霉胺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对胃溃疡复发有较好疗效的健胃愈疡颗粒对溃疡黏膜乳腺癌相关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7在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SD大鼠110只,雌雄各半,随机抽签法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雷尼替丁组、健胃愈疡组,各20只;模型组30只。以Okabe改良法复制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假手术组仅以生理盐水代替乙酸注入玻管内。造模后24h,雷尼替丁组、健胃愈疡组大鼠分别灌服盐酸雷尼替丁和健胃愈疡颗粒(药物组成为:柴胡、党参、白芍、延胡索、白芨、珍珠层粉、青黛、甘草,湖南湘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液10mL/kg,分别相当于2.70,1.62g/kg,1次/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10mL/kg。10d后各组中随机取出10只大鼠剖腹取胃(处死前大鼠禁食24h),90d时将模型组20只大鼠再分为模型复发组和模型非复发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非复发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白细胞介素1,1μg/kg;在注射48h,大鼠禁食24h后,剖腹取胃。观察其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溃疡指数和胃黏膜血流的影响,并用RT-PCR观察乳癌相关肽乳癌相关肽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动物11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10,92d胃黏膜血流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健胃愈疡组同期胃黏膜血流均高于模型组(P<0.01)。②健胃愈疡组和雷尼替丁组10d溃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模型复发组、健胃愈疡组和雷尼替丁组92d溃疡指数均高于模型组(P<0.01);健胃愈疡组10,92d溃疡指数及复发率均低于雷尼替丁组(P<0.05,P<0.01)。③模型组10,92d氨基己糖和磷脂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健胃愈疡组10,92d氨基己糖和磷脂含量均高于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P<0.01)。溃疡指数与氨基已糖、磷脂含量呈负相关(r=-0.957,-0.960,P<0.01)。④健胃愈疡组和雷尼替丁组10d乳癌相关肽mRNA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提高,血小板活化因子mRNA的表达下调(P<0.01),健胃愈疡组两指标表达变化较雷尼替丁组显著(P<0.01);模型复发组、健胃愈疡组和雷尼替丁组92d乳癌相关肽mRNA、血小板活化因子mRNA的表达同组10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乳癌相关肽mRNA、血小板活化因子mRNA的表达同组10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胃愈疡颗粒可提高乳癌相关肽mRNA及下调血小板活化因子mRNA的表达,影响胃黏膜氨基己糖及磷脂含量,可能是其促进溃疡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确定合适的阳性界值(cut-off)及对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87例IA高危患者的血清曲霉GM抗原,比较cut-off 1.5、cut-off 1.0、cut-off 0.5时GM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cut-off 1.5时,ELI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50%、96%、91%和71%;cut-off 1.0时分别为65%、92%、87%和77%;cut-off 0.5时分别为75%、88%、83%和81%。结论: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ELISA检测可用于临床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以0.5为折点对早期诊断很有意义,有利于高危患者曲霉感染病死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和老年非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的脂多糖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38例住院老年患者的标本进行革兰阴性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分为阳性观察组127例,阴性对照组111例,采用动态比浊方法,分别对阳性观察组和阴性对照组的脂多糖水平进行检测比较。结果阳性观察组脂多糖结果为(44.54±20.27)pg/ml;阴性对照组脂多糖结果为(7.60±1.9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杆菌培养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最高;阳性观察组中呼吸内科和ICU检出革兰阴性菌最高。结论脂多糖升高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密切有关,测定老年患者脂多糖水平,有利于临床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0.
黄媛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2):144-144
患者女,58岁,自述2005年8月份发现右上腭肿块,伴有轻微疼痛,当时未引起足够重视,仅在我院门诊按炎症肿块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自感症状减轻。后因肿块继续肿大,进食不适,而入院治疗。查体:右上腭肿块面积4×3cm,肿块不规则,质硬,表面轻度溃烂,伴少许渗血。患者发育正常,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无牙龈出血及鼻衄,扁桃体不肿大,胸廓无畸形,心肺部未检出异常,肝脾未及,体重无减轻。既往体健,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WBC:6.9×109/L,N0.65,L0.27,M0.08,HB:140G/L,PLT:200×109/L。肝、肾功能正常,骨髓像大致正常。患者稍好转后出院。2006年1月患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