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甲磺酸萘莫司他(NM)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抗凝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至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4例需要进行CBP的有高出血风险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剂使用情况将其分为NM组(10例)、枸橼酸钠组(10例)和低分子量肝素组(14例)。比较三组滤器寿命以及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和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NM组、枸橼酸钠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的滤器寿命分别为40.00(17.00,51.00)h、36.00(22.00,60.00)h和51.00(45.00,61.50)h,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096,P=0.351)。在抗凝过程中,NM组无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发生,枸橼酸钠组和低分子量肝素组分别有3例(30.00%)和4例(28.57%)患者发生临床显著出血事件,三组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1,P=0.001)。低分子量肝素组发生继发性血小板减少6例。NM组未发生过敏反应、高钾血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等NM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枸橼酸钠组未发生枸橼酸钠蓄积、枸橼酸钠中毒等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均未观察到血栓栓塞事件。结论 NM的抗凝效果与枸橼酸钠、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效果相当,且临床显著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俞文英  马建琦  方杰  方晴霞  王露晨  莫丽  余陈欢 《中草药》2017,48(19):3954-3960
目的制备负载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的聚乙二醇功能化氧化石墨烯(PEGylated graphene oxide,GO-PEG)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并探讨其对结肠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酰胺化反应将端基为氨基的四臂聚乙二醇(PEG)连到氧化石墨烯(GO)上,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差示-热重联用热分析仪(TGA)等对其进行表征;再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在GO-PEG上负载抗肿瘤药物ORI,紫外光谱(UV)法测其包封率和载药率,MTT法测定载药体系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和HT29的增殖毒性,并建立荷瘤裸鼠模型考察其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IR和TGA测定结果表明PEG已成功偶联到GO上,UV法测得ORI-GO-PEG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95.81%和48.92%,且在各种生理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ORI裸药相比,ORI-GO-PEG-NPs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更强。体内抑瘤实验进一步发现,ORI-GO-PEG-NPs可以更好地抑制体内SW620肿瘤的生长。结论制得的ORI-GO-PEG-NPs具有优良的载药性能和较强的抗结肠癌作用,为今后开发抗肿瘤药物纳米给药系统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常规治疗)或观察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每组44例,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3、5、7 d患者尿液中NGAL、KIM-1及L-FABP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肾损伤程度。结果:2组患者尿NGAL、KIM-1及L-FABP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3、5 d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治疗7 d后,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93±1.08 vs 20.14±1.33,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5、7 d,肾损伤均有所恢复。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脓毒症AKI患者尿中NGAL、KIM-1及L-FABP水平,并有助于肾脏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4.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误诊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近3a来收入院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误诊14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22~40岁。误诊时间3~6d。 1.2误诊情况本组以食欲不振伴乏力就诊6例,以恶心、呕吐伴腹胀、腹泻4例,以上腹不适伴低热2例,以乏力伴恶心、呕吐2例。化验尿淀粉酶略升高8例,血白细胞记数略高5例,胃镜示出血糜烂性胃炎1例。误诊急性胰腺炎8例,胆囊炎3例,急性胃肠炎2例,出血糜烂性胃炎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阶梯式肺康复运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对照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6—9月收治的AECOPD患者40例为试验组,2021年10—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3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出院后肺康复运动指导;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后24~48 h开始进行阶梯式肺康复运动直至出院。入院时(干预前)及出院前(干预后),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6 min步行试验评患者运动能力,采用Borg评分评价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测量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记录患者住院时间,随访8周记录患者肺康复运动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CAT评分、Borg评分分别较本组干预前降低,6 min步行距离分别较本组干预前延长(P<0.05);干预后,试验组CAT评分、Borg评分较对照组降低,6 min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院第1、3、5天以及出院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血清PCT、CRP及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20例,死亡25例,病死率为55.6%。死亡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28.84±8.03)分vs(21.82±7.10)分]。两组在入组第1、3天的PCT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PCT和CRP水平在第5天及观察终点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各组内PCT和CRP与观察第1天相比,存活组随观察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死亡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患者血清中PCT、CRP呈持续高水平提示预后不佳,指标的高低对临床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莫丽  陈远能 《广西医学》2009,31(3):436-438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与各种DNA修复基因的缺陷密切相关。在人体正常细胞内存在一套完整的DNA修复系统,DNA修复通路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缺陷将会破坏基因的完整性,使细胞向恶性转变,从而引发肿瘤或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8.
探讨分析应用中医辩证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医辩证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统计数据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治疗,在这122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76例(占患者总数的62.3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40例(占患者总数的32.79%),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4.9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8%。结论:应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县目前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视力低下患病率。我们于1998年10月11日对城区6所学校11022名学生进行了视力监测,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监测城区中学2所、小学4所,共计11022名学生,其中小学生7486名,初中1805名,高中1731名。1.2 视力监测 采用5米距离标准对数视力表,室外自然光线,视力表高度以5.0视标行与受检者的眼睛等高为准,受检者分别检查左右眼裸眼视力,以被检者裸眼所能辩认的最小视标作为视力记录,辩认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无菌输液接头保护装置在CV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CVC多通道输液接头应用一次性无菌输液接头保护装置保护;B组为CVC多通道输液接头应用一次性无菌治疗方巾保护,对比两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输液接头表面菌群培养阳性率及输液接头内腔菌群培养阳性率。结果 A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0%,输液接头表面菌群培养阳性率为7.78%,输液接头内腔菌群培养阳性率为2.22%,B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8.00%,输液接头表面菌群培养阳性率为17.78%,输液接头内腔菌群培养阳性率为10.00%,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应用一次性无菌输液接头保护装置在CVC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