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阶段病历资料         患儿女,42 d。因“发热、腹泻1 d,抽搐1次”于2011-10-02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经急诊医生抗惊厥处理后于当晚转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转入时查体:体温(肛表测试)36.8℃,呼吸20次/min,脉搏110次/min,血压80/50 mmHg(1 mmHg = 0.133 kPa)。营养状态中等,体重43 kg,精神反应弱,哭声弱,少泪,眼窝稍凹陷,皮肤弹性尚可,肢端温度稍低,末梢循环充盈时间正常。双肺呼吸音稍粗,心音有力,心率110次/min。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软,肝脾无肿大,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性质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门诊及入院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见表1。初步诊断:腹泻病(感染性),脱水(轻-中度),支气管炎,发热惊厥原因待查。入院10 h内治疗:予以抗生素和液体疗法(1/2张力葡萄糖盐水),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经鼻管饲深度水解配方奶和水。入院第10小时,患儿突然出现口唇紫绀,意识不清,经皮血氧饱和度(SO2)逐渐下降至50% ~ 60%,心率逐渐减慢至80次/min。随即予以肾上腺素和呼吸中枢兴奋剂、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 呼气末正压(PEEP)2 cm,呼吸频率40次/min,吸气末峰压(PIP)20 cmH2O(1 cmH2O = 0.098 kPa),吸呼比(I/E)1∶1.5,吸入氧浓度(FiO2)0.5]。SO2和心率逐渐恢复,血压80/50 mmHg。2 h后因肝脏增大和心率增快予以强心药地高辛。再次检测血液生化提示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2.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儿科临床少见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及气流受阻为特点的慢性阻塞性疾病.自1901年Lange首次报道至今,关于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仍未明确.现将我院近年诊断的2例患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及抗氧化剂对ALI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成熟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2组均以大肠杆菌腹腔注射,建立ALI动物模型.治疗组在注射大肠杆菌30 min后,经大鼠尾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分别于注射大肠杆菌后3、6、12 h测定2组血中IL-8、IL-10的变化.结果:模型组注射大肠杆菌后3 h出现ALI症状,6h更为明显,12 h口吐粉红色分泌物,解剖后肉眼所见双肺有明显水肿及出血点,氧合指数及肺湿,干重比均达到ALI诊断标准.治疗组3 h无明显变化,6 h呼吸稍促,12 h肺组织仅轻度水肿.在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后,治疗组肺湿/干重比各时段检测值均低于模型组,其中6、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检测值各时段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检测值各时段均高于模型组.6、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I时存在炎性介质的失控与失衡,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后可有效调控炎性介质,从而降低ALI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本院ICU病房自1989年1月~6月,不到半年时间内以严重颅内感染收治了三例患者,经临床免疫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modeficient Desease)。1 临床资料例1 男,11岁,以抽搐、昏迷8小时入院。患者患双侧化脓性中耳炎10年,反复患皮肤疖肿,关节腔脓肿及胸壁脓肿。本次入院后出现脑性呼吸,曾一度瞳孔不等大。免疫学检查:Ig明显降低,IgM 199mg%,IgG 281mg%,IgA 127mg%;B细胞数目正常,E_A 40%(30~50%),Et 67%(50~70%),T细胞  相似文献   
5.
肺炎是5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感染原多由病毒引起。国内对小儿肺炎病毒学研究较多,对细菌性肺炎的发病情况了解较少。本文总结我院1984年冬~1985年春所收治151例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和病  相似文献   
6.
1995-2005年天津市儿童医院PICU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并探讨近10年来天津市儿童医院PICU危重症患儿的死亡原因变化情况和死亡相关因素的特点.方法 对1995-07-2005-07于天津市儿童医院PICU病房死亡的119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Ridit分析,u检验,χ2检验.结果 对不同年龄段死亡患儿的性别采用Ridit分析,经u检验,提示死亡患儿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1995-2000、2000-2005的死亡患儿按病因分为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与未明诊断3组,经χ2检验,提示PICU近5年死亡患儿的疾病病因与既往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10年间每个年龄段的死亡患儿病因细分为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未明诊断3种,经χ2检验,提示PICU死亡患儿不同年龄组的疾病病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近10年来,天津市儿童医院PICU的死亡疾病构成及死亡原因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相对减少,非感染性疾病的比率相对增高.1个月至1岁的婴儿患者以及农村患儿的病死率相对较高,且以感染性因素为主.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相对集中于1~4岁年龄组,且高发于农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机械通气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比存活组与死亡组患儿的基本特征 ,采用单因素 χ2 检验、t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判定影响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 ,插管前PaCO2 水平、合并低钠血征、机械通气时间、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有先心病和伴有心跳呼吸骤停对死亡预后有影响。经分析 ,后三者可作为预测机械通气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P <0 0 5 )。 结论  机械通气患儿患有先心病、并发MODS和伴有心跳呼吸骤停是判断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应予以重视及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机械通气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比存活组与死亡组患儿的基本特征,采用单因素x^2检验、t检验和多元logistic比回归分析,判定影响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插管前PaCO2水平、合并低钠血征、机械通气时间、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有先心病和伴有心跳呼吸骤停对死亡预后有影响。经分析,后三者可作为预测机械通气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儿患有先心病、并发MODS和伴有心跳呼吸骤停是判断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及预防。  相似文献   
9.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对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现将 2年中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4 2例病原学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1个月~ 15岁。I型呼吸衰竭 17例 ,Ⅱ型呼吸衰竭 2 3例 ,心搏骤停 17例 ,多脏器衰竭 10例(2 3.80 % )。经鼻气管插管 8例 (19.0 4 % ) ,经口气管插管34例 (80 .95 % ) ,机械通气时间 4~ 4 4d ,平均 13± 1.4d ;<7d机械通气 38例中 ,VAP 10例 ;>7d机械通气 5 0例中 ,VAP 32例 ;4 2例支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培养获得阳性菌 5 …  相似文献   
10.
许晖  赵津生  杨宝昌 《山东医药》2004,44(13):31-31
近年来,我们对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儿进行了下呼吸气道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了解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道二重感染菌群情况,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