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瘤的大小等于或超过2·5 cm者称巨大动脉瘤,其发生率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5%(3%~13%),女性多于男性。巨大动脉瘤以颈内动脉最多见,其次为大脑中动脉,巨大大脑中动脉瘤占大脑中动脉瘤的13%。巨大动脉瘤多发生在颈内动脉海绵窦部及其末端分叉部,大脑中动脉主干分叉部,基底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的连接部[1]。颅内巨大动脉瘤有以下临床特点:①常以占位效应为首发症状。②瘤腔内常有血栓形成,血栓易脱宽颈动脉瘤(此处无重要的穿支动脉存在)[14]。近十年来带膜支架作为外科血管重建技术的有效替代手段异军突起,它能够在血循环中屏蔽动脉瘤并重建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宽颈或梭形动脉瘤的理想选择。Saatci等[15]报道应用带膜支架治疗2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吕明等[16]报道应用Jostent带膜支架治疗8例动脉瘤患者,其中3例为宽颈动脉瘤,他们均获得了良好的短期随访效果。落而造成远端部位栓塞以致缺血,脑血管造影亦有可能显示不出动脉瘤的真实形态,甚该技术不仅解决了动脉瘤占位效应的问题,而且与裸支架结合弹簧圈囊内栓塞技术相比至不显影,呈假阴性。因此对临床怀疑动脉瘤但脑血管造影阴性患者,要进一步行CT、MRI检查;对于脑CT扫描...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了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应用Surgical Theater公司SuRgical Planner(eSRP)虚拟现实系统进行教学活动的经验。将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分为神经解剖教学、术前计划教学和手术操作教学三类,例举其在脑血管解剖、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经蝶手术等方面的应用特点。比较不同类型的应用方法,总结学员在教学活动中可能的获益点,并提出今后需要改进点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江陵县2009-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管理模式的回顾与总结,阐述了江陵县近5年以政策保障为支撑,县乡两级政府落实目标责任、完善监管机制。防治工作以质量控制为根本,采取样本集中检测、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工作督导,真实掌握全县疫情。江陵县创造性地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二个围绕,三个同步"工作原则,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提高群众血防意识。该文将江陵县达到传播控制目标后,对今后血吸虫病防治迈向传播阻断进行了展望,提出建立高效敏感的监测体系及监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方法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14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3 d内手术76例(主要为I~Ⅲ级患者),4~14 d 34例(主要为Ⅳ、V级患者),>14 d 4例(主要为V级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颅咽管瘤(CP)的细胞增殖、凋亡指数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特点,观察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案,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肿瘤细胞的染色体变化及增殖、凋亡分数,测定CP组织细胞s期分数,Tanel·POD法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结合电镜观察肿瘤超微结构及与周界正常组织关系,评价CP亚型釉质上皮型/鳞形上皮型、复发组/非复发组、原发组/复发组间瘤细胞周期动力学特点.结果 CP细胞为二倍体,釉质上皮型肿瘤实质部分坏死、凋亡率小于鳞形上皮瘤实质成分(P<0.05),但二型肿瘤细胞凋亡率均较低下;釉质上皮型肿瘤细胞较鳞形上皮型增殖活性强,前者S期分数、G2/M+s值也显著高于后者,釉质上皮瘤、鳞形上皮瘤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也得出类似结果(P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CCF)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5月,采用Jostent带膜支架治疗4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以及3例CCF.患者均为男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年龄37~57岁;左侧3例,右侧1例.主要症状为突发头痛、呕吐;头部CT均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程2 d~10年.CCF患者年龄35~51岁;左侧2例,右侧1例.主要症状为头痛,一侧眼球突出、胀痛,球结膜充血伴视力下降;1例有反复鼻腔大出血病史;出现症状前2 d~1个月均有头部外伤史;病程1周~2个月. 结果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均完全闭塞,椎动脉保持通畅,附近小脑后下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保持通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2年,无症状复发及颅内再出血.CCF患者瘘口均完全闭塞,颈内动脉保持通畅;术后3 d患者眼球突出及球结膜充血表现均明显改善.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患侧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血管内带膜支架是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和CCF的有效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7.
