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特征是调查病例感染来源、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和病例隔离时间等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技术报告与专业指南等资料进行综述,基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探讨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阶段的传染性特征。现有研究提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末和发病期均可分离到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发病4~6 d后在上呼吸道样本中病毒载量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提示在潜伏期末和发病1周内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个别病例在恢复期尽管可再次检出新冠病毒核酸,但未发现具有传染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来减弱或清除病原体对机体的影响。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内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对于疾病认识、诊断、以及疫苗研究与防控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同类型特异性抗体产生和持续时间、抗体水平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从而增进对新冠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学特征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排毒持久性以及复检核酸阳性者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复检阳性者的特征与传染性,为完善病例管理与预防新冠病毒传播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复检阳性率范围在2.4%~19.8%之间,复检阳性时间中位数为出院后4~15 d。复检阳性后新冠病毒特异性IgM、IgG和IgA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1.11%~86.08%、52.00%~100.00%、61.54%~100.00%;总抗体和中和抗体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8.72%和88.46%。复检阳性后病毒载量低于初次感染时的病毒载量。目前,全球至少报告了3 380例复检阳性者,有3例复检阳性者(1例免疫缺陷病例和2例肺部影像学异常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具有传染性的活病毒,有1例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无症状感染者引起密切接触者感染。复检阳性者具有传染性的风险总体很低,极个别复检阳性者不排除引起续发传播的可能。对于复检阳性者的管理时间和管理方式,可基于病原检测结果对个体传播风险评估后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要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以更好地开展后续宣传教育工作。 方法 使用问卷星生成问卷,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类资料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logistic多因素进行二元回归分析。 结果 本次网络调查共收集有效应答问卷7 011份,大众对新冠肺炎两个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认知率分别为99.7%和97.5%。不同年龄、职业在新冠肺炎基本特征、疾病严重程度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民、务工人员和学生对传播途径和疾病主要特征的正确认知率均较低,18~29岁人群对“儿童症状较轻”的认知率最低(62.7%)。73.3%的调查对象认为新冠肺炎“较重”或“很重”,年轻、文化水平较高人群及医务人员中,认为新冠肺炎严重的比例低于年老或受教育程度低者。 结论 大众普遍正确掌握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不同年龄、职业的社会大众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对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的判断。本次针对新冠肺炎的主动宣教效果显著,但除重视传统传播渠道外,应结合新媒体、标语等多种途径,对不同社交活跃程度的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以提高宣传效果,落实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南京市一起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和评估水痘减毒活疫苗(VarV)的免疫效果。   方法  确定病例定义并完成病例搜索,收集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记录、流行病学史、水痘免疫史等资料,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和罹患率差异。 收集罹患率较高班级全部幼儿的水痘免疫史和水痘患病史,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接种与未接种疫苗的幼儿间罹患率差异,评估疫苗免疫效果以及不同接种时间间隔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结果  共收集61例水痘病例,幼儿罹患率10.87%(59/543)显著高于教职工2.94%(2/68)(χ2=4.22,P=0.040)。 首发病例为一名教职工,发病后仍在岗工作,未被学校常规健康监测发现,也未进行主动报告;其请病假后,校方未采取干预措施。 疫情持续2个月,累计发生5代病例,代间距中位数15 d。 不同班级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8,P<0.001)。 突破性病例8例(13.11%)均仅接种1剂VarV,接种VarV至发病的时间间隔中位数4.11年。 结果显示,疫苗保护效果为65%(95% 置信区间:24%~84%);1剂次疫苗接种年限>3年其保护效果下降。   结论  本次报道为一起首发病例为教职工的幼儿园水痘暴发疫情。 未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例、教室布局拥挤、疫苗接种覆盖率低及1剂次疫苗接种年限长是疫情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中国B型流感的季节性、年龄分布以及与疫苗的匹配程度,为今后B型流感的监测和疾病负担评价、四价流感疫苗应用、免疫策略制定提供证据。方法 利用全国流感监测网络2011年第14周至2019年第13周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数据,绘制热图、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B型流感季节性和年龄分布特征。利用流感周报公布的抗原性分析结果,分析B型流感流行株与疫苗毒株的匹配情况。