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部分地区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在中国6省(自治区、直辖市)16个城市(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措施的落实效果,并分析促进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在16个城市的MSM中开展2次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收集人口学、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及干预服务接受情况等;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6年及2007年,分别收集4 188份及4 173份有效问卷,2次调查的MSM平均年龄28岁,同性恋占2/3;近6个月内最后一次男男肛交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从2006年的57.2%提高到2007年的66.5%(P<0.001);2007年调查的MSM中,接受干预服务的比例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比2006年有显著提高.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促进MSM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包括未婚、在婚或同居的婚姻状态(AOR=2.7,1.7-4.0,与离婚或丧偶相比),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AOR=2.0,1.4-2.8)或同伴教育(AOR=1.6,1.2-2.3),以及高艾滋知识知晓率(AOR=1.6,1.1-2.3).结论 在16个城市开展的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措施促进了MSM使用安全套;建议在今后的MSM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进一步推广艾滋病咨询检测及同伴教育活动,注重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注射吸毒者进行社区横断面调查.结果 3852名被调查者中,注射吸毒史<1年、1~3年和>3年者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依次为19.9%、29.1%和36.3%.注射吸毒<1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市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少数民族、注射吸毒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1~3年的被凋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技能培训、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3年的被调奋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牢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有商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针具交换、招募年、招募地区.结论 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及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较高,长期注射吸毒者较新注射吸毒者有更多共用针具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针对两类人群的干预应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干血斑样本应用于现场HIV-1 BED-CEIA新近感染的检测以及监测HIV-1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7个自愿咨询检测(VCT)哨点的10 313名咨询者的血浆和干血斑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经免疫印迹方法确认的349例HIV感染者的血浆和干血斑样本同时进行BED-CEIA检测,检验干血斑样本BED-CEIA新近感染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比较两种样本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对HIV发病率估计的一致性.结果 应用干血斑样本检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R2值分别达到0.9551和0.95.349对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294对样本被同时判定为长期感染,53对样本被同时判定为新近感染,两种样本对HIV-1是否为新近感染判断的一致性达到99.43%.而2对样本得到不同的结果,其An值均处于临界值附近.在人群总体水平上,两种样本计算得到的HIV-1发病率完全一致.结论 在HIV-1 BED-CEIA新近感染检测中,尽管个别样本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但在人群水平上千血斑样本的检测结果对HIV-1发病率的估计与血浆样本没有差异,因此在中国可以应用于血斑样本进行HIV-1 BED-CEIA新近感染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同性无保护肛交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和2007年7-9月分别进行了2次横断面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及既往性传播感染信息,并采血进行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结果 2次招募合格调查对象1 434人,平均年龄为27.0岁,未婚占78.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6.1%;65.7%MSM自我认同为同性恋,近6个月同性无保护肛交发生率为63.6%;19.9%有异性性行为.同性无保护肛交的独立相关变量包括大龄(OR=1.02,95%CI=1.0~1.03)、未接受性病相关服务(OR=1.4,95%CI=1.1~1.7)、曾有性传播疾病相关症状(OR=1.7,95%CI=1.2~2.3)及未参与卖同性性行为(OR=3.0,95%CI=1.9~4.7);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者发生同性无保护肛交越少(OR=0.9,95%CI=0.8~1.0).结论 重庆市MSM人群同性无保护肛交发生率高,多性伴及异性性行为多见.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注射吸毒者进行社区横断面调查.结果 3852名被调查者中,注射吸毒史<1年、1~3年和>3年者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依次为19.9%、29.1%和36.3%.注射吸毒<1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市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少数民族、注射吸毒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1~3年的被凋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技能培训、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3年的被调奋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牢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有商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针具交换、招募年、招募地区.结论 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及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较高,长期注射吸毒者较新注射吸毒者有更多共用针具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针对两类人群的干预应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注射吸毒者进行社区横断面调查.结果 3852名被调查者中,注射吸毒史<1年、1~3年和>3年者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依次为19.9%、29.1%和36.3%.注射吸毒<1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市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少数民族、注射吸毒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1~3年的被凋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技能培训、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3年的被调奋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牢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有商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针具交换、招募年、招募地区.结论 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及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较高,长期注射吸毒者较新注射吸毒者有更多共用针具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针对两类人群的干预应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2006年和2007年两次横断面调查,收集包括人口学、行为学、艾滋病知识、继往性传播疾病相关症状及HIV有关干预接受相关情况信息,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1773名MSM,HIV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0.6%和8.4%.在近6个月,约1/3的MSM有多性伴和无保护肛交行为;1/5的MSM有异性性行为.感染HIV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大龄(26~35岁:AOR=1.7,95%C1:1.1~2.6;>35岁:AOR=2.3,95%CI:1.4~3.8)、文化程度低(AOR=2.3,95%CI:1.5~3.5)、多性伴(AOR=1.8,95%CI:1.2~2.8)、浴池/桑拿招募(AOR=2.3,95%CI:1.1~4.7)、有既往性病相关症状(AOR=1.8,95%CI:1.2~2.7)及梅毒感染(AOR=1.7,95%CI:1.1~2.9).结论 重庆市MSM人群HIV及梅毒感染率已达较高水平,多性伴、无保护肛交和异性性行为多见,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2004-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河北省石家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特点及趋势,为今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9年石家庄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据,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石家庄市共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4起,发病6 236例,死亡22例,其中传染病疫情161起,占78.92%,发病4 972例,死亡2例;食物中毒20起,发病人数792例,死亡10例,其中6起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的突发事件162起,其中小学校138起,占85.12%;5月、12月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期;2004年开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上升态势,并于2007年达高峰,2008年开始迅速下降并形成拐点.结论 中小学校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是石家庄市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可有效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995年在藁城市农村进行了4-7月龄婴儿接种沪191麻疹疫苗(MV)临床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以及对婴儿母亲麻疹抗体的监测。结果表明:婴儿的母亲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I.1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73。4~7月龄婴儿胎传抗体阳性率仅为2.17%,为6一7月龄婴儿接种0.2ml或0.5mlMV,免疫成功率均80%,GMRT为252-356;4月龄婴儿接种0.2ml和0.5ml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33.33%和28.57%,GMRT分别为159和122:5月龄婴儿接种02ml和0.5ml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50.00%和71.43%,GMRT分别为200和244。婴儿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完善似乎是决定能否免疫成功的主要因素。接种MV高热率(>38.6℃)为5.38%,皮疹率为10%。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