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和分析近年来辖区内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及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3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分析学生的健康状况,使用SAS 9.2统计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辖区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合格率为58.75%,营养不良率为5.77%,肥胖率为9.97%,视力不良、沙眼和龋齿检出率分别为39.47%、2.77%和46.54%,低血红蛋白血症检出率为2.14%,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1.81%.其中公立学校学生肥胖率、近视不良率均高于民办学校(P<0.05);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近视不良率均低于中学生(P<0.05);男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高于女生(P<0.05),视力不良率和龋齿率则是女生高于男生(P<0.05).结论 辖区内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学生营养不良、低血红蛋白、沙眼及肝功能异常检出率有所下降,但与此同时,学生肥胖率、视力不良率和龋齿患病率继续上升.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和分析2015年辖区内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为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深圳市某街道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对学生视力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辖区共有22所中小学校,2015年共有50 592人参加视力检测,学生总的视力不良率为42.28%,其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为35.03%,远低于初、高中学生的68.96%、75.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的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立学校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民办学校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小学至初、高中,视力不良程度的构成发生转变,由轻度逐渐向重度发展.结论 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应及早发现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并加强学生视力不良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饮水氟染毒对大鼠肝、肾细胞周期阻滞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方法 将60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低(10 mg/L)、中(50 mg/L)、高浓度(100 mg/L)氟化钠染毒组,每组15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20 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肾细胞周期分布,并计算DNA相对含量(DNARC)及增殖指数(PI).结果 与相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染毒90 d高浓度氟化钠染毒组大鼠肝细胞S期细胞构成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高浓度氟化钠染毒组大鼠肝细胞DNARC和PI值成时间依赖性升高(均P<0.05).各浓度氟化钠染毒组肾细胞周期及各时相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中,肾细胞DNARC和PI值在染毒60 d时随氟化钠染毒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均P<0.05),在染毒90 d时随氟化钠染毒剂量的升高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P>0.05),在染毒120d时随氟化钠染毒剂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均P<0.05);且高浓度氟化钠染毒组肾细胞DNARC和P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量氟可抑制大鼠肝细胞增殖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氟阻滞肝细胞S期进程有关;氟通过干扰肾脏细胞G1/S和G2/M周期进程而诱发肾细胞增殖失控,这可能是氟中毒肾损伤病理变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辖区内文化娱乐场所卫生状况,为加强文化娱乐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辖区内文化娱乐场所的卫生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共检测公共用品用具4 686份,合格率为92.1%;空气监测335份,合格率为86.6%。不同场所间公共用品用具和空气卫生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辖区内文化娱乐场所卫生质量呈逐年提高趋势,但仍应加强娱乐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完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定期消毒措施,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娱乐场所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6.
人类接触于不同的环境毒物中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急慢性中毒、炎症反应甚至是肿瘤的形成.环境中或职业危害中存在的环境毒物及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后将导致氧化/抗氧化的失衡,长期的氧化应激导致的氧化还原状态失衡将造成细胞的损伤、凋亡,是衰老、炎症性疾病及肿瘤等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起因食用响螺所致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发生了首起因食用海产品一响螺引起的贝类毒素中毒事件。为了解并查明辖区内发生的这起因食用响螺所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我们对有关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调查步骤与方法 1.1事发概况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人民医院同时接诊了临床体征相似的7例病人。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舌麻木、头晕、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其中1例患者病情较重,7例为中轻度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已陆续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生的污染食品和可疑的污染来源,探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处置的样品采集,提高检出率,增强事故处理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实验室数据,总结17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引发17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是食品储存和保洁不当而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致。其中,受污染的食物以熟肉为主,占总起数的35.29%。而副溶血性弧菌采样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病人肛拭子,达54.50%:其次是剩余食物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3.28%。结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取证困难,但我们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关键环节,同时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流行病学原理,高效地掌握科学证据,快速、准确地处置事故,为群众保障安全的餐饮环境。  相似文献   
9.
氟对大鼠氟斑牙形成和成釉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氟中毒引起氟斑牙时,氟对大鼠切牙成釉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给雄性SD大鼠饮用含10、50、100mg/LNaF的高氟水120d,制备氟斑牙模型,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损伤。结果:雄性SD大鼠饮用高氟水后,血清氟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饮水氟含量与血清氟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9153(P〈0.05),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大鼠切牙呈现典型的氟斑牙改变。在50mg/LNaF的剂量条件下,大鼠切牙成釉细胞彗星长与对照组比较,P〈0.05。在100mg/LNaF的剂量条件下,彗星长、Olive尾距、尾分布距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尾长值虽比对照组增加,但P〉0.05。低剂量染氟组(10mg/LNaF)大鼠切牙成釉细胞DNA损伤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氟中毒引起氟斑牙的过程中,大鼠切牙成釉细胞发生明显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氟化钠(NaF)对大鼠成骨细胞氧化应激及8-0基脱氧鸟苷(8-OHdG)生成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颅骨离体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NaF(0.25、0.50、1.00、2.00、4.00 mmol/L)处理24、48和72h后,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DNA氧化损伤产物8-OHdG的水平.结果 ①染氟的3个时段,各NaF组细胞内GSH-Px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高剂量(2.00、4.00mmol/L)组细胞MDA水平升高,8-OHdG生成增多(均P<0.05);(2)SOD活力:染氟24 h时各剂量组细胞内SOD活力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染氟48 h未观察到有明显变化,染氟72 h时,0.25至2.00 mmol/L各组较对照组增高,4.00mmol/L组较对照组下降(均P<0.05);③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GSH-Px活力与8-OHdG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92,P<0.01).结论 一定剂量的NaF可致大鼠成骨细胞发生脂质过氧化并造成DNA氧化损伤,同时也能降低细胞内抗氧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