缺氧和机械损伤诱导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调亡与缺氧和机械损伤的关系。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细胞,经低氧或机械损伤处理后,应用光镜、电镜、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eik end labeling,TUNEL)法、流式细胞仪、DNA凝胶电泳及免疫组化分析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经低氧或机械损伤后神经细胞出现恨的形态改变;其DNA呈现“梯状”断裂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帅克刚  刘翼  游潮  蔡博文  贺民 《华西医学》2006,21(2):239-240
目的总结老年人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17例老年脑动静脉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7例患者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3.4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17例患者中11例出现脑出血而急诊入院,4例因突发癫痫急诊入院,仅2例因头痛平诊入院。入院后有10例病患通过急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除1例放弃治疗,1例行介入栓塞 γ刀治疗外,其他病例于入院后1周内择期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清除病灶及畸形血管团。术后死亡2例,1例因大面积脑梗塞而死亡,另1例因就诊时脑出血已继发脑疝,于术后死亡。术后发生偏瘫1例。其他病患无严重神经功能废损而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老龄不一定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通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老年人脑血管畸形,可以达到切除病灶,预防出血,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沐舒坦对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评价预先使用药物沐舒坦对稀盐酸吸入性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生理盐水吸入组;B组为稀盐酸吸入组;C组为稀盐酸吸入加沐舒坦处理组。C组预先以50mg/kg沐舒坦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3d;A、B两组则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第3d腹腔注射沐舒坦或生理盐水30min后,A组以1.2ml/kg(pH5.3)的生理盐水经气管内注入造成非盐酸吸入肺损伤作为对照;B、C组则以1.2ml/kg(pH1.25)的盐酸加生理盐水混合液经气管内注入制备盐酸吸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盐酸注入5h后大鼠动脉血气、肺湿/干重比(W/D)以及光镜下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损伤评分。结果1B、C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盐酸吸入5h时比A组明显降低,B组又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但pH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3组W/D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C组和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3光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B组肺损伤最为严重,而C组损伤比B组要轻;肺损伤程度评分A组最低,C组较B组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沐舒坦能减轻稀盐酸吸入所引起弥漫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刘翼  李瑞春  吴珂  游潮  蔡博文  贺民 《华西医学》2006,21(4):670-673
目的:评价多体素(multi-voxel)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1HMRS)技术对颅内常见肿瘤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颅内肿瘤患者的多体素1HMRS资料,依据病检结果,比较不同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以及各肿瘤组织之间主要代谢物峰值及相对比值的变化;并进一步定量界定相关代谢物峰值及相对比值的变化范围;分析多体素1HMRS对颅内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颅内肿瘤患者41例,通过比较其多体素1HMRS主要代谢物信号强度的差异,得到以下结果:(1)胶质瘤组织NAA、Cho、MI值与对侧脑组织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脑膜瘤组织NAA、Cho、MI及Lac值与对侧脑组织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听神经瘤组织NAA、Cho、MI值与对侧脑组织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2)ΔNAA、ΔCho值在胶质瘤组织与脑膜瘤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胶质瘤ΔNAA值的95%可信区间为-6·38~-2·56,ΔCho值的95%可信区间为3·16~6·97;脑膜瘤ΔNAA值的95%可信区间为-11·58~-6·59,ΔCho值的95%可信区间为5·89~10·20。结论:(1)多体素1HMRS能够灵敏准确地反映出颅内肿瘤组织与对侧脑组织之间的代谢差异,以及不同类别肿瘤组织之间的代谢差异,具有对颅内肿瘤进行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2)Δ代谢物是本次研究中我们提出的一套具有交流价值的新指标,经定量分析证实,能够对颅内肿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其效能与目前常用的代谢物相对比值等指标接近,具有进一步研究证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