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免疫学理论模块教学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按照"三大模块、一条主线"重组免疫学理论模块教学内容,夯实基础模块"知识点",铸造核心模块"点成线",重视拓展模块"应用面",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扩展"教与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细胞癌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Runx3基因表达情况,探讨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状态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对5种肝癌细胞系和52例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种肝癌细胞系Runx3 mRNA在使用药物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占42.3%(22/52),而在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未发现高甲基化现象;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关系;在5种肝癌细胞系中,有3种细胞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甲基化异常;用药物5-Aza-CdR处理后的3种肝癌细胞中Runx3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导致Runx3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肝细胞癌发生早期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及分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临床免疫学新技术影响着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势必要求扩大单位时间内教学信息量.在精选实验项目与有限的专业实验课教学中,强调指导教师凝练实验的"主要教学目标"与"次级教学目标",在有限的实验教学时间内扩展"教与学'的空间,促进学生将"静态"的课堂理论向实际能力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组织学生到社区幼儿园、农贸市场等调查寄生虫污染情况,并通过学生自查自检,案例讨论和撰写研究报告等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挥了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续、促进和补充作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持续流行,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EV71流行的重要手段.全球有多家研究机构正在开展EV71疫苗的相关研究,目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3种EV71疫苗已获准上市.同时,为保证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已在研发中建立了合适且规范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16 E7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pET-28a(+)-HPV16 E7原核表达质粒,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为进一步研究HPV16E7致病机制及HPV疫苗提供相应的技术平台。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28a(+)与HPV16 E7(标准株和湖北株)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核酸序列检测对重组质粒DNA进行鉴定,将其转入宿主菌E.coliBL21(DE 3)进行诱导以表达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鉴定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及特异性。优化诱导表达的条件,如温度、IPTG浓度、适用的培养基,探讨不同温度下蛋白的表达形式;纯化回收HPV16 E7蛋白。结果: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核酸序列检测证实重组质粒中插入的目的基因,其DNA大小、方向、插入位点和阅读框架均正确;HPV16 E7(标准株)蛋白得到高效原核表达,最佳表达条件:表达HPV16 E7的工程菌BL21(DE 3)的最佳诱导温度是37℃,诱导剂IPTG的浓度为0.3-0.4 mmol/L,最佳培养基为1.5倍LB。结论:pET-28a(+)-HPV16 E7标准株和湖北株重组载体构建成功,人乳头瘤病毒16 E7标准株获得高效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表达宫颈癌相关BLCAP基因,并优化表达条件。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pL(BLCAP)SN中扩增宫颈癌相关BLCAP基因,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从而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BLCAP,随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菌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所表达的带有His标签目的融合蛋白经Ni2 亲和层析纯化回收,并采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对目的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酶切和DNA测序鉴定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含有重组质粒的表达宿主菌经过IPTG诱导表达了分子量约为28ku的融合蛋白,并经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诱导表达条件。结论成功构建了pET-32(a)-BLCAP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经纯化得到了BLCAP目的蛋白,为研究该蛋白的性质及其制备针对该蛋白的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生姜油、大蒜籽浸液、生姜液3种植物剂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方法] 分别吸取生姜油、不同浓度的大蒜籽浸液,生姜液100 μl于载玻片上,观察3种植物剂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时间;并用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经灌注法加撕碎法收集虫体,计算感染率. [结果] 100.00%浓度的大蒜籽浸液、生姜液、生姜油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时间分别为1.6 s、24 s、19.8 s,三者杀灭尾蚴时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1.50.00%、25.00%、12.50%的大蒜籽浸液与生姜液杀灭尾蚴时间分别为6.4 s、30.8 s、50.8 s与10.2 s、34.8 s、419.4 s,相同浓度的大蒜籽液与生姜液杀灭尾蚴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已杀灭的血吸虫尾蚴对小鼠无感染性,感染率为零. [结论] 生姜油、100.00%~25.00%的大蒜籽浸液与生姜液均有较好的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效果,相同浓度下大蒜籽浸液杀灭血吸虫尾蚴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筛选、克隆及鉴定宫颈癌相关基因———BLCAP。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分析;将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的BLCAP基因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上,以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BLCAP,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等技术鉴定阳性重组子。结果:通过基因芯片分析发现存在表达差异的原癌和抑癌基因共11条,其中表达降低最明显的是BLCAP基因。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酶切和DNA测序鉴定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即BLCAP基因共264 bp,基因序列无改变,基因插入后阅读框(ORF)正确。结论:筛选出了在宫颈癌中表达显著降低的BLCAP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ET-28(a)-BLCAP原核表达质粒,为表达BLCAP目的蛋白及研究该蛋白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