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白皮因具有多种功效而在方剂中被广泛使用,其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分离筛选纯化方法的发展,从桑白皮中分离出了众多的化合物,文章就近年来发现的桑白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其为桑白皮临床用药及有效成分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与二胺氧化酶活性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进行半定量检测。采用GENMED血液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 302例荨麻疹患者中有162例患者至少对1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53.8%,其中对2种食物过敏59例占19.54%,对3种及以上食物过敏26例占8.60%;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荨麻疹患者组二胺氧化酶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食物不耐受阳性组与食物不耐受阴性组二胺氧化酶活性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多重食物不耐受现象,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与二胺氧化酶活性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丹酚酸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肝星状细胞分泌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丹酚酸B(SA—B)对肝星状细胞(HS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TGFβ1促HSC分泌胶原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测定培养4d的原代与传代HSC的TGFβ1分泌量;添加TGFβ1于原代HSC中温育24h后,[^3H]脯氨酸掺人与胶原酶消化法观察TGFβ1促进HSC分泌胶原的作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SCⅠ型胶原的表达;添加SA—B,观察对上述实验的干预。结果 传代HSC分泌TGFβ1的量明显高于原代HSC;添加SA—B后,对原代HSC的TGFβ1分泌量无明显影响,而传代HSC的TGFβ1分泌量显著减少。TGFβ1可显著促进HSC胶原的分泌和I型胶原的表达,而SA—B可拮抗TGFβ1的效应。结论 SA—B可抑制传代HSC的TGFβ1分泌与减弱TGFβ1促HSC胶原的合成,这两个环节可能是SA—B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解郁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的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常规的中风治疗和心理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口服,进行4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用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检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分值无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D﹑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化痰活血解郁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有良好的抗抑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7—2020年住院患者常见分离菌分布及耐药率的变迁情况,为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0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分离菌,分析主要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19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4年共有分离菌12 1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 567株,占21.15%;革兰阴性菌6 310株,占52.00%;真菌3 258株,占26.85%。居前5位的分离菌分别是白色假丝酵母菌(19.59%)、大肠埃希菌(16.84%)、肺炎克雷伯菌(13.33%)、鲍曼不动杆菌(8.71%)和铜绿假单胞菌(7.94%)。主要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肠杆菌科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下降最明显。结论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分离菌逐年增加,耐药率有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需完善真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医情志的发生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情志学说和脑主神明理论指导下对情志产生的生理机制作新的诠释。认为脑神的气化出入及整合作用是情志发生的生理基础 ;五脏所化的气血精津为情志发生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IgE抗体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俊芳  王学谦 《医学综述》2007,13(18):1432-1434
IgE抗体由浆细胞生成,是正常人血清中浓度最低的免疫球蛋白,其合成与遗传因素、抗原性质和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过敏性疾病是指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或接触某种抗原物质或半抗原物质后引起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由IgE抗体所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影响了全世界25%以上的人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对IgE的产生、功能、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IgE抗体的检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原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5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与IgG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花生、黄豆、牛奶等过敏原的特异性IgE与IgG不同结果组进行双盲安慰剂食物激发试验.结果 188例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7.4%,其中腰果、花生黄豆阳性率较高;362例患者至少对1种食物过敏,IgG阳性检出率为72.1%,牛奶、鸡蛋、虾蟹为主要过敏原.双盲安慰剂食物激发试验证实,两种抗体检测都有假阳性与假阴性.结论 临床医生应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注意筛查食物过敏原,特别是IgG介导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做好药学监护工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华法林临床应用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探讨临床药师应发挥的作用。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应利用药学知识并结合药学服务实践,对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用药监护,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治疗认知程度和用药的依从性,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避免出血等风险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