结果 2011-2019年中国B型流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6个冬春季和A型共同流行,且B/Victoria和B/Yamagata系交替流行,部分南方地区在个别年度出现B型2个系共同流行。B型流感的年龄分布呈双峰,2个系的病毒均在5~15岁组阳性率最高,10岁为峰值;B/Victoria系病毒在25~35岁组为次高峰;B/Yamagata系病毒在55~65岁组为次高峰。B型流感流行株在2015-2016、2017-2018年度与三价流感疫苗所含B型系别不匹配,在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6-2017年度与疫苗所含B型系别匹配,2018-2019年度与疫苗所含B型系别匹配但抗原性中等程度匹配,交叉反应性低。结论 中国B型流感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强度低于A型流感,不同系病毒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B型流感流行株与疫苗株多个季节不匹配,需持续开展B型流感的监测和疾病负担评价,完善疫苗免疫策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流感对高危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后公众的洗手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发放电子调查问卷。 结果 调查期间后台访问13 193次,共收集有效问卷7 011份。日常生活每天洗手>10次的比例从疫情前15.0%提升到疫情后48.3%,洗手次数小于3次的比例从疫情前13.3%下降到疫情后1.5%。每次洗手时间大于20 s的比例疫情前22.2%提升到疫情后51.7%,每次洗手小于10 s的比例疫情前35.3%下降到疫情后4.0%。手消毒液的使用率从疫情前40.6%增至疫情后84.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疫情发生后男性、学生、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更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洗手次数<3次/d。 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公众对勤洗手预防病毒感染的接受程度高,需要针对性提升男性、学生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手卫生教育,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患病和就诊情况。方法根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各省(市)新冠肺炎病例累计报告发病率,将各省(市)划分为高、中、低流行地区,采用分层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社区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社区人群新冠肺炎相关ARI的患病和就诊资料,计算新冠肺炎相关ARI罹患率和就诊比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人群新冠肺炎相关ARI患病和就诊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4857名社区居民,647名(1.9%)调查对象自报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出现过新冠肺炎相关ARI,其中241名(37.2%)患者曾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从新冠肺炎相关ARI患病情况来看,在高流行地区,罹患新冠肺炎相关ARI的风险是低流行地区的1.36倍(95%CI:1.12~1.65);在不同年龄组中,20~39岁、≥60岁组罹患新冠肺炎相关ARI的风险分别是1~9岁组的1.80倍(95%CI:1.29~2.59)、1.63倍(95%CI:1.14~2.40);有基础疾病史罹患新冠肺炎相关ARI的风险是无基础疾病史的1.53倍(95%CI:1.23~1.89);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接触史的人群罹患新冠肺炎相关ARI的风险分别是无接触史的1.53倍(95%CI:1.01~2.27)、6.60倍(95%CI:5.05~8.53)。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接触史的新冠肺炎相关ARI患者就诊的比例是无接触史的1.68倍(95%CI:1.05~2.70)。结论新冠肺炎相关ARI的罹患率受该地区的新冠肺炎流行水平高低的影响,新冠肺炎高流行地区新冠肺炎相关ARI罹患率也高。然而我国新冠肺炎相关ARI患者发病后就诊的比例较低。因此,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应加强卫生服务利用宣传,积极提高人群ARI等疾病的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占比越来越大,其健康受到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传染病种类繁多,针对成年人的重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有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和带状疱疹等,另外新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了全世界的大流行,死亡人群中老年人占比最高,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本研究主要针对老年人群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概述,总结老年人群所面临的部分传染病问题,并提出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公众流感疫苗认知、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1月15日—4月30日期间,使用12320公益电话平台,对广州、廊坊、南京、苏州、太原和重庆等6地区公众流感疫苗认知和2019—2020年流感季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开展电话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不同年龄段公众流感疫苗接种率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有效应答共计12 263人。2019—2020年流感季,16.34%(1 959/11 989)受访者曾咨询过流感疫苗接种事宜,流感疫苗接种比例为12.95%(1 529/11 810),其中6月龄~5岁儿童接种比例为26.84%(877/3 267),6~17岁学生为14.78%(245/1 658),18~59岁成年人为3.99%(199/4 989),≥60岁老年人为10.97%(208/1 896)。仅5.22%(202/3 866)受访者认为流感疫苗不安全,74.85%(3 785/5 057)认为流感疫苗具有中等和较好的保护效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免费接种、咨询流感疫苗接种、认为流感疫苗保护效果好、接种方便可促进流感疫苗的接种。 结论 公众对流感疫苗安全性和保护效果认可度较高,作为流感重症高危人群的5岁以下儿童和老年人需要进一步提升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大对流感疫苗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提供便捷的咨询和接种服务可提高公众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