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进行非综合征性聋患者的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中国人群中20例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患者、136例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聋患者以及50例非综合征性聋家系先证者,以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受检者无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的发生。结论中国人群中非综合征性聋患者的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的发生率较低,且明显低于线粒体DNA A1555G的突变发生率。通过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线粒体DNA C1494T突变不是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线粒体基因组12SrRNA、基因A1555G突变在中国非综合征性聋患者中的携带频率,探讨中国非综合征性聋的分子病因的流行病学意义。方法提取中国人群中22例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患者、158例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聋患者以及60例非综合征性聋家系先证者的DNA,以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法检测线粒体基因组A1555G突变的发生情况。结果线粒体基因组A1555G阳性患者占所有耳聋患者的4.2%,散发病例组中A1555G阳性率为1.3%,非综合征性聋家系组中A1555G阳性率为13.3%,22例氨基糖甙类药物致聋患者中未发现A1555G突变。结论线粒体基因组A1555G的突变发生率略高于以往报道,是非综合征性聋家系中致聋的主要病因之一,这对于中国人群耳聋的病因学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院科研平台之一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医学科研水平是一流临床医学院的标志之一。近年来,我院加强了面向全院的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医学统计室和电镜室等科研平台的建设。但是,目前临床医院在科研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心实验室作为设立在临床医院的研究技术平台之一,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1,STK1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与家族性热性惊厥(familial febrile convulsions,FC)的关系.方法用关联分析的方法,结合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对来自中国北方的家族性热性惊厥病人和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惊厥患儿和对照组中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前期实验位点rs741764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及rs2075604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期选择一般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的关联分析,除rs741764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进一步用TDT得到3个位点都没有发现传递不平衡现象.结论 STK11基因的四个SNPs位点均与家族性热性惊厥不相关,STK11基因可能不是中国北方人家族性热性惊厥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酪蛋白激酶γ2 (caseinkinaseⅠ gamma 2 ,CSNK1G2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 ,SNPs)位点与家族性热性惊厥的关系。 方法 通过NCBI的dbSNP数据库选择CSNK1G2基因的 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检测 5 3例家族性热性惊厥患儿和 10 1名健康对照者的CSNK1G2基因 5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 ,并使用EH1.2 0程序构建单体型并以单体型为标记进行进一步的患儿和正常人相关分析。结果  5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惊厥患儿和正常人群中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其中 3个位点SNPrs740 42 3、rs2 2 7773 7、rs10 5 9684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在家族性热性惊厥患儿和对照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1个位点rs2 0 74882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另一位点rs480 682 5因基因频率较低 ,故未作统计。结论 CSNK1G2基因SNPsrs740 42 3、rs2 2 7773 7、rs10 5 9684可能与家族性热性惊厥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为唐氏综合征的基因诊断提供标准品。方法采集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加环孢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的技术,建立永生淋巴母细胞系。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其建系前后的遗传特性及稳定性。结果建系成功,经过传代、冻存和复苏,建系后第10代染色体核型和DNA标志未发生改变。建系前后染色体核型均为47,XX,+21。多重荧光相对定量PCR鉴定,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原代细胞和转化后第10代细胞株的△Ct值均在-2.55±3s范围内,与正常对照相比△Ct值范围无重叠。21号染色体上的STR基因座D21S11多态性分析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原代细胞和转化后第10代细胞株均有同样的3种基因型。结论染色体核型和DNA分析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建立前后遗传特点一致,且稳定,可用作基因诊断试剂盒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控制的标准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4个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缺陷所致非经典型苯酮尿症家系第二胎胎儿进行产前DNA突变分析以确诊其是否受累。方法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标本及受检孕妇羊水标本,常规提取基因组DNA,以DNA测序方法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并对基因一侧的微卫星多态标记进行分析。结果3个家系先证者为双重杂合子,一个家系先证者为纯合子,均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待测胎儿有3例不含这两种突变,1例为杂合子。结论对PTPS基因而言,此4家系的第二胎为完全正常。  相似文献   
8.
MELAS综合征无创性基因突变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携带A3243G突变的线粒体脑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患者及其母系亲属的外周血、尿、毛囊、唾液和部分患者的肌肉组织A3243G基因突变率,找到用于检测突变率更敏感的组织,建立更佳的、无创性的检查手段.方法 收集25例MELAS患者及其母系亲属33例的外周血、尿、毛囊、唾液和部分患者的肌肉组织提取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织中A3243G突变,根据酶切产物电泳条带密度值问的比例计算突变型线粒体DNA的含量,比较各组织A3243G突变率的差异.结果 25例患者外周血、尿、毛囊、唾液均榆测到A3243G突变,尿液中A3243G突变率(62%±9%)明显高于外周血巾的突变率(36%±10%)(t=-11.13,P<0.01).5例患者进行了肌活检,肌肉突变率44.9%~75.1%,尿液中A3243G突变率和肌肉中A3243G突变率存在正相关,(r=0.900,P=0.037).33例母系亲属中有28例在至少一种组织中检测到A3243G突变,尿液中A3243G突变率33.0%(5.O%-70.4%)明显高于外周血中的突变率8.0%(0-33.3%)(z=-4.197,P<0.01).患者及其母系亲属唾液和毛囊组织中A3243G突变率与外周血相比筹别均不大.结论 在MELAS患者及其母系亲属巾,尿液中A3243G突变率均明显高于外周血,尿液A3243G突变率分析可能是优于外周血线粒体分析的一种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