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诊断化脓穿孔穿孔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156例于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回顾性分析化脓穿孔性阑尾炎(研究组)较单纯性阑尾炎(对照组)发病的危险因素;ROC分析C-反应蛋白诊断化脓穿孔性阑尾炎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时间、阑尾直径和CRP是化脓穿孔阑尾炎发病的危险因素,CRP最佳诊断截断值为75mg/L,敏感度为58.4%,特异度为97.8%,Youden指数为0.557。结论 CRP>75mg/L时可以较好地预测化脓穿孔性阑尾炎的发生,及时手术治疗可避免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胃癌肝转移53例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69例原发性胃癌中伴肝转移的5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中施行同时性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切除组)的18例和仅行胃癌切除术而未行肝转移灶切除术(未切除组)的35例的术后生存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全组有50例获得随访。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17.6%和0;未切除组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57.6%、15.2%和0。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肝转移施行同时胃癌肝转移病灶切除术并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伤,临床虽不多见,约占3%左右,但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漏诊,文献报道漏诊率高达25~30%,且死亡率高达ZO%。兹将我院自1982~1992年间收治的11例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男性,年龄20~32岁,全组病例均因腹部钝性损伤入院,其中高空坠落伤5例,撞击伤6例。损伤部位:十二指肠第1.2接交界处1例,第2段6例,第3段4例。单纯性十二指肠损伤3例,并腹内其它脏器损伤8例。1.2治疗及结果:本组病例在处理十二指肠损伤的同时,其它脏器的损伤均相应给予处理。十二指…  相似文献   
4.
胰和十二指肠损伤是严重的腹内伤,临床虽不多见,文献报道分别占腹外伤的1%~2%和3%左右,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我院自1991年至1997年间收治21例胰和十二指肠损伤病人,手术后使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报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总结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优点、特点、技巧及方法。方法 对96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手术,并对其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96例,84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结直肠/或结肛吻合术;12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中平均出血量86.5ml,平均手术时间150min。平均清除淋巴结数为12.3枚。吻合口漏3例。腹腔内出血1例。会阴疝1例。本组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最长随访46个月,局部复发3例。结论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安全可靠,出血量少,肠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术后化疗生存及临床受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接受过术后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70岁和≤70岁两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化疗后的总生存。结果两组患者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3%和62%。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总生存差异无显著性(P=0.86,P=0.94)。结论年龄不是决定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70岁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接受化疗能取得与≤70岁患者相当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Ⅰ~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9年6月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28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术前白蛋白、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术前血红蛋白、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远处转移率的相关性和术后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Ⅰ~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率术前血清癌胚抗原≥10 μg/L组明显高于<10 μg/L组,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1).淋巴结转移阳性(比值比2.37,95%CI为1.19~4.72,P<0.01)、术前血清癌胚抗原≥10 μg/L(比值比3.34,95%CI为1.69~6.62,P<0.01)是发生术后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阳性、术前血清癌胚抗原≥10 μg/L的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要加强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35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收集术前白蛋白及有关临床病理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对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结果:卡方检验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年龄(P=0.000)、部位(P=0.02)相关。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术后总生存的独立不利因素(HR=1.88;95%CI=1.27~2.77;P=0.002)。结论: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年龄大于60岁、右半结肠癌者多见,并在结直肠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需要在临床中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淋巴结转移率(LNR)在Ⅲ期结直肠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随访收集Ⅲ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5年无瘤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NR与DFS和OS的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2.5月,5年总DFS和OS分别为51.8%和56.3%。术后病理标本获取的中位淋巴结数为10个,转移淋巴结中位数为3个。根据LNR分布的四分位数分组为LNR1(LNR≤0.125),LNR2(0.1250.500),其5年DFS分别为64.2%、53.5%、41.8%和25.7%(P<0.05);5年OS分别为68.1%、60.8%、49.2%和32.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淋巴结数目和LNR是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淋巴结获取的数目分层(≤12个淋巴结,>12个淋巴结)分析,LNR的预后作用独立于获取淋巴结数。结论 LNR具有独立的预后作用并且优于TNM分期中的淋巴结分期预后作用。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在小肠持续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小肠出血性疾病中的探查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间经腹腔镜探查和手术治疗的14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他检查方法与腹腔镜探查对病灶的检出效果.结果:14例小肠出血患者均顺利发现病灶,其中腹腔镜下直接发现病灶11例,腹腔镜联合肠镜检查发现病灶3例.术前检查发现病灶12例,未能发现病灶2例.腹部螺旋CT检查、全消化道造影、胶囊内镜检查所能发现的病灶均能在腹腔镜下直接发现.术前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所发现病灶中3例在腹腔镜镜下可直接发现病灶.另3例为腹腔镜联合肠镜发现病灶.术前核素显像所发现病灶均为腹腔镜联合肠镜发现病灶.结论:腹腔镜多能直接发现小肠病灶并且能同时对痛灶进行治疗.对于怀疑小肠持续出血的患者应适当放宽探查指征,尽早施行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