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应对功能理论解释力的日渐式微,医学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社会互动理论应运而生.它以对疾病的社会解释为背景,从个体是否对这种偏离负有责任、偏离获得性的严重程度、偏离获得性的合法地位3个角度出发,在患病类型分类的理论与研究领域中完成了对帕森斯功能理论的再建构.  相似文献   
3.
尤国庆  郭广春  刘蕾  刘义  吕培杰 《重庆医学》2015,(21):2953-2955
目的 探讨不同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条件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质量,选择最佳的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方法 选择南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临床怀疑和诊断冠心病并在1周内行CCTA检查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意愿分为3组(A、B、C组),分别比较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3组的信噪比(SNR)、对比(CNR)噪声比及图像质量.结果 三支主冠状动脉的CT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T值均高于A、B两组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主冠状动脉的标准差(SD)值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D值均高于A、B两组的SD值(P<0.05).3组间的SNR值、CNR值及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5±0.4)mSy、(6.2±0.3)mSv和(4.1±0.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组的扫描方案在降低了辐射剂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比剂剂量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双源CTA断层和三维重建图像及DSA在主动脉腔内支架置入前的价值。方法将本院做过双源CT主动脉造影及主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4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对CT断层图像、三维重建和DSA的各项相关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源CT断层上所测量的主动脉弓直径及破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距离均小于DSA结果 ;三维重建所测量以上各项参数与DSA结果很接近,并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破裂口,而断层图像上不易发现破裂口;双源CT断层图像和三维重建在显示主动脉附壁血栓、真假腔及钙化等方面均优于DSA。结论综合分析双源CT断层和三维重建图像可作为主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前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参数联合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分泌蛋白DKK1(Dickkopf-1,DKK1)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接受的87例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在本院体检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受检者ProGRP、DKK1水平,记录多层螺旋CT影像参数,包括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值,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ProGRP、DKK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多层螺旋CT参数PS、BV、MTT值较高(P<0.05),相比Ⅰ~Ⅱ期,Ⅲ~Ⅳ期患者多层螺旋CT参数PS、BV、MTT及血清ProGRP、DKK1水平升高(P<0.05),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参数PS、BV、MTT及血清ProGRP、DKK1与临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且多层螺旋CT参数PS、BV、MTT与ProGRP、DKK1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多层螺旋CT参数、ProGRP、DKK1单项检查相比,三项联合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参数与ProGRP、DKK1水平及肺癌TNM分期间存在线性关联,为肺癌发展诊断提供重要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CT断层和重建及DSA在主动脉腔内支架置入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搜集了我院2004年4月-2008年5月作过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及DSA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共计2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CT动脉造影和DSA资料完整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6岁,其中Ⅲ型主动脉夹层16例,Ⅰ型3例,Ⅱ型1例。所选病例在做CT及D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血管特征及检查时机的选择。方法 536例疑似冠心病的DM患者按年龄段进行分组,40~60岁163例,61~80岁299例,≥81岁74例,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比较不同年龄组和同一高危因素不同年龄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积分的差异。结果三组男性比例均大于女性;平均年龄、患高血压、高血脂、吸烟、DM病程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比、肥胖度(BMI)方面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40~60岁患者,冠状动脉主要以轻度狭窄为主(52.00%),单支病变所占比例(30.67%)最大,钙化水平主要是轻度钙化(39.88%),61~80岁患者中冠状动脉主要以轻度和中度狭窄为主,双支病变(32.56%)、中度钙化(33.78%)为主;≥81岁患者中,重度狭窄、多支病变、重度钙化尤为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管钙化程度、病变累及支数、血管狭窄水平与年龄均程正相关(r=0.723,0.608,0.522,均P0.05)。结论对于不同年龄段DM患者均应早期进行冠脉检查,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三维CTA(3D-CTA)成像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及预测动脉瘤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入我院经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共140例,均采用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法治疗,其中60例(观察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3D-CTA成像,另80例(对照组)采用DSA成像;比较两组术前诊断动脉瘤位置、形态、长度、瘤颈宽度、瘤体颈比(AR)、入射夹角、高度/载瘤动脉直径(SR)、瘤体钙化及血栓,指导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瘤颈夹闭完全率、新发动脉瘤、载瘤动脉狭窄或阻塞、瘤夹滑脱移位、线束硬化伪影和血管对比度值;随访6. 0个月,比较动脉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前诊断动脉瘤位置、形态、长度、瘤颈宽度、AR、入射夹角、SR、瘤体钙化及血栓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指导手术成功率比较无差异,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诊断瘤颈夹闭完全率、载瘤动脉狭窄或阻塞率比较无差异(P 0.05),观察组诊断新发动脉瘤和瘤夹滑脱移位率高于对照组,线束硬化伪影和血管对比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诊断动脉瘤复发率无差异(P 0. 05)。结论 3D-CTA成像在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术前、术后以及预测复发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对慢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6例患者行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轴位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例均能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慢性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分支减少或者管腔阻塞、中断,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附壁性的充盈缺损及肺动脉增粗等。结论:双源CT血管造影是诊断慢性肺动脉栓塞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成像(MSCT)及引导穿刺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常规CT平扫或肝脏超声筛选的FNH患者共126例,经CT或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结合病理最终确诊肝癌35例(27.8%),良性结节91例;采用MSCT多期增强扫描和后处理,记录结节直径、形状、周围病灶、强化、静脉期和动脉期增强。结果 MSCT平扫诊断良恶性结节的最大直径、形状和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增强扫描恶性结节以"快进快出"征象为主,良性结节以"快进慢出"征象为主。MSCT增强扫描共诊断肝癌30例,良性结节96例,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80.0%(28/35),特异性为97.8%(89/91),阳性预测值为93.3%(28/30),阴性预测值为92.7%(89/96)。结论 MSCT增强扫描鉴别FNH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